汪曾祺逝世23周年 |《青少年讀本之汪曾祺作品》即將出版

2020-12-12 澎湃新聞
【編者按】 

1997年5月16日,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北京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今天是汪老23周年的忌日。今年正好是汪曾祺誕辰百年,多種形式的汪曾祺作品集、書畫集、評論集紛紛出版以示紀念。出於「對青少年朋友而言,既無時間、亦無必要進行通讀」的考慮,梁由之編選的兩卷本《青少年讀本之汪曾祺作品》即將出版。澎湃新聞經授權摘發「前記」,原標題為「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汪曾祺先生享年77歲,寫作生涯長達50多年。但有過半時間,基本處於停頓狀態。他的泰半作品,寫於年屆花甲之後。老頭兒夙慧晚成,先發後至,一向不以作品宏富著稱,其來有自。

即便如此,比較全面且精粹的選集《汪曾祺文存》(2017年8月出版,中信出版社,梁由之主編)就有六卷,約200萬字。新版《汪曾祺全集》(2019年1月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季紅真主編)更是倍之,達十二卷,400來萬字。汪老作品,普適性強,讀者面廣,雅俗共賞,少長鹹宜。只是對青少年朋友而言,既無時間、亦無必要進行通讀。遴選出一個精華匯集體量適中的讀本,有強烈的客觀需求。於是,《青少年讀本之汪曾祺作品》,應運而生。

書分兩卷,一為小說卷,一為散文隨筆卷,攏共不到40萬字。汪老寫作,文體多樣,小說散文之外,還有劇本、新舊體詩、書信、文論等。但畢竟以短篇小說和散文隨筆,為絕對的主體和重心,也是他全部作品中最為經心措意、最為俊逸清新光彩照人的精華所在。我一直認為,汪先生小說,以寫故鄉高郵的最好;散文隨筆,則以寫第二故鄉雲南尤其是寫昆明的最佳。兩卷書的選目和篇幅,鮮明展現了這一認知。

具體編法,比較別致,又各有不同。

先說小說卷。汪先生說過:「小說集的編法大體不外兩種。一種是以作品發表(成集)的先後為序;一種是以主題大體相近的歸類。」本書的編法,則以作品寫到的地方背景,也就是汪曾祺生活居住過且留下或多或少作品的地方分輯:高郵、昆明、北京、張家口、上海。

小說卷《釣人的孩子》

高郵,是汪曾祺的故鄉,他的父母之邦,肉身、靈感、童年、少年,起根發苗,一切的根本。昆明,七載雲煙,青春勃發,他永恆的寫作背景和精神上的第二故鄉。北京,他在此安身立命,生兒育女,度過了大半輩子,直至入土為安,是居住最久的地方。張家口,哀樂中年,他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拋到這裡,勞動改造3年多,不得不「隨遇而安」。上海,他年輕時在此漂泊近兩年,與黃裳、黃永玉結識,氣味相投,成為好友,泡小酒館,淘舊書攤,逛霞飛路,聽雨水敲打鐵皮房子,留下五味雜陳的印象和一篇傑作。

《釣人的孩子》,首發1982年第4期《海燕》文學月刊

有的篇什,不能確指其背景是什麼地方(如《復仇》、《小芳》、《瑞雲》、《捕快張三》),姑且併入其寫作地點。另有幾篇(如《薛大娘》、《小嬢嬢》),是否收入?有點躊躇。與合作夥伴和其他朋友商量後,決定收進來。要相信青少年讀者,不必預設他們那麼脆弱敏感。

順便說一句。這種編法,並非梁某自創。汪老生前自編文集,如《當代作家選集叢書·汪曾祺》(1992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矮紙集》(1996年3月,長江文藝出版社),已有前例,開了先河。我覺得這種編法挺有趣,效法而已。

再說散文隨筆卷。全書「以主題大體相近的歸類」,分為「驀然回首」、「花草蟲魚」、「四方食事」、「覓我遊蹤」,共四輯,內容一望可知。首輯「驀然回首」,駁雜一點。其他都比較單純,偏重生活情趣。

汪老的第一本散文集《蒲橋集》出版時,他應出版社要求,隱名寫了一段關於其散文內容、風格、特點的評介,放在封面:

齊白石自稱詩第一,字第二,畫第三。有人說汪曾祺的散文比小說好。雖非定論,卻有道理。

此集諸篇,記人事、寫風景、談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蟲魚、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間作小考證,亦可喜。娓娓而談,態度親切,不矜持作態。文求雅潔,少雕飾,如行雲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翠湖心影》,首發1984年第8期《滇池》文學月刊

文採飛揚,情見乎辭,夫子自道,十分到位。

汪先生是個饒於情趣的人,又有涉筆成趣的本領。春秋佳日,花開鳥鳴,雲淡天高,清風徐來,沏上一杯好茶,隨意讀上幾篇,有一搭沒一搭地想點心事,是一種上佳的享受。

青少年時代,與汪老作品邂逅,至今被我視為幸事。這對擴充閱讀品味、提升審美情趣乃至生活品質,大有裨益。30多年來,朝夕翻閱,常讀常新。這等作家和作品,實屬可遇而不可求。

關於汪老其人其人,我曾寫道:

書畫蕭蕭餘宿墨,文章淡淡憶兒時。文如其人,於汪老起碼可謂差之不遠。為人為文,我最欣賞他的就是:隨便。他成為我最偏愛的當代作家,其來有自。我喜歡他一以貫之的真誠樸素,驚嘆他觀察描述平民百姓和生活細節的溫馨細緻,佩服他下筆如有神的不羈才氣。庸常歲月讀汪,是愛好,也是習慣,更是享受。他寫人物,寫地方風情,寫花鳥蟲魚,寫吃喝,寫山水,寫掌故……,慣於淡淡著墨,卻又有那麼一股說不清道不明、回甘獨特的韻味。

散文卷《翠湖心影》

汪曾祺說:人家寫過,我就決不這樣寫。又意有所指地說:我對一切偉大的東西總有點格格不入。他自認:我不是大家,算是名家吧。坦言: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他呼籲:「讓畫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吧!」他期待:自己的寫作「有益於世道人心」,「人間送小溫」。性情的溫和與驕傲,對生活的隨意與用心,對民族傳統的繼承與對西方文化的吸收,寫作態度的無可無不可與不離不棄,文字的典雅考究與接地氣,無處不在的悲憫與一種不可遏止的生命的內在的歡樂,在他的身上和筆下得到奇妙的融合與統一,渾然無間。他的語感,他的文字,是當代漢語文學的最高結晶。

汪老百年冥誕的年份,晚春時節,兩卷本《青少年讀本之汪曾祺作品》即將面世。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期待並相信相當一部分青少年讀者,多年以後,驀然回首,會有與我近似的感受和收穫。

2020年4月18日,夏曆庚子穀雨前一日初稿,時值大疫。

5月15日,立夏後十日,改定於深圳天海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汪曾祺逝世23周年:讀了汪曾祺,才明白人間值得
    1997年5月16日,作家汪曾祺離開了我們。一晃23年過去了,這位可愛的「老頭兒」,現當代作家中的「常青樹」,名字被人們不斷提及,作品出版量比在世時還要大。今年正值汪曾祺誕辰100周年,我給大家帶來這套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汪曾祺文集》紀念汪曾祺誕辰100周年·精裝珍藏版全6冊
  • 汪曾祺誕辰100周年|《汪曾祺別集》已出版小說8卷
    2020年是作家汪曾祺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近日,由汪曾祺之子汪朗主編,由汪曾祺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學者、編輯協同編選而成的《汪曾祺別集》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汪曾祺別集》共20卷,約200萬字,包含小說、散文、劇作、詩歌、書信等。每卷各有獨立主題。其底本為初版本,參以手稿,美信俱備。目前已出版小說8卷,另有散文11卷、戲劇1卷計劃於2020年8月出版。
  • 紀念汪曾祺誕辰100周年 | 汪朗:書緣與人緣——《百年曾祺》序
    這幾年,由之先生盯上了我們家老頭兒汪曾祺的作品,除了把汪曾祺生前自編的二十多本文集挑出十幾本重印了一遍,還策劃了好幾個系列,有厚厚六本的選集《汪曾祺文存》,有新編文集《前十年集》、《後十年集》外加《汪曾祺書信集》,還有專為孩子們閱讀的《汪曾祺作品之青少年讀本》,一本全新的書畫集聽說也快出來了
  • 《汪曾祺別集》出版發布式與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年是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浙江文藝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北京中心讀蜜傳媒經過三年醞釀、籌備,於近日出版了被稱為「離汪先生最近的作品集」 ——《汪曾祺別集》(全20卷)。12月23日下午,由中國現代文學館、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共同主辦的《汪曾祺別集》出版發布式與研討會在京舉行。
  • 《聊齋新義》出版 紀念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
    近期,由著名編劇史航策劃並作序的《聊齋新義》單行本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此來紀念汪先生的百歲誕辰。汪曾祺誕辰100周年,史航特別策劃 + 作序推薦,賈平凹、賈樟柯、周迅、張譯、郭德綱、馬伯庸特別推薦——《聊齋新義》全球唯一單行本!
  • 文畫如人憶常在——紀念汪曾祺一百周年誕辰,追憶「中國最後一個士...
    看《汪曾祺全集》讀「暖男」氣質紀念汪曾祺一百周年誕辰之際,有必要向大家推薦閱讀人文版《汪曾祺全集》。該書全集出版歷時八年,是目前最新最全的汪曾祺全集。全集中的文學作品,以最初發表的報刊版本為底本(少量未發表作品以手稿、油印本為底本),以作者生前自己或他人編訂出版的、比較優良的作品集或手稿作為參照校本,進行校勘,確保為讀者提供一個原汁原味而又編校精良的汪曾祺讀本。
  • 汪朗攜《汪曾祺別集》與讀者分享汪曾祺的育兒之道
    汪曾祺誕辰 100 周年,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朗和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等組成編輯委員會《汪曾祺別集》包括汪曾祺的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在內,計20卷,每卷各有獨立主題,總字數約200萬字。據《汪曾祺別集》出版統籌人、北京讀蜜傳媒總編輯金馬洛介紹,2020年5 月出版了前八卷,全20卷於12月出齊。
  • 汪曾祺:寫意筆法,率性人生
    作者:吳波 3月5日,是著名作家汪曾祺100周年誕辰。文學界、出版界以及宅在家的「汪迷」們,都在以各種方式紀念汪曾祺。 紀念汪老,最好的方式是閱讀他的作品:在當代文學的燦爛星空中,他的風格如此奇異,散發著幽藍而絢麗的星光,他的作品簡約平白卻又優美含蓄,令人回味無窮。而《汪曾祺全集》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原汁原味而又編校精良的汪曾祺讀本。
  • 展現汪曾祺的藝術修養
    「四時佳興」是汪曾祺先生未竟專欄之題目,取意「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百花文藝出版社值汪曾祺逝世20周年之際,重新精修、編排,首次全貌正式出版該書畫集,並由汪曾祺研究專家蘇北輯選汪氏美文中代表性的藝談文論、人生感悟配入。文與畫內容相連,從兩方面展現汪曾祺的藝術修養,在領略文章字節韻律之美以及畫作筆墨色彩之美的同時,亦可一窺大師對於個人人生際遇以及中國傳統藝術的深刻體悟與精湛見解。
  • 鳳凰文藝|《鄉愁:誦讀汪曾祺》在汪曾祺紀念館開館日首發
    中共高郵市委宣傳部聯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與江蘇鳳凰數字傳媒有限公司,在線上線下以及現實和紙本間推出了多種形式的系列紀念活動,《鄉愁:誦讀汪曾祺》《汪曾祺文學獎精選作品集》便是其中一種,並以聲音的形式更加多維、生動、詩意地呈現汪老的作品,這是一種紀念,也是一種致敬。這套書的出版從策劃之初目標就是將其打造成多維、生動融媒體出版經典案例。
  • 作家汪曾祺的貴州往事:起步作品在貴陽面世
    ,點讚茅臺酒和作家何士光,去世前在貴州發表重要作品……作家汪曾祺與貴州,竟然有如此多鮮為人知的關係。11月21日,貴陽孔學堂紀念汪曾祺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思想近儒家的汪曾祺」暨《寧作我》《拾讀汪曾祺》新書分享會舉行。活動現場的嘉賓之一,是出版了《汪曾祺年譜》的作者,被稱為「替生性散漫、不記日記的汪曾祺寫日記」的學者、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徐強。
  • 汪曾祺:既美好,又「犯壞」
    誕辰100周年,一批汪曾祺著作選集或紀念文集陸續面世,掀起閱讀熱潮;在微博、豆瓣、貼吧等網絡空間,年輕網友熱評不斷。目前已出版前8卷,全20卷預計今年10月出齊。老少汪迷不光讀汪曾祺小說、散文,還讀他的詩與畫、書信等,承載這些內容的出版物越來越多。」《汪曾祺別集》出版統籌人、北京讀蜜傳媒總編輯金馬洛談到,汪曾祺作品很早就編入大中小學生教材和課外讀物中,已成為當代文學與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根據汪曾祺作品改編的青少年繪本也逐漸增多,很多孩子因此成了「小汪迷」。
  • 物理系有位女同學,比汪曾祺大兩歲
    汪曾祺帶了物理、化學教科書,但選考了哪科,他沒說。 84 國文考題有三道:一、文言翻譯為語體(《禮記·禮運》第一節),二、語體翻譯為文言(「蔣委員長之演說辭」),三、作文(《建國信仰與救國主義為精神總動員之基本條件》)。好想知道一輩子寫不來應用文的汪曾祺是怎麼寫後兩題的。
  • 汪曾祺和路翎
    汪曾祺頻出佳作,大器晚成,暴得大名;路翎卻雄風不再,戮力而為之後,亦不免雷聲大,雨點小,沒幾篇可拿得出手,讓人不由得扼腕嘆息,為之遺憾。如果說汪曾祺的劫後餘生是新生,路翎的劫後餘生則是繼續消亡之路。兩人再次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開始徵途,可謂機會均等,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路翎,男,1922年生,原名徐嗣興,江蘇南京人。
  • 汪朗:《汪曾祺別集》出版了,有6大特點
    《汪曾祺別集》(全20卷)終於出版了!!準確地說,是小說8卷先出版了——後邊的散文11卷、戲劇1卷,請汪迷們,再等倆月哦。現在向大家推薦一套汪曾祺的作品集。這套書是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剛剛出版的,名字叫《汪曾祺別集》。按說,這套書不應該讓我來介紹。因為我是這套書的掛名主編,在這兒推銷這套《汪曾祺別集》,有點像王婆賣瓜。但是我這個主編呢——實際上是個掛名的,那麼還有好多人在幕後做了很多的工作,因此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替他們說說好話。這套書呢,我覺得有幾個特點。
  • 活動回顧|撫慰人心——《汪曾祺別集》的別樣功能
    ▲《汪曾祺別集》由浙江文藝出版社2020年出版 為紀念作家汪曾祺誕辰 100 周年,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朗和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據《汪曾祺別集》出版統籌人、北京讀蜜傳媒總編輯金馬洛介紹,2020 年 5 月出版了前八卷,全 20 卷將於 12 月出齊。 《汪曾祺別集》被稱為「離汪曾祺最近的作品集」。
  • 汪曾祺百年誕辰 《聊齋新義》單行本正式出版發行
    而之前在文學史家們評價並不怎麼高的汪曾祺,近年來形成了一股小小的「汪曾祺熱」。今年也是趙樹理先生去世40周年。趙樹理的作品作為新文學的代表,一度還被尊奉為「趙樹理方向」,其影響力自然不用說,趙樹理也是新中國民間敘事尤其農村敘事的代表人物。雖然汪曾祺、趙樹理兩位先賢已辭世多年,但人們對他們的懷念和研究卻始終沒有停止過。
  • 汪曾祺誕辰100年 | 《汪曾祺全集》為什麼編了八年?
    但是汪先生作品,開始有幾本是他編定的,但是後來隨著讀者對他作品越來越喜歡,出版的書多了,好多混在一起的,一篇文章這個集子裡有,那個集子裡也有,我們怎麼以作品集來編?把其中重複的刪了、僅存一個目錄?那樣編也很亂。後來大家討論還是傾向於單編收入。單編收入,用哪一個底本最好?原載版能體現作家創作的原生態、創作的衝動,但是修改本是作者完善作品,各有各的好處。
  • 我們到底需要多少汪曾祺出版物?
    如果我們把出版時限放到2019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十二卷)出版以後,一年多來各家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作品在100種上下。而從1949年汪曾祺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邂逅集》,到1998年北京師範大學為他第一次出版《汪曾祺全集》(八卷)之前,共有24本/套作品集面世,2020年至今出版作品量是這50年間的兩倍還多。
  • 被小資 被雞湯 被矮化:汪曾祺們的宿命
    這些書籍涉及北京、上海、江蘇、浙江、貴州等13個省市至少25家出版社,還不包括參與其間的各種圖書出版公司。如果我們把出版時限放到2019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十二卷)出版以後,一年多來各家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作品在100種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