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董玉新,號默吟,1963年生於河北滄州。早年曾跟隨董壽平先生學畫竹,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張立辰高級研究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外聯部國禮藝術家,中央國家機關美協理事,黃河畫派研究院常務理事,清華美院徐惠君黃河重彩工作室助理導師,人民日報社特約畫家,中國民族藝術研究院特聘畫家,文化部「中國畫畫美麗中國」大型系列活動特聘畫家,2019文化中國十佳藝術人物。
《紅葉清流》180×98cm
《玉堂春》372×200cm
主題性花鳥畫的領軍人物
——董玉新繪畫藝術概覽
一個時代的發展和變革,一定會有反應這個時代的藝術形式和彰顯這個時代特徵的藝術作品出現。創造這些作品的人,也一定會是能夠把握時代脈搏,反映時代精神,引導藝術潮流的藝術精英,是一個時代藝術群體的旗手和領軍人物。出生在河北滄州的畫家董玉新就是這部分畫家中的一員。
《飛越黃河》368×145cm
《雪韻》180×98cm
一個能夠成為旗手和領軍人物的作品,特別是經典之作,除了具有藝術作品普遍的審美意義之外,還應具備以下幾個審美意義:首先是能夠為欣賞者提供一個從感性上足以使其人格提升的精神氛圍;再者是為同道提供一個研究其特定藝術載體所能夠承載的表現能量和空間的可能,同時引出對這個特定的藝術載體學術層面上的觀賞和進一步拓展的探討;三是通過典型和個人對學術瓶頸的突破案例,引導和啟發人們,對創作方向的把控,對藝術語言的發展有一個自覺的調整和完善。縱觀董玉新的作品總體上具備了以上幾個意義,當然我們不可能要求藝術家每一幅作品都是經典之作,每幅作品都達到一定的高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成為領軍人物的畫家,他們作品中一定有一部分經典之作,一定有一部分達到一定高度的作品。
《蘆蕩倩影》180×98cm
《日暖風和》180×98cm
說他是時代藝術的領軍人物,是說他能把握時代的脈搏,認定主題性花鳥畫是能表現這個時代面貌的具有前瞻性的繪畫形式,因而他對這種繪畫形式具有深入地學習和探索。什麼是主題性花鳥畫,它是繼工筆花鳥畫、小寫意花鳥、大寫意花鳥畫之後的第四種表現形式,它綜合前三種表現形式的筆墨特點和技法統而用之,通過對表現對象的層層疊加,使繪畫面貌具有強烈的視覺張力和鮮明的時代特色,並具有明確的主題傾向的繪畫形式叫主題性花鳥畫。在學習探索的同時,他創作出了大量作品,有一大批作品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具有學術引導意義的全國性展覽並多次獲入會資格獎項。他是主題性花鳥畫理論上的研究者,更是創作的實踐者,其藝術成就在中國畫壇造成了很大影響。我們相信,主題性花鳥畫這種表現形式在未來的日子裡一定能發揚光大,董玉新的主題性花鳥畫作品也定會有更大的影響。
《竹林棲雁》180×98cm
《泉聲不歇》180×98cm
《喜馬拉雅不再高》248×124cm
董玉新主題性花鳥畫作從生活中來充滿著泥土的芬芳,他的繪畫面貌追求詩意、文氣、浪漫、抒情和藝術風格。重意境、高格調,具象與意象,溫婉與豪放,精微與粗獷的自然融合,形成了他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多種題材的主題性花鳥畫作品風格鮮明,在畫壇獨樹一幟。他創作了「意筆工寫」塑造蘆雁的表現方法被業界稱為「董雁」,被學術界肯定和推崇;他的墨竹敢於從古人表現方法中脫出來,善於表現那種生生不息的山野之氣,既有山野之氣又不失文氣,被成為「玉新竹」。「董雁」也好,「玉新竹」也罷,都是通過對學術瓶頸的突破,通過蘆雁和竹子個案的突破,引導啟發人們對筆墨語言、形象塑造,畫面的表現形式的研究和探索。
《似曾相識雁歸來》190×124cm
有努力就會有收穫。近年來,董玉新在主題性花鳥畫的創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2013年作品《清風長在》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全國中國畫展獲佳作獎;2015年作品《雁南飛》獲中國美協舉辦的「鐵的新四軍」全國經典美術作品展獲最高獎(優秀獎);2016年作品《蘆塘過雁》獲中國美協舉辦的「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展入會資格作品;2017年作品《素影寒煙》參加中國美協舉辦的「第二屆悲鴻精神」全國中國畫展,獲入會資格作品;……入選獲獎作品紛至沓來,不一而足。2019年個人藝術成就及代表作品入編中國文聯藝術權威機構編纂的《中國美術70周年》大型史冊。主題性花鳥畫的創作研究不是某一個人的單打獨鬥,它是一個隊伍,一個群體。董玉新的成績,為「主題性花鳥畫」這個特定的藝術形式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可靠的研究借鑑,為研究主題性花鳥畫的承載能量和筆墨表現空間提供了一個可靠參照。
《煙汀棲雁》190×124cm
董玉新的作品除了具有普遍意義上的審美價值外,還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他的藝術彰顯了一個時代繪畫藝術的精神,能夠給人以啟發和借鑑,願在以後的日子裡董玉新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回報這個時代對我們的恩賜。
《聽泉》190×124cm
《蕉蔭鴻影》180×98cm
《清蔭》138×69cm
《竹蔭暫歇》138×69cm
《香影徘徊》136×68cm
《霜月》136×68cm
《愜意竹林》180×98cm
《八千裡路雲和月》138×69cm
《春夏秋冬四條屏》138×50cm×4
《風晴雨雪四條屏》138×50cm×4
《梅蘭竹菊四條屏》138×35cm×4
《大河聲韻》420×140cm
《大江潮湧》248×110cm
《驚濤拍岸》248×116cm
藝術成就:
2013年國畫作品《風晴雨露》入選全國著名畫家第六屆花鳥畫展;
2014年國畫作品《清風長在》獲得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全國中國畫展佳作獎;
2015年國畫作品《雁南飛》獲得中國美協主辦的「鐵的新四軍」全國經典美術作品展最高獎(優秀獎),作品在國家博物館展出並被永久收藏;
2015年國畫作品《遠方》入選在三亞舉辦的「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6年國畫作品《蘆塘過雁》獲得中國美協主辦的「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花鳥畫)展最高獎(入會資格作品);
2016年國畫作品《馭馬踏飛雪》獲得中國美協主辦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國中國畫展最高獎(入會資格作品);
2016年國畫作品《素影》入選「第二屆我愛丹青」全國中國畫展;
2016年國畫作品《金秋時節》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
2017年國畫作品《素影寒煙》獲得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二屆悲鴻精神」全國中國畫展最高獎(入會資格作品);
2017年國畫作品《正午的陽光》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人物畫)展;
2017年國畫作品《蒹葭雁戲》入選「第三屆我愛丹青」全國中國畫展;
2017年作為中國畫名家入編《中國美術選集(繪畫卷)》;
2019年個人藝術成就及代表作品入編中國文聯等權威藝術機構編纂的《中國美術70年》大型史冊。
2019年國慶節應邀在斯洛伐克駐華大使館舉辦慶祝中斯建交70周年董玉新個人藝術展暨外交招待會。
董玉新的繪畫作品追求詩性、文氣、浪漫、抒情的藝術風格,重意境,高格調,具象與意象,溫婉與豪放,精微與粗獷的自然融合,形成了他鮮明的藝術個性。
他的多種題材的國畫作品風格鮮明,在畫壇獨樹一幟。他創造了「意筆工寫」描繪蘆雁的表現手法,得到學術界的高度肯定,他的蘆雁被稱為「董雁」;他的墨竹敢於從古人的視野局限中脫離出來,善於表現生生不息的山野之竹,充滿「野氣」又不失文氣,被稱為「玉新竹」;他的黃河作品集磅礴雄壯與溫情細膩於一體,深得藏家盛讚,有黃河名家畫水名家之譽。因而他的作品也得到了學術界與收藏機構的高度認可。其國畫作品四次獲得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美展最高獎,有多幅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多國駐華大使館與外國政要及多家藝術機構與文化名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