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鄭州12月9日電 (記者 李志全)一個縣的5個農家書屋,因怕圖書損壞概不外借,中國正在實施的「農家書屋」工程在部分地區淪為擺設。
河南省審計廳9日披露的調查結果顯示,該省18個省轄市中14個市部分農家書屋圖書借閱率較低,個別書屋圖書概不外借,大部分的圖書處於閒置狀態。在焦作修武縣郇封鎮大文案村,今年1至5月全村僅有6人次借書登記;開封市273個農家書屋,自建成以來借閱人次低於50人次;安陽滑縣5個農家書屋怕圖書損壞,概不外借。
此外,該省漯河市部分農家書屋只在村幹部開會、節假日或下雨天開放。目前,河南17個市部分農家書屋未安排合格的圖書管理人員。
農家書屋是為滿足農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農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農民實用的書報刊和音像電子產品閱讀視聽條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2007年3月,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農家書屋」工程實施意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農家書屋工程。
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新聞出版總署已下達河南省農家書屋建設項目33378個,覆蓋全省行政村總數的68.7%,河南已完成農家書屋建設項目23882個。
這份河南《全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資金專項審計調查結果》顯示,此項工作的實施,有效緩解了該省農民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問題。但通過審計也發現了圖書借閱率低、書屋開放時間不符合標準等問題,需要加以糾正和改進。
值得關注的是,河南還有13個市農家書屋專項資金結餘款966.6萬元人民幣長期閒置,其中平頂山市2008年農家書屋建設項目結餘專項資金148.4萬元,目前仍閒置掛帳。
河南省審計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在於,個別地方把農家書屋作為形象工程,只建不用;個別市、縣只注重形式上完成任務,應付檢查。而隨著農村年輕者外出務工較多,留守的多是老年人和孩子,也是圖書借閱率較低的原因之一。
同時,個別新聞出版部門組織驗收工作不力,缺乏專業驗收人員或者驗收工作敷衍了事;一些新聞出版部門對中標單位新華書店、郵政部門的協調與監督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