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樹不值錢,但果實是稀罕物,富含油脂,榨成油80元一桶

2021-01-12 禾木報告

在我國的農村野外,有著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有不少野生植物被人們所熟知,也成了農民朋友所喜愛的植物,最為明顯的莫過於野菜、野果和野生菌了,如薺菜、香椿、馬蘭頭、魚腥草、三月泡、松樹菌等,它們不僅營養價值不輸於常見的蔬菜、水果等,在如今更是在城裡賣到了高價,為農民朋友帶來了創收。

不過依然有不少野生植物,人們對它們不熟悉,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的價值。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野生的樹木,農村這樹不值錢,但果實是稀罕物,富含油脂,榨成油80元一桶。

這種樹就是「假蘋婆」,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很多朋友可能就會猜想,是不是還有真的蘋婆呢?

確實有真的蘋婆,真的蘋婆就交「蘋婆」,蘋婆在農村裡又被稱作「鳳眼果」,北方的朋友估計很多沒有見過,但是南方的朋友應該見過,它是南方農村野外比較常見的一種野生樹木,也是南方城市裡常種植的觀賞樹種。

而假蘋婆則是蘋婆的「兒子」,之所以這麼說,其實是有原因的,首先來了解下假蘋婆的相關信息吧。

假蘋婆也是主要分布於我國南方地區,如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海南、貴州、四川等地區都有,多野生於農村野外的山谷溪旁。

而筆者之所以假蘋婆是蘋婆的「兒子」,是因為這假蘋婆是蘋婆屬下的一種樹種,也是蘋婆屬中分布最廣的一種,而假蘋婆無論是身形外貌、葉子還是果實都和蘋婆非常像,以至於很多人分辨不出來它,但是它們確實還有細微的差距,主要有3點。

第一點是葉子,蘋婆的葉子比假蘋婆的葉子更大,蘋婆葉子是圓形或是圓狀橢圓形,而假蘋婆是橢圓形近披針形。

第二點是花,蘋婆的花呈奶黃色,外形像小燈籠。假蘋婆的花呈淡紅色或粉紅色,外形像星形。

第三點是果實,蘋婆和假蘋婆的果實都是鳳眼果,不過蘋婆的果實一般每莢有1粒到3粒籽(即果實裡的種子數量),而假蘋婆則比較多,有5粒到7粒籽,且蘋婆果實裡種子差不多有鴿蛋大小,而假蘋婆果實小如花生米。

以上就是假蘋婆與蘋婆的區別。

在農村裡,很多農民朋友都不了解假蘋婆的價值,以至於很多人覺得這樹不值錢,在以前也沒多少人種植它,大多都是野生於農村野外,實際上這假蘋婆的果實可是種稀罕物。

為何這麼說?這是因為假蘋婆的果實其實可以食用,這假蘋婆的果實裡的種子富含澱粉、脂肪,炒熟或煮熟均可食用,起味道吃起來有點像板慄。不過這不是它稀罕的原因,它稀罕的原因還是因為其種子還富含油脂(大概是22%左右),可以像油菜籽一樣用來榨油。

這假蘋婆果實榨出來的油特別香,不過只在南方部分農村地區的老農民朋友才懂得假蘋婆果實的使用,再加上數量又少,所以一般可以買到80到140元一桶(大小不同),所以才成稀罕物。

而假蘋婆除了果實可以食用及榨油以外,其莖皮也富含纖維,可作為麻袋、造紙、人造棉、編制繩的原料。其木材材質中等,還很適合用來做農具。

而在如今,隨著人們對假蘋婆研究發現,這假蘋婆的適應性比蘋婆更強,所以也慢慢成為了石山綠化、城市郊區生態風景林的好樹種。

所以可不要覺得假蘋婆這樹不值錢,只是沒有發現它的價值而已。

讀者朋友們,你了解假蘋婆嗎?你知道它的這些價值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哦。

相關焦點

  • 農村1種「寄生樹」,號稱「鐵包金」,果實珍貴,樹根更是稀罕物
    歡迎來到「花草物語」養花小天地,小物已經迫不及待,要和大家分享那些養花的小樂趣啦!在農村,樹木資源非常的茂盛,尤其是在一些危險的深山裡面,人跡罕見,這裡的植物就生長得非常好。農村1種「寄生樹」,號稱「鐵包金」,果實珍貴,樹根更是稀罕物。這種寄生樹就是勾兒茶,它是一種灌木植物,但枝條攀緣在其它樹木之上,搶奪其他樹木的養分和陽光,所以也算是一種寄生的植物,果實非常的珍貴,但樹根更是一種稀罕物,因為樹根的顏色是金黃色的,還有別稱就是「鐵包金」,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植物。
  • 此「樹」常被當柴火,農民煮飯時用,殊不知樹幹是稀罕物,很值錢
    此「樹」常被當柴火,農民煮飯時用,殊不知樹幹是稀罕物,很值錢!以前大家在農村做飯的時候,基本上選用的都是一些柴禾,成本特別低,但是汙染比較嚴重,後來漸漸的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煮飯所用的材料,從柴火變成了煤球,然後變成了現在的天然氣之類的。
  • 這樹不值錢,但樹葉是稀罕物,內含「香味」,有人靠賣樹葉發財
    在農村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有不少野生植物都有著很高的價值,只不過大多數人不了解它們,以至於浪費了它們的價值。在農村裡有句老話這麼說「認識是寶,不認識是草」,確實如此,很多野生植物若是不認識話,就只能當雜草或是柴火了,就比如馬齒莧,它就是一種很好的野草,既可食用又可藥用,不認識的話就只能當田邊的害草除掉,又比如香椿樹,它的葉子是美味的野菜,不認識的話,整棵香椿樹就只能砍來當柴燒了。
  • 農村山上有一種寶,榨的油賣幾百一斤,城裡人很難吃到!
    這是什麼東西呢?這個其實就是茶油樹的果實!不僅我們客家山村裡有,全國很多地方也有這東西,很多小夥伴們都認識吧,只是不同的地方名字叫法不一樣,比如我們這邊有叫茶樹的,也有叫木子樹的!茶油樹每到秋天11月份左右,樹上就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這時村民們,通常是老人小孩,漫山遍野去摘茶籽,摘回來先要放在地上晾一晾,有太陽的話放在太陽下暴曬幾天,這樣茶籽的殼不僅會自動裂開,還會促進更多油脂的凝結!
  • 這種樹不值錢,但它的樹芯是稀罕物,與紫檀齊名,人稱「帝王木」
    在很多的農村裡,山村裡,非常多的農民小夥伴們,都種植著許許多多的不同種類的樹,甚至有些樹有了非常久的歷史,有的樹能夠存活幾百年,上千年,比一些原始森林裡的樹木存活的時間還要長,所以說,這都是農村裡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 樹芯是稀罕物,古代稱作「帝王木」,曾與紫檀齊名,如今一文不值
    導讀:樹芯是稀罕物,古代稱作「帝王木」,曾與紫檀齊名,如今一文不值我國的樹木資源豐富,尤其是在農村的山區裡,有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樹。在這些樹木當中,有些樹木因為木質上佳,且極難成材,從而成了名貴木材。比較典型的就有紫檀木、黃花梨木、沉香等,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很難找出它們的替代品,因此也使得它們成了極其名貴的稀罕物,從而被長期被人們炒作。說到名貴木材,還是有不少的,不過有很多木材只是在古代十分出名,到現如今卻一文不值了,其中就有一種叫做「柘樹」的樹木,它的樹芯是稀罕物,古代稱作「帝王木」,曾與紫檀齊名,如今就一文不值了。
  • 大媽超市賣「稀罕物」,80元一斤,每天賣百斤,回頭客就認老味道
    大媽超市賣「稀罕物」,80元一斤,每天賣百斤,回頭客就認老味道。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鄰居告訴我,家附近這家超市裡,一位大媽賣的特色小吃,顧客排長隊買,一斤80元,吃過的人都說好。大媽是現場製作的,用肥肉相間的豬肉,經過醃製之後,下入油鍋中炸制,隨著「滋啦滋啦」聲音,一片片晶亮酥香肉脂渣,散發出肉香和油脂的香味,趁熱乎吃一口,簡直是香的不要不要的,讓人有一種過年的感覺,還會想起了兒時的味道。肉脂渣也叫油滋啦、油梭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相信大家的吃法都差不多。
  • 它與紫檀齊名,被稱為「帝王木」,為何樹卻不值錢?
    不過在農村也有一些常見的樹,比如說現在我們在農村山上隨處可見的松樹。這種樹木的質地非常的堅硬,是用來做家具的上好材料。在中國有這樣的一種樹,從古至今,這種樹的地位就非常的高,它就是拓樹。它因為特殊的樹芯,而成了與紫檀齊名的木材,被人稱為「帝王木」,但是它的樹卻不值錢。
  • 油茶籽榨成油一斤能賣80元,但為什麼沒人願意種植油茶樹呢?
    我們都知道,農村地區有著豐富的植物資源,很多的植物都是野生的,也有一些是人工種植的,為了能夠增加自己的收入來源,農村人們都會選擇種植一些回報率高的野草,野樹或者是野果,以此來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
  • 農村這種樹,果實可榨油,樹葉變成這樣才能吃,不過很難找
    農村這種樹,果實可榨油,樹葉變成這樣才能吃,不過很難找我是一名80後出生的農村娃,生於農村,長於農村。雖然長大後離開了老家來到了城市,但農村的生活給我留下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這也是我們那一輩人中尤其是90後、00後城市娃無法體驗到的生活。在中國這個素有五千多年的農耕社會裡,農村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親近生活,從不起眼的植物中找到美味。80後的農村娃放牛,挖野菜,這些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相對於這種正常的事情外,還有一件事情,也是我們農村娃特別喜歡的。
  • 農村一種與紫檀木齊名,被稱為「帝王木」,只有樹芯值錢的一種樹
    農村一種與紫檀木齊名,被稱為「帝王木」,只有樹芯值錢的一種樹在自然環境比較好的農村,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在很多農村的大山裡,隱藏著很多珍稀的樹木。小磊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叫做拓樹的樹木,為什麼要介紹這種樹呢?
  • 農村這種樹不值錢,它的果子可值錢了,榨成油能賣100元一斤
    在農村的許多山區,一些農民可以通過種植茶樹來發財並實現扶貧。茶樹分布於中國湖南,廣西,福建等15個省。中國種植面積約40萬畝,茶樹是國家推廣的天然木本植物油。它經濟很高。價值和藥用價值。在市場上,一斤茶油一般是60到70元一斤,最高可以賣到100元一斤,之所以茶油這麼貴是因為它是天然食用油,它的顏色是金色的,氣味芬芳。茶油和普通油有什麼優點?這是茶油生長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肥料,殺蟲劑,從開花到結果,吸收了日月的精華,營養價值高,是一種健康的食用油,其茶油籽油率達到了20%在35%之間,含有油酸,類似於西方橄欖油,但營養成分遠高於橄欖油。
  • 農村那點事:農村有一種樹的枝幹比果實更值錢,你知道是什麼樹嗎
    這些優點都是難誠可貴的,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村每天的變化吧!大家應該對農村並不陌生吧?當春天來臨的時候,城裡的人們都會開上車子跑到農村去踏青!看著一片片黃色的油菜花很多人都會忍不住上前去拍照然後發到微信朋友圈裡去!
  • 橄欖油和山茶油二者作為油中極品,分別有什麼特點?
    請看下面的對比:橄欖油橄欖油是用成熟的油收果直接冷榨製取的,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油脂。做油中富含脂溶性維生素、不飽和肪酸,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茶籽油茶籽油是從野生木本油料植物「油茶果」中提取而成,是世界四大著名木本植物油,茶籽油中油酸和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約佔90%,飽和脂肪酸含量僅佔10%左右。
  • 農村這野生植物俗稱「石橄欖」,如今1斤80,是稀罕物,遇見請珍惜
    說到農村的這個石橄欖,應該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陌生,甚至有一些農村的小夥伴連聽都沒聽說過呢,其實這種野生動植物的老一輩的人稱之為生長在石頭上的仙桃,因為它是一種常見附著在石頭上生長的生物,而且這類植物在中國的分布並不是多麼的廣泛,在中國一些山地或者是荒野當中也只有在潼南地區才有,當然它是一種非常美味的是他由於常年生活在深山當中
  • 廣西農村自榨花生油,440元能榨得45斤花生油,劃成10元一斤
    在廣西農村都有吃花生油的習慣,吃不慣豬油。每年都是自己榨花生油來吃,有的是自己家種花生,收穫的花生用來榨油,有的家裡沒有種花生的,就去市場買花生米來榨油。今年我家沒有種花生,只好去市場買了一袋子花生米,100斤花了400元錢,去村裡的榨油坊榨油,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我們吃的花生油是怎麼榨的吧。把自己種的花生曬乾後的倒進這個剝殼機內,剝殼,把花生殼去掉。
  • 這野草不值錢,但根莖卻是稀罕物,阿拉伯人稱它為「聖草」
    我國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幾千年來流傳下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農村,它們在農民口中代代相傳,成為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如果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其中很多故事都和植物有關,正是靠著這些朗朗上口的傳說故事,才把那些看似枯燥的中草藥知識,奇蹟般的流傳到了現代。
  • 農村一種野花,它的果實常被農村娃當玩具,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
    對於這些野生植物,筆者一直都是非常喜愛的,因為筆者的童年沒沒少跟野生植物打交道,相信不少90年以前的農村娃也是如此。那時候農村生活不如現在,既沒玩具又沒零食,於是這些野生植物就成了不少農村娃的玩具和零食,如狗尾巴草、蒼耳就是常玩的玩具,三月泡、八月炸、拐棗就是常吃的零食。
  • 古代皇家用油,油中貴族「茶葉籽油」
    ,造成了這一精華資源的極大浪費。茶葉籽油是以茶葉樹,所結出的茶葉籽為原料,壓榨而成的一種高端木本養生油。茶葉籽從開花到果實成熟,要歷經秋、冬、春、夏、秋五季,生長周期長達400多天,因其花果同枝的特殊景觀,在民間素有「抱子懷胎」之美譽。
  • 貴的就是好油?
    優質的大豆油在零度以下會有油脂結晶析出。大豆油含有大量亞油酸,較其它油脂營養價值高。 不過,大豆油不耐高溫,油溫高油煙就特別大,所以不能用來爆炒、油炸,更適合做湯、麵點、拌餡。 第二、菜籽油 小時候吃的菜籽油比較多,顏色深黑,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一種油,具有獨特的香味。 菜籽油含有較少的膽固醇,並有八成以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吸收率很高,可達99%,具有一定的軟化血管、延緩衰老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