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三省物產非常的豐富,不管是糧食,還是石油、煤炭、木材在中國都是最重要的產地之一。但是如此豐富的物資,卻要經過陸路長途跋涉運抵渤海灣出海,這也是東北經濟振興困難的因素之一。而實際上,在吉林省的東部有一座小城琿春市,在琿春市以南約70公裡處的敬信鎮防川村距圖們江入海口的直線距離僅僅有15公裡,甚至在中俄朝邊境交界處就可以看到日本海。
在15世紀之前,圖們江出海口本是屬於中國的領土,是屬於女真族的領地。明朝建立後,通過招募女真部落在圖們江兩岸建立了地方行政機構,因此圖們江兩岸岸曾經都是明朝的領土。後來,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李氏朝鮮,通過不斷的驅逐女真族部落,向北擴張領土。一直到15世紀中葉,朝鮮王朝在圖們江南岸建立了六鎮,分別是惠寧,富寧,中城,文成,清遠和清興,從此,圖們江正式成為中朝邊界。而圖們江也變成了中國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但是,在1858年至1860年間,清政府受迫於沙皇俄國的武力威脅,籤訂了《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兩條不平等條約,將圖們江沿海地區拱手讓於俄國,從此,中國便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權。
在此後的半個世紀內,許多中國船隻還能夠利用圖們江直接出海,進行經商貿易與出海捕魚。在民國初年琿春縣城還設有碼頭和海運公司,此時的東北與日本海還可以說是藕斷絲連。但是,在1938年7月末8月初,日本、蘇聯兩國之間圍繞著張鼓峰、沙草峰(今位於敬信鎮防川村北1.5公裡的中俄國界線上)這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偽滿軍也捲入了這場衝突,史稱「張鼓峰事件」。因為這一事件,蘇聯完全封鎖了圖們江出海口,從此,中國東北與日本海完全隔離,兩者之間短短的十五公裡便如咫尺天涯一般難以逾越。
近年來,吉林省在不斷推進「借港出海」戰略,創建了中蒙俄經濟帶,打造中俄琿春-哈桑跨境經濟合作區,積極尋找東北亞港口物流合作夥伴。 目前,吉林省已開通了中俄韓日以及中俄韓等陸海聯運路線,所有路線均選擇扎魯比諾港作為中轉港口。 這些路線現已成為連接日本海沿岸國家的「黃金通道」。 這些建設的目標是為了建造中國東北的第二條出海通道。 將來,吉林省還計劃修建通往俄羅斯的高速公路,以使對外通道更加便捷。
一旦中國東北的第二條出海通道完全建成,那麼將會對振興東北經濟帶來巨大的助力。
我是KIM哥,期待您的關注!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