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師作品介紹

2020-12-09 蓮萱珠寶

黃福壽

臺灣當代玉雕大師

1985年於臺北「德隆玉雕工作室」擔任主要設計指導及特殊玉雕創作

個人經歷

1957年,黃福壽出生於中國臺灣高雄。

1999年作品《歡天喜地》獲得臺灣文建會傳統藝術中心第二屆「傳統工藝獎」雕塑類優選,作品於臺灣故宮博物院現代館展出,得獎作品獲永久典藏。

2000年作品《生生不息》獲得臺灣文建會傳統藝術中心第三屆「傳統工藝獎」雕塑類三等獎,得獎作品獲永久典藏。

2001年作品《絲瓜》入選第一屆「國家工藝獎」(臺灣)雕塑類,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創作獎。

2002年臺灣歷史博物館邀請個展——「隨心所玉」黃福壽玉雕藝術創作展。

2008年入選臺灣文建會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雕塑大展」聯展;作品《梁祝》由傳統藝術中心專案典藏;入選佛光緣美術館南臺別院「國家工藝獎」三人聯展。

2009年臺灣工藝研究所「玉石雕刻」教師;榮獲第五屆「大墩工藝師」成就獎。

2010年臺灣工藝研究所「玉石、寶石雕刻人才培育」教師;2010年花蓮石藝嘉年華主題邀請展。

2013年舉辦高雄市文化中心個展「慈悲的容顏——黃福壽玉雕藝術創作展」。

2016年獲頒臺南市傳統藝術保存者。

2017年舉辦臺南文化中心個展「繁華 明淨——黃福壽玉雕藝術創作展」。

大師簡述

藝術的創作,是一種提煉自我,詮釋自我的過程,同時也是完成自我乃至超越自我的切身體驗。與玉石雕刻結緣至今已三十餘載。於此漫長時光中,從最初接觸時的那份喜愛與熱衷,並不因時光的消逝而有絲毫的退縮。縱然經常面對現實生活的考驗,也總在現實生活的夾縫間,考驗著自我內在定力。然而身處在這不確定、一窩蜂心態的年代,於瞬息萬變,萬事萬物流轉中,執著與堅定是一種蓬勃的生命契機,一份常存對理想與真善美的永恆追求。

我們承載了前人的藝術結晶,也視前人的智慧為自我學習的方向。然而在「傳統」與「創新」的過程中,我們也將置身於驅離過往、接近新思維的一種不確定的年代。而這種不確定性,也為藝術帶來重生的動力。在結構、解構與重組的過程中,也將為藝術文化之演進在不同的時代中留下見證。

作品及詮釋

《秋的禮讚之十三》

曾經它只是一塊璞玉

是經億萬年的演化凝結的靜默

雕琢是對話的開始

被磨礪的聲響

是抗拒失去自我的吶喊

玉難以堅持自我

即使個性再強硬

被一一磨去的成分

也包含雕玉者妄動的心

否則稍一不慎

即玉毀心碎

當彼此從抗拒趨於和諧

心玉合一

一片枯葉

墜入了

永恆

翡翠作品
翡翠作品

《憩》

這是一件跟蝴蝶題材有關的作品,而蝴蝶在我以往作品中也多次作為創作發想。這件作品的創意來自幾年前,我在某處山林裡的小溪旁散步,看到許多蝴蝶停留在碎石頭上休息喝水。當我看到時,不禁讚嘆竟然有如此和諧美麗的景象。如此景象唯有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下,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蝴蝶才能夠在這個地方停留休息,故而讚嘆這樣難得的美好。現代化與工業化無窮無盡開發與破壞汙染,使我們自身所處的這顆美麗的星球生病了。而這和諧的美景有一天不復存在時,也是我們人類自嘗苦果的時候。

我是以現代雕塑的裝飾手法來呈現這件作品。這是由兩塊不同翡翠材料分成三塊所構成,散置在整個作品上,形成和諧美妙的畫面。

相關焦點

  • 2019蘇州玉雕大師評選人物介紹——王端洋
    2019中國蘇州第十一屆玉石文化節暨第九屆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精品展將於九月開幕,一大批優秀玉雕作品也將精彩亮相。近日起,中國網美麗蘇州欄目將陸續介紹參與2019蘇州玉雕大師評選的玉雕藝人及其優秀作品。
  • 2019蘇州玉雕大師評選人物介紹——林國順
    2019中國蘇州第十一屆玉石文化節暨第九屆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精品展將於九月開幕,一大批優秀玉雕作品也將精彩亮相。近日起,中國網美麗蘇州欄目將陸續介紹參與2019蘇州玉雕大師評選的玉雕藝人及其優秀作品。
  • 德宏成為首屆雲南省玉雕大師作品展大贏家
    新華網雲南頻道9月20日電(楊牧源、蘇鳳)19日,記者從雲南省首屆玉雕大師作品展組委會獲悉,經過評審,組委會最終評選出71件獲獎作品,以及30名「雲南玉雕大師」。在獲得金獎的10件作品中,來自雲南省德宏州的玉雕作品共6件,獲得「雲南省玉雕大師」榮譽稱謂的德宏玉雕大師共15人,佔了獲獎人數的一半。
  • 玉雕大師萬玉山:優秀的玉雕作品展現美也傳播思想
    萬玉山大師出生於著名的中國玉雕之鄉——河南省鎮平,他從1984年就開始從事玉雕創作,有著三十多年的玉雕創作經驗,培養出眾多優秀玉雕人才。他十分擅長花鳥魚蟲和人物山水的刻畫與雕琢,其中不少構思巧妙、雕工精美的玉雕作品成為經典,被很多收藏家所收藏。
  • 四代玉雕大師作品同臺亮相
    本報訊(記者 馬婧)日前,由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北京工美集團主辦的首屆「原創親工匠心傳承」當代玉雕藝術家作品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奧體新展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7月2日。本屆玉雕精品展最大亮點是「四世同堂」,新中國成立以來四代玉雕藝術家作品首次同臺亮相,代表了中國玉雕產業的最高水平。
  • 第二屆雲南玉雕大師作品展14日開幕
    2012雲南玉雕大師作品展將於9月14日在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啟幕。本次作品展作品徵集工作已基本結束,200餘件玉雕精品入圍。相比去年舉辦的首屆雲南玉雕大師作品展,本屆作品展湧現出了大批新秀玉雕師,70多位玉雕師將攜新作前來參展,參展作品更具創意和新亮點。
  • 玉雕大師風採大賞
    玉雕大師風採——加龍大師篇俗話說的好:「玉不琢不成器」。一個完美的雕件呈現在我們面前,其實大部分不是它原有的樣子,而是經過大師們的一番精心「打扮」後的樣子。我會努力為喜歡翡翠的朋友們,做出更好的玉雕作品!」他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通過自己的對玉雕的理解,做出有個人特色的、更具時代感的玉雕作品。想必寶友們已經知道今日介紹的大師是誰了吧!
  • 雲南將舉辦玉雕大師作品展
    光明網昆明5月14日電(記者張勇)為集中展示雲南玉雕的藝術水準,助推產業發展,激發廣大玉雕藝術工作者發揚工匠精神,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玉雕藝術產品,省文產辦於5月14日宣布將在今年雲南文化產業博覽會期間舉辦 2018「彩雲杯」雲南玉雕大師作品展活動。
  • 玉雕大師——宋世義
    宋世義,字欣然,號痴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雕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全國輕工勞動模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雕傳承人。1964年從北京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在北京玉器廠從事玉器設計和製作工作,師從著名玉器大師錢鎬、劉文亨、王永海、王樹森。
  • 雲南舉行2018「彩雲杯」雲南玉雕大師作品展新聞發布會
    邀請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總編輯,2018「彩雲杯」雲南玉雕大師作品展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田大餘,雲南省委宣傳部文產一處副處長王中秋,雲南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雲南畫報社社長李銀和,雲南國際玉石珠寶交易中心董事長劉新華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對外新聞與網絡宣傳管理處處長賴勇主持發布會。
  • 玉雕也是一種修行——玉雕大師張明華
    玉雕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幾乎伴隨著整個文明史。玉雕所用的工具,玉雕師傅的技術,都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玉雕匠人以其高超的技術,巧奪天工的奇思妙想為世人尊重,然而只有真正從事這份職業的人才知道,每一個玉雕師都有一腔血淚史。玉雕大師張明華為我們講述了玉雕師光鮮背後的艱辛和不易。
  • 300件國家級玉雕大師作品
    白玉《金剛經》  本報訊 (記者劉 洋  實習生  李柯青)巧奪天工的白玉薄胎花開富貴瓶、令人驚嘆的白玉《金剛經》……6月20日,由中國玉雕藝術研究院、蘇州市玉石行業文化協會、河南省寶玉石協會主辦的「東方信仰——中國玉雕藝術家作品展」在鄭州拓寶玉器昊瀚館開幕,數百件精美的玉雕作品令我省玉器愛好者大飽眼福。
  • 玉雕大師—林偉濤
    林偉濤亞洲玉雕大師中國高級/一級技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揭陽市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陽美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人物介紹林偉濤出生於廣東揭陽一個文化家庭,自幼對繪畫和雕刻就有濃厚的興趣。初中畢業後,林偉濤進入了陽美玉雕廠當學徒,開始了自己的玉雕生涯。多年來,林偉濤憑藉著自己的刻苦鑽研和勤奮學習,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大膽嘗試創新的雕刻技法和圖騰,逐漸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雕刻風格。
  • 玉雕大師——林偉濤
    林偉濤亞洲玉雕大師中國高級/一級技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揭陽市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陽美玉雕代表性傳承人揭陽市玉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人物介紹初中畢業後,林偉濤進入了陽美玉雕廠當學徒,開始了自己的玉雕生涯。多年來,林偉濤憑藉著自己的刻苦鑽研和勤奮學習,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大膽嘗試創新的雕刻技法和圖騰,逐漸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雕刻風格。
  • 玉雕大師馬學武作品欣賞連載(四)
    馬學武,國家級玉雕大師,新疆白玉城民族玉雕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田玉雕文化傳承人>自治區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等從事玉雕行業四十餘年,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琢其靈魂、雕其玉體、道法自然,將和田玉的自然之美,與玉雕創造的藝術之美完美結合。
  • 玉雕大師——曹興華
    曹興華大師出生於素有中國玉雕之鄉美譽的河南鎮平。因為自幼對玉石雕刻耳濡目染,並且深受中國玉雕文化的影響,所以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玉雕大師。隨著年齡的增長,曹興華對玉石雕刻的興趣更加濃厚。1989年,他開始在鎮平縣石佛寺玉雕廠學習玉石雕刻。經過刻苦學習,打下深厚的基本功。1993年,他追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仵應文大師學習玉石雕刻。
  • 玉雕大師馬學武作品欣賞連載二十一
    馬學武,國家級玉雕大師,新疆白玉城民族玉雕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田玉雕文化傳承人新疆和田玉玉雕技術培訓學校校長,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琢其靈魂、雕其玉體、道法自然,將和田玉的自然之美,與玉雕創造的藝術之美完美結合。
  • 在作品中追憶,已故玉雕大師肖軍
    肖軍,如東洋口鎮人,中國現代玉雕藝術家。國家高級工藝師,囯家一級玉雕師,中國南紅專業委員會特聘玉雕大師,雲南省玉雕大師。因作品創意獨到、攝人心魄,敬稱「鬼手」。早年畢業於師範專科美術系,曾任中學教師,曾從事青田石雕刻。
  • 打響傳統文化品牌 海派玉雕新銳大師作品展揭幕
    原標題:打響傳統文化品牌 海派玉雕新銳大師作品展揭幕  為了打響傳統文化品牌,2018海派玉雕新銳大師作品展本周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舉行。展出的近百件作品,均出自上海年輕一代玉雕大師之手,他們在傳統海派玉雕技藝中加入了現代時尚的元素,賦予每一塊美玉新的生命。  近年來,海派玉雕作為一張上海傳統文化的名片,享譽海內外。
  • 玉雕大師——郭雲志
    現為中國玉雕大師聯合會翡翠專業委員會專業玉雕設計師、中國玉雕大師聯合會高級玉雕鑑賞師、玉雕大師、現為上海裕雅翡翠旗艦店掌門人、河南裕雅玉雕工作室首席藝術總監。榮譽證書:《金玉滿堂》中國「金雕杯」玉雕原創作品大獎賽特別創意獎。《龍門》獲得第二屆中國「金雕杯」玉雕作品大獎賽河南賽區原創作品設計金獎。《柔情萬千》獲得香港珠寶設計大獎賽銀獎。入選中國玉雕人物香港大區名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