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2021年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了,回首不平凡的2020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網際網路事件?產品經理們在持續關注哪些問題?我們結合2020年天天問平臺的數據,總結分析了十個熱點話題,與大家分享。
如果要問:「2020年,你最熟悉的一首歌詞是什麼?」,大概很多人會想起「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周董大概不會想到,這首陳年老歌,會被一個小朋友翻唱後,在抖音爆紅。不僅成為了抖音神曲,還被產出了大量表情包,在社交圈中傳播甚廣,將霸屏多年的黑人問號臉從疑惑表情寶座中,擠了下去。
有產品經理說,真羨慕孩子們旺盛的好奇心啊:
「關於好奇心,我覺得這是一個產品經理最底層的內驅力,也是創造力的源泉。數據和經驗,往往是宏觀的、面向過去的。而好奇心帶來的思考以及行動,是微觀的、個體的、面向未來的。」
2021年的開始,我們決定來盤點一下「2020年,產品經理關心的十個問題」。這十個問題,或許是2020年網際網路中發生的新鮮事,或許是你在工作中曾經遇到過的問題,或許是曾在你腦中蹦出的一個想法。
希望這些問題,能讓你窺見2020年,產品經理們如何以好奇心面對變幻的世界。
01 買完菜送根蔥,就是好的用戶體驗麼?2020年的一場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疫情初爆發之時,到菜市場買菜成了奢望。許多人連小區門都邁不出去,更別提去逛逛往日那熱熱鬧鬧的菜市場。
於是這一年間,生鮮電商、社區團購成為了網際網路巨頭的香餑餑。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多多買菜等生鮮電商來勢洶洶,為了爭奪流量,各展身手。
懷念菜市場的人情味嗎?生鮮電商「叮咚買菜」想出了個法子——在買完菜後,給用戶搭根蔥。意外地,這樣的小設計,得到了許多產品經理的稱讚。巧妙地還原了線下場景的同時,更是超出了用戶對生鮮電商的預期。
查看詳情:買完菜送根蔥,就是好的用戶體驗麼?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2gb798.html
02 降價促銷VS天天低價,考慮產品的定價策略時該如何做抉擇?然而,憑藉一個小功能就能搶佔所有用戶的心智嗎,不大可能。生鮮電商領域不斷湧入新鮮血液的同時,疫情的好轉也給這個市場帶來了更多挑戰。燒錢,似乎已經無法避免。
一分錢一袋食鹽,一元錢一瓶醬油,十元錢一袋大米,這樣的物價,美得不太真實。直讓買菜的大爺大媽,在生鮮電商中重回青春。
與此同時,電商們也陷入了「造節熱」。京東的「6·18」,蘇寧的「8·18」,國美的「9.9」,天貓的「雙11」,淘寶的「雙12」,降價、打折、滿減、秒殺、拼團等定價策略令電商們的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
降價促銷 VS 天天低價,考慮產品的定價策略時,似乎已經不僅僅是二選一這麼簡單。
查看詳情:降價促銷VS天天低價,考慮產品的定價策略時該如何做抉擇?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hr8tar.html
03 產品經理可以為外賣配送產品添加哪些「人性化設計」,讓用戶、騎手、商家、平臺更和諧共存?疫情的到來,讓線上消費加速取代了去商場逛街、去超市插米、去飯堂搶位等等逛吃逛吃的活動。
而「人物」的一篇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才讓我們看清:同樣身為打工人,我們讓老闆過上了他想要的生活;而外賣騎手,讓我們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打工人的痛,打工人才懂。打工人的苦,打工人想辦法消除。餓了麼的產品經理在結算付款時增加「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小按鈕,其他的產品經理也紛紛站了出來,貢獻出他們的主意。
查看詳情:產品經理可以為外賣配送產品添加哪些「人性化設計」,讓用戶、騎手、商家、平臺更和諧共存?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t02hm9.html
04 微信為什麼要推出雙擊頭像會震動的「拍一拍」功能?微信,當之無愧的現象級、國民級應用,每一個動態都被網際網路人時刻關注,每一次變動都影響上億網民。這樣的一個應用,總是能招來一眾產品經理的羨慕嫉妒恨,「要是我的產品能有微信這個量級,早就…….」
但不得不說,微信之所以成功,絕不是「喲,有點東西嘛」這麼簡單。這不,有產品經理將今年各產品為了拉動用戶更新版本而使用的花招盤了盤,冠軍還屬微信「拍一拍」。
外行人看熱鬧,看到的只是簡單地增加了一種社交表達手段和交互方式。
但內行看的是門道,產品經理們看到的,是微信使用「拍一拍」的方式,推動了全體用戶更新到最新版本。而最新版本中,騰訊用來抵禦外敵的拳頭產品——視頻號,迎來了重大更新。
查看詳情:微信為什麼要推出雙擊頭像會震動的「拍一拍」功能?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5hg5m9.html
05 只面向產品經理的婚戀App,這個idea如何?微信即使已經在社交領域排行第一,但依舊要為了留住用戶,不斷更新,不斷迭代。因為社交這條賽道上,有太多入局者正虎視眈眈,也有太多旁觀者正躍躍欲試。
例如,號稱是專業解決問題的職業——產品經理,也想要為同行(也可能是自己)開發一款面向產品經理的婚戀App,解決一下人生大事。
什麼?你問產品經理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為什麼找不到對象?清醒一點,在網傳的《最受歡迎的男/女友職業排行榜》中,產品經理連Top10都排不上呢。
所以這款專屬於產品經理的婚戀App,到底有沒有搞頭?
恕一位產品經理直言:我懷疑這不是搞婚戀,是讓一堆產品經理免費幫忙優化產品!
查看詳情:只面向產品經理的婚戀App,這個idea如何?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k6sfnj.html
06 社交產品,如何避免用戶雙方熟悉後,添加微信進行後續聊天?微信擔憂自己地位不保,而做社交產品的產品經理眼中,微信何嘗不是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
即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通過多元化的社交模式,來尋求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但令社交產品經理頭疼的是,用戶在這類社交產品結識陌生人後,聊得來,也極有可能添加微信進行後續聊天。
為什麼用戶要跳出現有產品,轉到微信進行聊天?社交產品能避免用戶雙方熟悉後,添加微信嗎?如果不能避免,社交產品還能夠做哪些努力?這靈魂三問,其他領域產品經理聽了會沉默,社交產品經理聽了會流淚。
查看詳情:社交產品,如何避免用戶雙方熟悉後,添加微信進行後續聊天?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dns9ge.html
07 假設有一款職場減壓類產品,你希望添加什麼內容模塊?說到今年的年度熱詞,「內卷」定有一席之地。內卷,被視為努力的「通貨膨脹」:承擔了更多的壓力,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卻沒有得到更多的福利。
疫情影響,許多人的職業生涯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灰暗時刻,人們在逆境中反省自己,正視自己,為自己發聲,給自己鼓勁。大家開始以「打工人」自嘲,以抒寫華麗的「凡爾賽」文字來排解苦悶。
雖然每天都要生活捶打,但依舊積極地與職場壓力和解,產品經理們共同想像並「設計」了一款職場減壓類產品,他們在這款產品中,可以做自己,放聲歌唱;可以發洩負面情緒,對那些工作中的不合理不滿意說不。
最終,又回到現實,直面工作上的困難。打工人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查看詳情:假設有一款職場減壓類產品,你希望添加什麼內容模塊?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nc3p98.html
08 聽到哪些網際網路詞彙,你就知道對方又沒「說人話」了?如果你想要聊網際網路人在工作中,會遇到哪些「不合理」的事,網際網路人可就不困了。但網際網路人聊天,你可得注意了,許多人張口閉口就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行業黑話。外行人一聽,絕了,這誰頂得住啊,只想求求網際網路人說句人話。
不信?聽我給你來一段:
之前跟著創業團隊老總,天天去天使投資人那「講故事」,做商業計劃匯報。
「這是個「網際網路+金融」的項目,我們要打造一個「SaaS」平臺,「slogan」是打造黃金界的阿里巴巴。
我們通過「F2C」的模式,給用戶砍掉中間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主要是靠「用戶流量」來賺錢,依託強大的「地推」團隊、「BA」團隊、「SA」團隊,因此我們平臺每天的「PV」、「UV」都破萬……」
最後投資人說:「很好,這個團隊很有網際網路思維,是一個降維的項目。」
我站在一旁,只想吐槽「能整點陽間的東西嗎?」
查看詳情:聽到哪些網際網路詞彙,你就知道對方又沒「說人話」了?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5mbp98.html
09 假設作為一位老大,你喜歡聽話老實的同事,還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同事?吐槽歸吐槽,私底下罵領導「不講人話」的同事,暗自也得和自己較勁,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啊。總聽不懂上司說話,以後還混嗎,加薪嗎,晉升嗎?
至於如何與上司相處,那可是每個職場人的必修課。那麼領導究竟喜歡什麼樣的下屬?
換位思考,當自己是老大時,你會更喜歡規規矩矩、按部就班、聽話老實的同事嗎?
他們有較好的向心力、凝聚力,是降低管理成本、減少員工內耗。老實的人穩打穩紮,更能把細節做好,穩定地輸出工作成果。還是喜歡主動了解事物/行為本質、不斷尋找最優解、善於獨立思考的同事呢?
網際網路行業注重的是想法能力,如果不會思考做的東西基本是屬於無用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聽話的好找,能思考有想法的難找。你是哪一種?你會喜歡哪一種?其他人作為老大時,又會喜歡哪一種?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很有意思。
查看詳情:假設作為一位老大,你喜歡聽話老實的同事,還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同事?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2c5p98.html
10 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是吃「青春飯」嗎?聽到很多言論說,在中國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那麼工作中距離程式設計師們最近的產品經理呢,也吃青春飯嗎?
網上流傳著的這麼一張圖,不止讓產品經理們瑟瑟發抖,還替整個網際網路圈的人拉響了警報。
成為產品經理之前,你思考過自己未來10年的職業規劃嗎?難道只能1年產品助理,3年產品經理,5年產品總監,10年滴滴司機?
從這個問題中,我們看到了自信:「沒實力的產品經理照樣沒青春飯吃。而有實力的產品經理嘛,永遠年輕!」
看到了淡然:「等青春飯吃完了,接下來拼的就是年輕時候的積累有多厚,人脈有多廣,思考有多深。」
即使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我們依舊從回答中,看到了產品經理們「看透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
查看詳情: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是吃「青春飯」嗎?
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8d25m9.html
結語2020年,作為產品經理,你碰到了哪些困惑?在工作中,有沒有遇到什麼新問題?網際網路中發生的大大小小事,你是否感到好奇?
這些問題,你獲得答案了嗎?也歡迎你來網際網路人聚集的專業問答社區——天天問,以提問為媒,以回答為鏡。與大家一起關注網際網路中發生的新鮮事,一起討論產品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與難題。
無論如何,2020,俱往矣。2021,已開啟。
祝願你永遠對未知充滿想像,去探索,去發問,去求證吧!
「天天問」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旗下的互助問答社區,致力於為產品、運營、營銷等感興趣的小夥伴,提供一個靠譜的學習、交流、認識朋友的平臺。用戶可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搜索其他用戶沉澱的精彩內容。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最熱烈的互助氣氛,瀏覽到最精彩的問答內容,獲得對症下藥的經驗分享。
戳此了解天天問:https://wen.woshipm.com/
本欄目由天天問運營 @Ella 整理編輯發布,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一起交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