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族特點,比如飲食、節日、服裝等。其中和服就是日本的傳統民族服裝,也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資產。中國的唐裝圖案以團花為主,顏色大都鮮豔亮麗,適合在喜慶的日子穿著,代表吉祥如意,福祿壽喜等寓意。日本和服的圖案和色彩則不同,它是側重於反映大自然的具體意象,色彩明顯的表現在季節當中。無論是百花競相開放,芳香四溢,麥田油綠,風輕雨柔的盛夏;還是楓紅似火,優雅閒寂的深秋,都在優美的剪裁,精心的製作,端莊優雅的舉手投足間一一呈現。
日本的和服種類式樣繁多,穿著很複雜。因其顏色圖案,面料質地,刺繡織染考究,款式多變,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季節,不同的身份都有區別。而且袋子佩飾也很多,還有鞋襪的搭配,甚至連髮飾都很有講究。再加上價格不菲,現如今幾乎成為藝術品了。但是在古代,日本女人是不穿內衣的。最早的時候是沒有內衣。後來有了內衣但是價格昂貴,很多日本女人不出去工作,沒有收入,根本買不起。再加上一套和服穿起來有好幾層,貼身內衣,襯裙等等,即便不穿內衣也看不出來。當然,現在的日本女性穿和服裡面都要穿內衣褲了。至於從什麼時候開始,要追溯到1932年。據說,因為那年的十二月份,日本東京的一家百貨公司發生火災,火勢迅猛。救援人員從樓頂垂下一根繩子,讓正在商場購物的顧客和銷售人員逃生。由於冬天風大,把和服吹得掀起來,露出了下半身。有些女人用手去拉和服,不讓衣服翻起,結果抓握不牢,從上面摔了下來。有的死亡,有的重傷。
因為日本的和服在設計上既考慮美感,也結合當地的環境氣候溫暖溼潤。所以和服都比較寬鬆,透氣性好,開合自由。尺寸上並無太大差異,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衣服均碼,大小肥瘦完全靠腰帶來調解,看上去倒也十分合體。再加上直線結構的剪裁縫製,人體的曲線、體態不會明顯地顯露出來,也是為了掩蓋身材缺陷、體型不足。這種莊重、肅穆、安穩、寧靜的展現。也很符合日本人的氣質。日本和服經過奈良、平安、鎌倉、室町、安土、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就基本定型了。我今年秋天和朋友去日本遊玩。也各買了一套和服穿。雖然沒有曼妙的身姿,模特的身材,沒有古典的風韻,也不是哪個領域的傑出人物。但是我們的自信同樣完美地展現了女性的知性和優雅。多出去走走看看,尊重不同國家的風俗,嘗試不同的風格,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