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時晴帖,王羲之的行楷草作品欣賞

2020-11-27 書法風

快雪時晴帖是書聖王羲之在雪後給朋友寫的一封信帖。這個作品是在王羲之晚年之作淡薄名利回歸田園後經歷了一場大雪剛剛初晴的喜悅心情告訴山陰張侯的一個故事。有人說它是目前為止唯一流傳下來王羲之的真跡,是否是不是真跡不得而知。

快雪時晴帖字數比較少僅有28個字在著名古人留下的名家作品裡面屬於極少的作品,行書進行書寫,也許是解甲歸田的心情,寫出的這幅給人一種悠然自得,整體結構平穩。欣賞性極強。

我們看王羲之在快雪時晴帖中書法字帖基本多用了方正平穩為主第一行下半部分又體現了楷書的書寫,就像開頭欣喜的心情按捺了一樣,幾十個字一氣呵成,最後山陰張侯行楷收筆和開頭羲之頓首行草完美呼應。欣賞來看,細看整體作品運筆自如,每個字都獨立,但是又渾然一體,給人一種沉浸王羲之當時書寫信札的情景。

快雪時晴帖目前也保存在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館。能親自看到這麼美的帖也是一生幸事兒。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賞析
    「《快雪時晴帖》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紙本墨跡,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全文4列,28字。屬於信札的方式隨筆而作,其實就是書信。內容大意: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其中書體筆意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獨特的節奏韻律。
  • 瑞雪降古宛觀雪賞古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賞析
    系一封書札,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因裡面有「快雪時晴」四字行楷而得名。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快雪時晴帖》是唐代的雙鉤摹本《快雪時晴帖》裡行楷比較多,最後還有「山陰張侯」四個略帶隸意的行楷,並非常見的書聖筆法,有人認為這是南北朝時期人的觀摩題款(觀款)。
  •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好在哪裡?
    《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寫的一封書信。全篇以行書寫成,只有二十八個字,但字字珠璣,被譽為「二十八驪珠」。
  • 《快雪時晴帖》好在哪裡?
    王羲之行書《快雪時晴帖》紙本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 分享 《快雪時晴帖》高清圖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全本高清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祖籍琅琊(今屬山東臨沂),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 王羲之清末「照相版」《快雪時晴帖》現身揚州
    《快雪時晴帖》「照相版」現身揚州。 「照相版」《快雪時晴帖》「驚現」揚州,應邀來揚州「鑑寶」的上海專家唐愷教授表示,在揚州發現的《快雪時晴帖》,為清朝末年照相翻版印刷的民間版本,雖非真跡,因其獨特的印刷技藝和其完整的版本,它的文獻和學術價值仍然很高。
  • 《快雪時晴帖》的一個重要價值,一直被人們忽略!
    儘管,王羲之的書法馳名天下,也會發生很多爭議的問題。例如很多人就曾拿王羲之的《十七帖》與《蘭亭集序》對照,認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不是出自王羲之的筆下。在書法家趙富忠看來,《快雪時晴帖》帖中的書寫風格,基本上以行楷為主,與其他以行草書的書寫風格差別很大,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視。
  • 天下第一帖《快雪時晴帖》
    點上方藍色字體一鍵關注       書畫 | 篆刻 |  鑑藏 | 國學 | 人文 | 歷史 |  茶道  | 養生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原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竟有三種譯文?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 《書法問集》300、《快雪時晴帖》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法書」?
    天下第一法帖並非唯一,除了《快雪時晴帖》這個稱號還有這兩個帖。其一、也是被稱呼最多的,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上圖宋拓本智永《真草千字文》,此貼被稱為「天下第一法帖」的次數最多。那麼誰最喜歡《快雪時晴帖》。乾隆皇帝至愛,三希之首《快雪時晴帖》。乾隆是個故事非常多的皇帝,他也廣收天下法帖,其中王氏三部法帖最為珍愛,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書法是很主觀的,我個人也是最喜歡《快雪時晴帖》。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只有二十餘字,卻被乾隆奉為至寶,愛不釋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乾隆的特殊「愛好」及他與「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的故事。乾隆是個挺「文藝」的皇帝,在對文化藝術的追求上與北宋的「文藝」皇帝宋徽宗趙佶齊名。有人說趙佶是個除了做皇帝之外幹什麼都很出色的皇帝,他在中國書畫史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獨創的瘦金體一直到今天依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 王羲之真跡《快雪時晴帖》,短短28字,乾隆卻蓋了170多個章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大作,歷來被書法愛好者譽為「千古第二」的書法名作。排行第一的,則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至於他的書法,原來十分普通,後來通過十幾二十年的努力,也慢慢學得像王羲之徒孫的水平了。據說,雍正的書法是學自趙孟頫,乾隆覺得自己應該學一個比爸爸更顯「洋氣」的大人物。於是,他選擇了學王羲之。剛好宮裡珍藏了老王的《快雪時晴帖》。一共就28個字,他覺得比較好學。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的三種譯文!有意思!
    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  山陰張侯。譯文1:王羲之拜上:剛才下了一陣雪,現在天又轉晴了,想必你那裡一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沒能幫上忙,心裡糾結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這麼無奈。王羲之拜上,山陰張侯親啟。
  • 《快雪時晴帖》真偽如何?
    當名人名帖流傳於世間,收藏者、鑑賞者在帖的前前後後留下的題跋款識、收藏印章,使原帖疊加上愈來愈多的歷史記憶,變為愈來愈長的長卷,代代因襲相傳,構成一種中國特有的文化鏈。  以乾隆命名「三希堂」的「三希」之首《快雪時晴帖》為例:該帖本為王羲之的一紙便箋手札,縱23釐米,橫14.9釐米,行書四行,28字。
  • 被乾隆奉為至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放大之後,果然名不虛傳
    今天這篇文章,分享一下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的行書作品,紙本墨跡,日本侵佔東北之後,隨著第一批文物南遷,輾轉運到貴州安順。1949年初,和大批i珍貴文物一起,被帶到臺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名作欣賞 《快雪時晴帖》是逆鋒還是露鋒落筆?
    作者:鵬譽軒筆莊(毛筆製作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毛筆製作技藝傳承人)《快雪時晴帖》共28個字,綜觀這些字的筆畫,只有&34大家都知道,書寫蠅頭小楷,須用筆鋒尖銳的新毛筆,書寫行楷乃至行草,使用筆鋒似禿非禿的舊毛筆更是得心應手,鵬譽軒筆莊認為,《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用筆鋒己經磨成禿狀的毛筆寫成的,這也是造成逆鋒說法的原困之一。
  • 「藝術文化」傳世字帖名作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是中國古代十大行書書法字帖作品之一,由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紙本墨跡,縱23釐米,橫14.8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為《三希堂法帖》之一,共4行28字:
  • 雪泥鴻爪 書影留痕——王羲之手札《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
  • 僅次於《蘭亭序》,乾隆奉為至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高清分享
    今天這篇文章,分享一下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的行書作品,紙本墨跡《快雪時晴帖》全文總共4行,28字。被稱為「28驪珠」。與王獻之《中秋帖》、王洵《伯遠帖》被乾隆合稱為「三希」,且此帖列於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