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的物理與國內相比,雖然表面上看題型和分值相差很大,但是知識點的區別並沒有這麼誇張。國內現行教材的主要內容——力學、熱學、光電磁,在聯考中同樣作為重要內容出現。根據北京博飛華僑港澳臺學校物理教研處的經驗:港澳臺聯考與國內高考的不同的是:
第一,國內的熱學以選擇題為主,主要考察對熱力學三定律的理解;而聯考對概念理解不作要求,要求的是計算能力,主要是熱力學定律與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結合,去分析氣體的膨脹,壓縮,受熱,冷卻等過程。
第二,國內的光學主要考選擇題,而聯考除了選擇題之外還會有一道光學計算,可能是幾何光學中的反射折射定律,也可能是物理光學中的雙縫幹涉——不過這些都是國內教材要求的內容。聯考光學計算還會出凸透鏡的成像規律,這在國內只在初中課本上出現過定性規律,而聯考要求掌握定量的公式。
雖然知識點有區別,但是聯考物理的難度比起理綜物理卷還是有很大降低,如力學中讓很多同學頭疼的動量能量運動學綜合題,雖然聯考也會以力學計算的形式出現,但是難度比國內高考大大降低,尤其是沒有複雜的物理過程。又如電磁學中讓很多同學丟分的電場,電磁感應與力學運動學綜合題,在理綜卷中常以壓軸題形式出現,聯考中同樣降低了難度。
聯考的物理難度降低,這就要求對備考策略做出相應的調整。由於理科生沒有半路出家的,都是在原來學校學過的,因此基本知識點都在高三之前掌握過,只不過有一部分學生由於之前的學習太不用心,導致掌握情況非常差。這部分同學需要在一開始一邊複習一邊做簡單題,但此狀態不宜持續太久,一般一兩個月後習題難度就要提上來,做一些中檔題。不過由於聯考物理沒有特別難的計算題,因此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不必練難題。
對於基礎好的同學,可能國內高考備考的時候,數學花的時間最多,物理第二,化學第三,生物隨後。而聯考由於物理難度較低,但又沒有降到數學那麼誇張,因此數理化三科不僅要平分時間,而且物理需要做一定量的難題作為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現行教材分為必修加選修,可能某些同學會出現選修內容沒有學的情況,需要把沒有學的部分補上。此外,前文提到的氣態方程及凸透鏡成像的計算屬於國內教材不涉及的內容,也需要在備考過程中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