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為癌症患者上門服務。
紅網時刻4月16日訊(通訊員 劉孝誼 黃旭芬)激動、興奮,又有點忐忑,家住長沙縣金井鎮的晚期直腸癌患者王大哥聽說湖南省腫瘤醫院專家要來看望他,4月15日一大早,他便拄著拐杖顫巍巍站在門口不停張望,滿懷期待。
2018年6月,王大哥在長沙縣第一人民醫院診斷為直腸癌,行直腸癌根治術,術後多周期化療,但病情仍然進展。2019年4月出現疼痛症狀,化療等療效不佳,需止痛治療。「我喪失了勞動力,家裡老人小孩都需要養活。」王大哥哽咽著說,家裡原本就困難,近年來在政策扶持下在家經營農家樂,家庭狀況較前稍有改善,突然生病再次導致家中債臺高築,現依靠妻子在鎮上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實在無力購買止痛藥物。湖南省腫瘤醫院專家們的到來,讓王大哥一家如沐春風,看到了希望。
扶助:託起生的希望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以此為契機,湖南省腫瘤醫院、湖南腫瘤專科醫聯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聯合長沙市嶽麓區、長沙縣政府發起「關注癌痛、關懷到家」 貧困癌痛患者公益扶助項目。幫助晚期貧困癌症患者解除疼痛,給予心理上的寬慰和生活上幫扶,提高患者和家庭生活質量。
「晚期貧困癌症患者應該受到社會關注和關愛。」作為該項目的主要發起人,湖南省腫瘤醫院院長肖亞洲介紹,目前嶽麓區和長沙縣晚期癌症患者約300人,接受醫院寧養服務對象僅18人。尚有大部分貧困晚期癌症患者未進入寧養服務,此次公益扶助項目開展,預計在長沙縣扶助100人,由醫院寧養院提供免費止痛藥物以及心理疏導、人文關懷。
王大哥就是此次項目的首位受益者。「有我們在,困難只是暫時的。」在王大哥家裡,肖亞洲對著王大哥說,醫院寧養院醫務人員會給他制定止痛方案,解決疼痛問題,生活困境也會盡力給予幫助。肖亞洲的一席話,如同一劑「定心丸」,給了王大哥及妻子永不放棄的信心和勇氣。
關愛:緩減生命之「重」
「我就是被家裡的事情給磨出來的病。我的壓力太大了!」長沙縣患者葉大姐是第二位公益扶助受益者,當專家們來到她家時,她留著淚向大家娓娓道來。2019年初葉大姐發現乳腺癌,經過手術及內分泌治療,只要勞累後全身骨頭都感覺疼痛難忍,需要繼續治療。愛人患精神性疾病,會暴力傷人,長期住在醫院治療。母親也是精神性障礙,外出會找不到回家的路,生活無法自理,現也住敬老院中。兒子尚在讀高中。她的叔叔也是鰥寡老人,一直由她贍養。作為家中唯一的支柱,自己也慘遭疾病折磨,不堪重壓的她,身心俱疲,絕望至及。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委、湖南省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劉曉紅坐在葉大姐旁邊,靜靜的聽她傾訴。待葉大姐平靜下來,劉曉紅對她說:「家裡的情況確實很讓人揪心,你一個人支撐這個家庭確實很辛苦,我們都非常佩服你。針對你的境況,醫院會聯繫一些社會資源,儘量幫助你解決一些家庭的經濟問題。治療上、止痛上你就安心交給我們寧養院,他們一定能幫助你調整到一個無痛的狀態,提高你的生活質量」。「謝謝,謝謝你們的支持和幫助。」葉大姐緊緊拉著劉曉紅的手不停地說著感謝。
湖南省腫瘤醫院寧養院自2008年成立以來,在李嘉誠基金會的支持下,一直致力於服務居家晚期癌症患者,減輕其疼痛,提高生活質量,12年來,寧養院工作人員的足跡遍及長株潭地區,行程近40萬公裡,為3800餘名晚期癌症患者免費提供居家臨終服務,免費贈送止痛藥品近千萬元。
關注癌痛,關懷到家。長沙縣衛健局、長沙縣第一人民醫院鍾志軍院長表示,此次貧困癌痛患者公益扶助項目的發起,切實讓基層患者受益,彰顯了湖南省腫瘤醫院的社會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