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出海遇阻?「野蠻人」吉利奇瑞開啟歐洲搶人大戰

2020-12-08 扉旅汽車

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範圍的持續惡化,扼住了中國車企出海的咽喉。但總有「野蠻人」,能夠在危機中找準機會。這次的「野蠻人」來自中國,名叫吉利、奇瑞。

中國車企出海遇阻

在自主品牌車企在國內市場持續承壓的今天,不少企業不斷探尋出海這條路。這條路本來磕磕絆絆,但卻有不少自主品牌在2020年的2月收穫了些許驚喜。

上汽無疑是這其中最大的贏家。上汽集團官方數據顯示,2月,上汽集團實現整車出口及海外零售量超2.1萬輛,同比增長32%;1-2月累計零售超4.5萬輛,同比增長約20%。其出海主力上汽名爵1-2月的海外銷量超過2.5萬輛,同比增長150%。而作為上汽集團「出海」的另一個抓手,上汽通用五菱1-2月累計出口量突破14078臺/套(含整車及KD件),同比增長258%,亦表現不俗。

隨後是長城汽車傳來捷報,其2月產銷快報顯示,長城汽車海外銷量達到了3003輛,佔到整體銷量的30%左右,在俄羅斯、泰國、印度等市場的布局前景可期。

但扉旅汽車發現,頭部力量的捷報暖不了整個市場,從整體數據上看,上汽、長城所帶來的暖意似乎有些「獨木難支、孤掌難鳴」。

國家海關總署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汽車出口量為15.2萬輛,同比微增0.5%;出口額20.24億美元,同比下降1.3%。但將1-2月的數據與2019年的數據作對比,汽車出口輛增速相對於2019年全年減少了5.7%,出口額增幅則由正增長轉換為負增長。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在海外的蔓延,中國車企出海勢必遇阻,哪怕只是略帶暖意的銷售情況恐怕難以在3月得以延續。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言辭犀利,直指「疫情的大規模爆發是終止正在改善中的汽車進出口步伐的元兇,也是遏止汽車出口緩慢回升發展勢頭的大敵。」

歐洲市場的危機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歐洲定義為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災情中心」,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時間裡,本就積貧積弱的歐洲汽車行業將遭受致命打擊。

歐洲正重複著此前中國國內的現象和措施,封城、停產,見怪不怪。而在這場風暴的席捲下,供應鏈中斷和消費需求斷崖式下跌相繼出現,各大汽車品牌紛紛宣布歐洲工廠減產甚至停工。而這其中,疫情較嚴重地區義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的汽車工廠首當其中。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近日表示,大眾集團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斯洛伐克工廠本周將停產,其他的歐洲工廠除例外情況外,將從3月23日起暫停生產兩周。

除大眾集團外,戴姆勒、PSA、雷諾、日產等跨國車企也紛紛宣布停工減產,目前時間暫定均為2-3周左右。

與中國部分地區停工停產的時間相比,2-3周似乎並不長,或許也不足以造成致命的影響。「但這是一種錯覺,一種將歐洲市場等同於中國市場的錯覺。」有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對於疫情的蔓延將對歐洲汽車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這一問題,瑞士聖加侖大學汽車分析負責人Ferdinand Dudenhffer十分悲觀,他表示,「技術變革和貿易戰已經為汽車行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即使是銀行不倒閉、歐洲經濟三個月之後開始復甦,歐洲乘用車市場也可能需要到2030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

Ferdinand Dudenhffer所說的2030年這個時間點,是十年之後。為何會出現如此悲觀的判斷呢?上述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歐洲的疫情何時能夠得到遏制無法判斷,所以疫情對歐洲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尚且不得而知。再加上歐洲市場近年來飽受需求持續萎縮之苦,根本無力抗擊「黑天鵝」,同時,大眾、戴姆勒、PSA等本土車企正全力推動電氣化轉型,需要巨額資金投入,此前已爆發大規模裁員,如今必然要面臨更大的壓力。

吉利奇瑞的進擊樣本

有危就有機,歐洲的困局正是中國車企擴大市場份額、緩解出海遇阻難題的機會。中國車企的急先鋒吉利與奇瑞深明此理。

說到吉利與奇瑞,就要先從他們出海的戰績說起。

作為一個「瘋狂」的企業,吉利正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平出海之路,並在2月和3月為自己立下了一座又一座新的裡程碑。2月10日,吉利汽車和沃爾沃發布消息稱,雙方正在探討業務合併的可能性,這意味著兩家公司在業務層面將合二為一,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汽車集團」;緊接著,在 3月11日,極星汽車(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Polestar(極星)的運營主體——北辰汽車(上海)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而北辰汽車(上海)有限公司的兩大股東正是吉利和沃爾沃,雙方分別持股50%,極星汽車(上海)有限公司的業務涉及汽車及零配件批發、汽車新車零售、汽車零配件零售等。

和沃爾沃的深度綁定正讓吉利完全區別於其他中國車企,可以更便捷的將海外業務的「觸角」延展到整車、移動出行、金融、未來科技等諸多板塊。

相比之下,奇瑞雖不及吉利得天獨厚,但2月奇瑞官方公布的銷售數據顯示,奇瑞集團2月份出口汽車達8419輛,同比增長39.9%。與此同時,其國內銷量僅為7099輛,也就是說,其海外市場銷量已經超過國內。

此外,奇瑞出海多年,在海外銷售網點已多達1100多個,雖然目前由於諸多原因未能在銷量上脫穎而出,但銷售網點和生產基地仍是奇瑞實現「出海」野心的基石。就在2月,奇瑞與美國汽車經銷商HAAH控股達成北美地區分銷協議,將在美國推出高端SUV車型,最快將於2021年底以Vantas品牌對外銷售。

按照奇瑞的規劃,2020年起,奇瑞將推動品牌「走上去」,完成包括歐美等主流市場在內的國際布局;到2025年實現汽車出口銷量50萬輛,出口額50億美元的目標。

正是這樣的野心激勵著吉利和奇瑞利用危局和機遇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在歐洲市場「野蠻」出手。那麼,吉利和奇瑞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扉旅汽車總結,吉利和奇瑞的動作可以用8個字概括:建立基地、搶奪人才。

據外媒報導,PSA旗下的歐寶品牌正推動數千人規模的裁員計劃,而吉利和奇瑞則選擇在歐寶總部所在地羅因海姆建立基地,積極爭取以技術人員為主的被裁者。

歐寶的裁員起源於2017年,當時PSA以13億歐元的價格從通用汽車手中收購了歐寶品牌和沃克斯豪爾品牌,而在收購完成之後,PSA發起大幅裁員,歐寶德國總部牽涉其中。最新消息顯示,這場裁員持續至今並將延續到2025年,在這過程中歐寶將裁員4100人左右。

如今,疫情爆發,裁員只會加劇。吉利和奇瑞將有更好的機會「俘獲」更多的優質人才。對此,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中心Ferdinand Dudenhoeffer表示:「最先離開的,永遠是最好、最敏銳的人。」吉利和奇瑞將能夠從歐寶等企業吸引頂尖人才。

據悉,吉利和奇瑞計劃將其歐洲本地員工的數量提高至此前的兩倍,並藉助當地工作人員了解消費需求及當地的法律法規政策,從而更好的進入歐洲市場。有外媒稱,截至目前,吉利已在當地「挖來了90餘人」,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來自於歐寶。奇瑞的具體「戰績」未見報導,但可知的是,奇瑞比吉利更早在羅因海姆建立歐洲研發中心。

中國車企對於歐洲市場的覬覦由來已久,長城、華晨、上汽集團都曾屢屢發力,但目前仍不見徵服歐洲市場的完美案例。而這一使命,或許將在特殊時期由「野蠻人」吉利和奇瑞來實現也說不定。

相關焦點

  • 賣車還是講故事,車企出海是噱頭嗎?
    頭圖來源 | pixabay文 | 吳曉宇當車企出海之路漸寬,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標瞄準海外市場。在中國市場大殺四方後,國產特斯拉的鐮刀開始揮向歐洲。早已走上出海之路的傳統車企也在今年堅定布局。今年10月,上汽集團正式發布2025歐洲市場目標,至2025年,上汽自主品牌在歐洲市場的規模力爭突破「十萬輛級」。10月20日,領克歐洲首家體驗店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正式開業。領克阿姆斯特丹體驗店來源:領克官方但事實上,車企出海的銷量表現並不盡人如意。
  • 2017中國十佳變速箱,奇瑞長安吉利上榜!
    長久以來,自動變速箱技術一直是中國車企的老大難問題。也不能簡單歸結為中國車企差勁,因為即使在全球範圍內,能自己生產優秀變速箱的車企也並不在多數。比如PSA就沒有自己的自動變速箱技術,寶馬的變速箱也採購自ZF。
  • 深度資訊 |中國自主車企出海有喜有憂,專攻低端車恐怕行不通
    文|36氪每日商業精選 中國自主車企出海有喜有憂,專攻低端車恐怕行不通 日前,長城汽車宣布正式進軍印度市場。中國自主車企加快出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合資品牌汽車的價格不斷下探,導致多數自主品牌汽車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大幅下滑,而海外市場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 吉利和奇瑞的差距有多大?車主:5年後,兩者差距十分明顯
    縱觀汽車市場中,有點名氣的國產自主品牌始終就只有三四家,如德國的BBA一般,我感覺中國的汽車品牌也可以組成一個「BJCR」,其組合內的成員也就是比亞迪、吉利、長城、奇瑞。看到這裡估計會有人質疑小編的排列方式,別的系汽車都是三家合體,單單我這位不知名小編排的國產車系是四家車企。
  • 奇瑞「WWW+計劃」的雄心
    中國的汽車工業起步比較晚,得益於國內汽車市場的轉變和升級,自主品牌經過不斷的努力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湧現了以奇瑞、吉利和長安為代表的實力派自主品牌,他們在整車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等領域的實力已經不亞於合資品牌甚至一些國外的車企
  • 11月車市重回200萬輛,時隔7年奇瑞再進車企前十
    2020年已接近尾聲,又到了車企和經銷商們年底衝量的關鍵時期,因此11月國內汽車市場銷量繼續上揚。據12月8日乘聯會公布的數據,11月狹義國產乘用車零售市場共計售出208.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8.0%,批發銷量的增幅更是達11.3%,銷量為226.3萬輛。
  • 上半年車企近半數銷量下滑上汽、東風、吉利等「踩剎車」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已公布上半年銷量的主流車企中,有近半數銷量出現了下滑,其中,上汽、東風、吉利等「巨頭」均表現承壓,下滑幅度分別為16.62%、8.99%和15%,奇瑞、比亞迪、長城等自主品牌表現相對突出,實現逆勢增長。
  • 國產車企老總開啥車?北汽老總開奔馳,看到吉利老總:國產驕傲
    「總說技術一流,也沒見幾個老總開的國產車」這是董明珠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她曾在節目中當眾質疑國產車的技術,並「炮轟」國產車企的老總。近兩年的國產汽車品牌快速成長,使得國產車在汽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在汽車行業發展的如此迅速下,那這些國產車企老總開啥車?
  • 2月份車企銷量前15名盤點:東風本田未入圍 奇瑞汽車同比表現最佳
    2月份車企銷量排行榜新鮮出爐,前15名中自主車企佔據5席位,分別為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以及廣汽傳祺;其餘10席位全部為合資車企,環比1月份,2月份新出現了奇瑞汽車和廣汽傳祺自主品牌車企,但少了東風本田和上汽乘用車。
  • 日內瓦車企眾生相:穆勒扔掉領帶,克魯格搶站C位
    「一千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場日內瓦車展在不同人眼中看到的也是不同的側面。當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浪潮席捲全球汽車行業,當崛起中的中國造車力量開始越來越多的展示蓬勃的國際野心,以「全球汽車行業風向標」著稱日內瓦車展,自然敏銳的透露著這個汽車大時代的新風向。
  • 空有一流三大件,銷量卻不如吉利一半,奇瑞到底哪不行?
    , 其中,吉利和長城的表現尤為突出。這幾年人們看不到國產車是因為他們走了山寨的路線,除了造型模仿其他車以外,三大的東西無處不在, 現在好多了,很多車企都有自己的技術, 特別是奇瑞在這方面尤為突出, 奇瑞也是我國的舊車企業, 現在發展的也很好, 不僅有自己家的生產平臺,三大也是國內一流水平, 另外,奇瑞是唯一能自主製造車的車企, 按理說,這樣奇瑞的銷售額應該很高,其實相反,不僅銷售額少,而且投訴也很高
  • 吉利和奇瑞哪個質量更好?開5年是個分水嶺,差距太大了
    現在的汽車市場是越來越龐大了,各個品牌競爭特別激烈,每年都有許多新品牌乘勢而起,也有一些車企黯然退出。國內做得比較好的國產自主品牌有很多,其中奇瑞和吉利更是佼佼者,他們兩個經常拿來被比較。今天老張就來帶你看一下這兩個品牌旗下的車型哪個更耐開吧。
  • 不缺技術的奇瑞,為什麼賣不好高端車?
    作為老牌自主品牌車企,奇瑞造車經驗很豐富,它一心想造高端車,但每次均以失敗告終。經歷過瑞麒、觀致的跌倒之後,奇瑞依然如打不死的小強,推出了星途品牌,可若探其市場表現,便發現遠不如領克與WEY兩家對手混得滋潤,前8個月累計銷量不足1萬輛,再看對家領克完成了8.7萬輛,而WEY也超過了4萬輛,被甩在最後的星途可以說相當尷尬。奇瑞不缺技術,這是行業所公認的。每次提到奇瑞,吹捧的人也不少。
  • 車鑰匙掛腰間很土嗎?奇瑞:我有小手環 吉利:我有大手錶
    車鑰匙掛腰間很土嗎?奇瑞:我有小手環 吉利:我有大手錶當年BB機流行的時候,街上的大部分人都會在自己的腰間掛一個皮套,裡面裝著自己的珍愛的BB機,有的甚至還帶有鏈子,生怕被搶走。隨後手機大規模流行的時候,把手機掛在腰間也成了一種時尚。
  • 玩虛的買吉利,想省心的買奇瑞?10萬公裡是「驗金石」
    現在很多消費者一提起自主品牌脫口而出是長城和吉利,這兩大車企現在已經成為自主品牌的領頭羊,而它們的成長也給很多小品牌帶來了榜樣力量,但在長城和吉利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時候,奇瑞才是自主品牌一哥,但是奇瑞由於埋頭於技術又懶於揣測國人心裡,被長城和吉利後來居上,玩虛的買吉利,想省心的買奇瑞
  • 長城、吉利、奇瑞發動機技術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真是各有千秋
    長城、吉利、奇瑞發動機技術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真是各有千秋:最近幾年時間,我國國產汽車發展非常迅猛,憑藉著性價比比較高的車型,很多國產車每年的銷量都是非常大的,其中吉利,長城,奇瑞,長安這些頭部國產車企的銷量是最多的。
  • 吉利表現依舊亮眼,盤點2019年中國500強中的車企
    同時還要指出的是,吉利也是今年唯一一家入榜2019年中國500強淨資產收益率最高40強榜單的車企,其淨資產收益率高達27.9%,遠遠甩開了對手比亞迪的5%和長城的9.9%,包括15.4%的冠軍上汽集團。淨資產收益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經營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標,數值越高代表該公司賺錢能力越強,賺錢效率越高,如此更招投資者青睞。
  • 打"左勾拳" 中國汽車海外布局生態圖
    2月23日,吉利汽車與埃及GB Auto公司籤署了CKD供貨組裝合作協議以及埃及總經銷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埃及CKD組裝吉利產品,首款車型為帝豪EC7,初期設計年產能為3萬輛,預計將於2012年7月份在GB Auto開羅工廠下線。由於埃及本國汽車工業薄弱,政府對外來的投資比較重視,一般會給予比較優惠的政策,奇瑞汽車是最先布局埃及市場的國內車企。
  • 中國新車質量排名,奇瑞汽車爆冷墊底!
    今日話題時下中國新車質量排名出爐,奇瑞汽車爆冷墊底,不僅不如東南汽車,甚至還不如造車新秀威馬,狠狠打臉長期以來技術車企形象;1、中國新車質量排名?在這份新車質量報告中,奇瑞汽車成為最大受害者,因為它雖然有奇瑞、捷途和星途等多個品牌,卻僅有捷途品牌以231故障數排名墊底,至於奇瑞和星途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尤其是高端品牌星途成為最大背景牆,因為長城WEY和吉利領克排名都遙遙領先;意外的是,許多銷量不佳品牌卻名列其中,首先是東風啟辰2019年銷量僅為
  • 中國品牌「走出去」不再是喊口號 第一梯隊動作頻頻表現出眾
    不單單是上汽通用五菱快速布局海外市場,奇瑞、長城、吉利等中國品牌車企也在海外市場布局也呈現出加速態勢。據中汽協數據統計,1-11月,汽車企業出口85萬輛,其中乘用車出口量達到64.4萬輛,同比微降0.4%。從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汽車出口經歷過快速增長、下滑波動以及結構調整多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