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日報丨非洲研究,「浙」邊風景正好 記者探訪浙師大非洲研究院
24日晚,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創始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劉鴻武教授啟程前往北京,受邀出席此次峰會。他將在國家會議中心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智庫交流」分論壇。這已經是劉鴻武4月份第二次進京了。4月9日,中國非洲研究院在北京揭牌成立。
-
——浙師大非洲研究院煉成「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十年裡,以劉鴻武院長為帶頭人的創新團隊在非洲研究領域逐漸展露才華,相繼獲得了浙江省首批高校創新團隊、浙江省文化創新團隊、全國總工會全國工人先鋒號、中國僑界創新團隊貢獻獎、教育部首個非洲研究長江學者擁有團隊等榮譽稱號,還有用教育部首個非洲研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7年又獲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 十年來,非洲研究院勇於擔當,奮力前行,可謂榮譽等身。
-
浙師大非洲研究院舉行「非洲研究期刊編審與學者座談會」
2020年10月25日,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舉行「非洲研究期刊編審與學者座談會」,特邀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西亞非洲》編輯部主任詹世明,《國際論壇》編輯部副主任、《區域與全球發展》編輯部主任張穎,雲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張春,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副研究員沈曉雷等編審、專家參加座談。非洲研究院、中非商學院等相關師生70餘人參加座談會。
-
浙師大非洲研究院:讓中非合作「看得見」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董碧水 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成立於2007年的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迄今已承辦教育部、商務部、文化部、中聯部等部委各類涉非培訓項目90餘期,培訓了50多個非洲國家的2000餘名高級政府官員、教育主管、大中小學校長、智庫精英,不少已成為非洲政界、學界重要人物,其中包括中非共和國現任總統福斯坦—阿爾尚熱·圖瓦德拉等政要。
-
圓桌|本土之聲:非洲本土人文社科歷史與現狀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非洲通史》項目是一個長時段工程,由三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非洲通史》於20世紀60年代推出;第二階段《非洲通史》的教學使用於2009年推出;第三階段《非洲通史 9-11卷》於2013年推出。《非洲通史》與以往的非洲歷史講述不同,具有鮮明的本土意識,其編纂目標就是從非洲的角度書寫非洲的歷史。
-
「愛之聲」非洲木琴樂團來華 演繹古老非洲風情
信息 「愛之聲」非洲木琴樂團來華 演繹古老非洲風情 201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保定8月31日電 (高紅超 王大衛)應中國文化部邀請,「愛之聲
-
《非洲教練在中國》收穫第二屆「中國與非洲」短視頻大賽最高獎
畢業後,出於對足球的熱愛,弗朗西斯選擇留在金華當一名全職的足球教練。在孩子們眼中,弗朗西斯對待足球那股子認真勁,令人印象深刻。在訓練場上,他是出了名的「魔鬼教練」,孩子們都知道,訓練、比賽的時候教練不開玩笑。在場下,弗朗西斯又是孩子們的好朋友,他經常邀請大家到家裡聚餐;每逢學生的生日,他都會送上一份溫馨的祝福。
-
奈洛比:非洲一線城市,顛覆你對非洲的印象
非洲在很多人的一貫印象中,都是比較落後的感覺,似乎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城市。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天我們來到奈洛比,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城市,這裡或許會顛覆你對非洲的印象。奈洛比是肯亞首都,東部非洲的第一大城市。
-
浙師大非洲研究院入選高校智庫20強
浙師大非洲研究院入選高校智庫20強 發布日期: 2019-01-03
-
浙師大非洲研究院主辦的「疫情背景下中非經貿合作的機遇與挑戰...
此次研討會由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非洲政治與國際關係研究所、非洲經濟研究所聯合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南非研究中心及浙江師範大學中非商學院共同協辦。來自浙江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現代國際問題研究院、湘潭大學、揚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工商大學、達之路國際控股集團、萬邦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學者、企業家、中非師生共計50餘人,相聚金華,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
《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中國網11月24日訊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非洲研究院副院長王林聰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
威盧克斯在非洲推出太陽能燈
丹麥哥本哈根2016年1月4日電 /美通社/ -- 塞內加爾、辛巴威和尚比亞的150名當地銷售代理商接受相關銷售培訓 在與社會型企業Little Sun和非政府組織國際培幼會(Plan International)合作推出旨在為非洲帶來清潔、可持續採光解決方案的設計大賽約一年後,領先屋頂窗生產商威盧克斯集團
-
非洲鼓發源地 非洲鼓歷史 非洲鼓發明 非洲鼓誕生
馬裡帝國更多非洲鼓知識請關注公眾號<大寶非洲鼓>。說到非洲,大家基本想到的,應該都是一群部落的黑叔叔。馬裡帝國疆域更多非洲鼓知識請關注公眾號<大寶非洲鼓>。由於天氣炎熱,西非人需要一種防止食物變質的方法。鹽可在高溫環境下幫助儲藏食物,但西非人自己不會製鹽,於是穆斯林從北部帶來鹽並與他們交換黃金。
-
劉植榮:中國人給非洲留下的是啥印象?
中國人給非洲留下的是啥印象?作者:劉植榮我在非洲幾年,通過密切接觸部長、省長、企業家、酋長、村民等各個層次的非洲人,勾勒出中國人留給非洲的印象,也就是非洲人眼裡的中國人。中國人製造的商品廉價,這是他們對中國人的第三個印象。非洲市場上中國商品最多的就是服裝、小家電、五金和摩託車。一個中國同胞在那裡為公司採購物資時,問當地的店主有沒有便宜的,店主張口就來:「有呀,中國製造的就便宜。」在非洲,「中國製造」是廉價、劣質商品的代名詞。
-
非洲十大城市相當於國內的什麼水平,改變你對非洲貧窮的傳統印象
一直以來,提及非洲,全世界人的印象都是非洲是貧窮和落後的代名詞。確實非洲因為很多原因總體經濟發展不好,但是再落後的大洲也有相對發達的地區。本文將從經濟,人口,資源等方面對比非洲前十大城市相當於我國的什麼水平,相信這會改變你對非洲貧窮的傳統印象的。
-
《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11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非洲研究院副院長王林聰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
《非洲藝術史》:完整的非洲,完整的非洲藝術
近日,由浙江師範大學陳鳳姣副教授、潘江龍副教授翻譯的著作《非洲藝術史》出版。這是國內非洲藝術通史譯著,非洲藝術研究的重要著作。《非洲藝術史》是非洲研究協會藝術委員會眾多專家應教學需要研究的結晶。非洲研究協會藝術委員會會員親自捐贈實地照片和歷史照片,為讀者提供豐富的文化語境,帶領讀者全面深入地了解非洲藝術。諸多學者通力合作完成的這本書,內容橫跨整個非洲大陸,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還包括馬達加斯加、尼羅河流域和北部非洲,並涵蓋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歷史作品。全書分為5部分,按照非洲藝術的地理和時空順序,詳述整個非洲藝術的歷史。
-
社科出版社與中國非洲研究院、英國泰勒弗朗西斯籤約合作
8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泰勒弗朗西斯集團-羅德裡奇學術出版社、中國非洲研究院戰略協議籤署儀式隆重舉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輯魏長寶,中國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新烽,泰勒弗朗西斯集團全球圖書業務總裁貝謹立在合作協議上簽字並在儀式上致辭。
-
南京博物院推出中部非洲面具特展
展覽現場 本報訊 8月2日,由南京博物院聯合廣東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院共同引進的「神靈的藝術——來自中部非洲的面具特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館開幕。 「神靈的藝術——來自中部非洲的面具特展」展出了來自中部非洲的130多件面具、宗教活動服飾和樂器,以及與面具相關的音樂、影像和圖片資料,大多數展品是首次向世人公開,彌足珍貴。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合此展,南京博物院首次推出了手機導覽服務,觀眾可以在參觀時使用微信的「搖一搖」功能或下載APP,自動接收文物講解信息,大大提升了參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