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青玉在和田玉中是硬度最高的,玉質細膩溫潤、玉色深重且純正一致,整體呈現剛勁之氣,寓意著基業長青,所以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國璽的主要選材,歷代封建王朝的傳國玉璽均為青玉材質,代表清王朝最高皇權的清二十五方寶璽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璽,所以玉器專家都稱和田青玉為「帝王之玉」。近些年來和田青玉在拍賣市場上價位不菲
和田青玉礦已近枯竭,當今存世多以小料擺件為主,一公斤以上的和田青玉珍品已屬難得,此尊和田青玉瑞獸帝皇玉璽採用將近一公斤和田青玉整工雕琢,耗用了工匠師的大量心血,今後如此大的玉雕很難再現,隨著時間的久遠,和田青玉越來越稀有,價值越來越昂貴,一尊重達一公斤和田青玉的寶璽將會非常罕見,可說是傳家、傳世的寶璽!
從成交紀錄來看,近現代藝術家的金石名作成交規模大,由於市場認可度比較高,成交的價格也遙遙於其它時代的作品。與此同時,一些奇貨可居的帝皇璽印,也一直佔據著市場的價格制高點。例如,2009年11月5日,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一方清乾隆「八徵耄念之寶」御寶交龍鈕和田玉璽以折合人民幣4000萬元左右拍出;中國康熙皇帝用過的一方玉璽,在法國拍賣會上拍出了560萬歐元的高價,一舉創下了印章類拍品價格的世界紀錄。
2015保利秋拍7475萬元拍出的清乾隆白玉雙龍鈕寶璽「太上皇帝之寶」
2010年10月7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的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和田青玉交龍鈕方璽「太上皇帝之寶」估價8000萬至1.2億港元,青玉玉璽終成交價為:9148萬港幣,刷新中國清代玉器世界拍賣紀錄。吸引了收藏者的關注。該玉璽高11釐米、長寬各12.8釐米,體積僅次於北京故宮所藏同印文方璽,為民間及拍賣市場流傳所見最大方璽。
此件和田青玉瑞獸帝皇玉璽重2060g,高11cm,為香港大收藏家洪先生30年前臺灣博物館收藏多得,此次回流國內進行公開拍賣,只為此件帝皇玉璽找到一個好的歸宿,希望懂和田青玉瑞獸帝皇玉璽的收藏和投資家到時親臨現場,一睹帝皇玉璽的芳容!
自古到今,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皆好印,各大收藏家尤喜歡收藏王侯名人名印,因此印章的收藏價值在海內外特別是華人圈一向被看重。自1995年國內出現印章專拍以來,印章交易日漸活躍。印章,又稱「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證物和權力的象徵,我國的印章歷史,源遠流長,印章三千年,是一部濃縮的人類文明發展史。
作為玉璽藏家,著名收藏家朱紹良認為,目前國內入藏印璽的大都是終極藏家,根本不打算將所藏拿出來再賣。這是一個非常高端的黃金板塊,是宮廷收藏的最高境界。收藏家走到這個階段,收藏的素質和質量都會上一個很高的臺階,是文化品質的象徵。現在市場上連琺瑯、粉彩的拍賣價格都過億了,皇帝的印璽怎麼會不貴?雖然這幾年印璽的身價飛漲,但距離它們的真實身價還差得很遠。假玉璽也不是沒有,但相對容易鑑別,其贗品數量和市場上的假瓷器、假書畫相比更是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