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許家印,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估計很多球迷朋友都會想到廣州恆大隊。
廣州恆大在中國的足球圈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國足裡面很多隊員都是出身於廣州恆大。而這家俱樂部的老闆就是許家印。
作為恆大的掌門人,許家印在房地產界可謂是舉足輕重,影響力非常大。當然,更多的人對他的印象就是「富豪」。
許家印曾經登頂過中國首富的寶座,雖然後面被馬雲超了,但是根據福布斯富豪榜的名單,如今許家印的身價排在馬雲和馬化騰之後。
當然,許家印除了掙錢厲害,在捐款方面更是一騎絕塵。如今我們很多人都說馬雲有格局,做了很多善事。但如果把馬雲做的公益和許家印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在中國慈善榜上,許家印以總額超過146億的捐款總額,成為了中國首善。許家印捐款的領域涉及扶貧,教育,體育,環保等多個領域,不得不說許家印在公益方面還是非常低調的,在公益這一方面,完全值得中國所有企業家學習。
但是,許家印雖然在中國屬於捐款非常多的做慈善的富豪,在全球範圍來看卻不夠看。比如印度科技富豪阿齊姆萊普姆基就是許家印的新對手。在做慈善這一塊上比許家印還厲害!根據2019年福布斯統計的公開捐款榜單,巴菲特以捐出36億美元的股票令人震撼。
只不過,巴菲特的風頭並沒有萊普姆基高,他直接一次性捐出了76億美元的股票,相當於五百億人民幣!這讓他迅速成為了全球捐款最多的人,比巴菲特和比爾蓋茨都要多。
所以說許家印面對這個新對手就是小巫見大巫。那麼為什麼普萊姆基熱衷於公益慈善呢?這可能和他自身的打拼經歷有關係。
普萊姆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繼承了家業,做起了植物油的生意。彼時,他的同齡人都在讀大學,而普萊姆基卻擔起了重擔,想著如何把這份家業發揚光大。
普萊姆基做出了當時別人難以想像的決定,他開始多元化經營,不僅僅賣植物油,還開始進軍日化,照明,電機等行業,賺了個盆滿缽滿。
但這只是普萊姆基商業帝國建立的前奏。隨著印度軟體IT行業的興起,普萊姆基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機會。他一直在尋找進軍IT業的機會。
1997年,印度官方政府將IBM趕出了印度,使得印度市場出現了真空。普萊姆基看到了久等的時機,於是他將企業轉型為科技公司,推出了空白表格程序和文字處理程序,迅速搶佔了市場。
在印度政府的積極支持下,普萊姆基逐漸建立起一個軟體帝國,成為了印度版的「比爾蓋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數據顯示,目前普萊姆基的個人身價在226億美元左右,這個身價大概比王健林要多那麼一點點,而普萊姆基是印度眾多富豪中,少數的靠自己打拼攢下這麼龐大基業的富豪。
如果普萊姆基不捐出76億美元的股票的話,他的個人身價還會更高。與眾不同的是,普萊姆基賺了這麼多錢,生活上卻不是特別奢華。
他沒有別墅,沒有私人飛機,也沒有什麼名貴的豪華轎車。在外界看來,他就是一個十足的吝嗇鬼,非常摳門。連公司的手紙都被他要求必須要節約使用,員工下班後必須要關燈。但就是這樣一個吝嗇的人,能夠一口氣捐出500多億人民幣,不得不讓人佩服!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際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部分圖片與本次事件無關,只為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