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鮮花代替香紙燭 文明祭祀我先行

2020-12-12 天眼新聞

清明節期間,福泉市發出文明祭祀倡議書, 自覺摒棄不良陋習,做文明祭祀參與者,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響應,紛紛把傳統祭祀的香、紙、蠟燭等換成了鮮花和水果,用健康向上的方式祭奠、緬懷親人,樹立綠色文明的祭掃新風。

4月6日一大早,在福泉市馬場坪街道魚酉村皇華堂公墓,趙女士和家人拿著鮮花水果等物品來祭奠自己的親人,她們在親人的墓前擺放著鮮花水果,並述說著對親人的思念,用健康文明的方式表達了對親人的祭奠。

「現在我們也特別支持國家提倡文明祭祀這種方式,不文明的祭祀方式,會造成經濟損失和生命安全隱患,所以我們願意使用鮮花、水果等物品來祭祀。」從都勻趕來祭祀的趙明華女士說。

馬場坪街道武裝部長羅陽說:「我們充分考慮了轄區的特殊性,共設置了10個卡點。卡點的人員主要由我們部分護林員和村支兩委的人員組成,剩下的護林員就採用小喇叭的方式,在我們轄區內流動式的進行宣傳,達到了一個很好的效果。」

道坪鎮積極開展文明祭祀勸導志願服務活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為載體,組織志願者到各路口開展執勤勸導志願服務活動,對帶香紙、蠟燭、鞭炮上山等行為進行勸導,向祭祀人員發放鮮花,引導廣大群眾自覺以文明、安全的方式開展清明祭掃活動。

仙橋鄉通過免費發放鬆柏苗,引導群眾用植樹的方式,祭祀緬懷故人,營造綠色清明良好氛圍。當天,共計發放鮮花5000餘束,發放樹苗1000餘棵。

在福泉市其他鄉鎮街道、村居,為切實做好全鎮清明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增強群眾防火安全和應急知識,杜絕森林火災發生,鎮、村幹部積極投身在森林防火文明祭祀勸導一線,設置文明祭祀勸導點,對前往祭祀的群眾開展勸導服務,並向群眾講解文明祭祀有關注意事項,免費向群眾發放鮮花、用小喇叭進行流動宣傳等方式,倡導大家文明祭祀。

福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向成剛

編輯 韓慧惠

編審 李正芳 李大超

相關焦點

  • 百裡杜鵑林業局:開展鮮花水果換紙錢文明祭祀宣傳活動
    畢節試驗區網訊  文明祭祀觀念深入人心,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百裡杜鵑林業局樹立森林防火意識,低碳環保觀念,保護生態環境,傳播文明風尚
  • 用鮮花代替紙火用信件傳遞思念 文明祭祀蔚然成風
    祭祀是每年清明最重要的事情,與踏青掃墓、燃燒紙火等傳統祭祀方式相比,用鮮花代替紙火,用電子網絡、製作信件、點播歌曲等別樣的新式文明祭祀、安全祭祀、生態祭祀的觀念逐步在社會中蔚然成風。今年清明祭祀期間,記者走訪多地,了解到了社會各界及廣大市民文明祭祀現狀與改變。
  • 貴州安順:民俗「七月半」颳起文明祭祀新風
    「前些年,我父母都會燒些紙錢香燭祭奠一下親人,從去年開始,父母響應有關部門『七月半』文明祭祀的倡議,只在家中用清茶、水果、糕點等代替紙錢香燭祭祀親人。『七月半』這天,我的哥哥姐姐、侄兒侄女們也都會齊聚父母家,陪同父母一同懷念逝去的親人。父母年紀大了,我們兄弟姐妹大家齊動手,做上一桌豐盛的菜,一家人大團聚,利用『七月半』這個祭奠、懷念亡故親人的節日,感恩逝去親人的恩德,讓父母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 文明祭祀,綠色清明:這是博州人清明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今年,她決定掃墓不再燒紙,而是買束鮮花獻給母親。「現在不是有個詞叫做文明祭掃嗎?我理解就是用鮮花代替燒紙。傳統的掃墓方式多是燒紙,而這種方式容易引起火災,又汙染空氣。」 劉敏紅說,「我買幾束康乃馨,掃墓時放到母親的墓前,同樣可以寄託我的哀思。」
  • 以鮮花等代替傳統祭祀用品
    本報訊(記者 李亞雲)清明臨近,為倡導綠色、環保、文明的祭祀方式,近日,溮河區湖東街道組織30名志願者在賢山公墓、玉皇頂新村、三裡店社區八組等主要路口設立值守卡點,開展「文明祭祀、綠色清明」志願服務活動。
  • 用鮮花替代鞭炮 寧鄉市大力宣傳文明祭祀
    4月4日,又到了每年清明時節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在紛紛的細雨中,寧鄉市灰湯鎮環保服務站的志願者們出動宣傳車2臺,共計7人次,在該鎮18個村(社區)開展清明文明祭祀宣傳工作。(灰湯鎮鎮府倡導居民文明祭祀,保護生態環境。通訊員供圖。)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完全消除,春季森林防火工作日益嚴峻,灰湯鎮倡導群眾錯峰祭祀、不參加聚集性祭祀活動。
  • 文明祭祀 從我做起!
    鮮花代替焚紙錢 祭祀的目的都是抒發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在保留傳統習俗的同時,可使用新型祭祀物品開展祭祀,如可用鮮花代替焚紙錢,這樣做低碳環保。
  • 我縣開展清明節文明祭祀宣傳活動
    為摒棄祭祀陋習,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尚,4月4日,縣林業局開展安全防火文明祭祀宣傳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條幅,設點宣傳,發放鮮花的方式,號召大家要自覺摒棄焚燒紙錢、擺放祭品、燃放鞭炮的祭拜陋俗。提倡種植紀念樹、清掃墓碑、鮮花祭祀等健康、文明祭祀方式寄託哀思。
  • "鮮花代替燒紙 鞠躬代替跪拜"--陝西倡導文明祭奠
    陝西倡導清明節「鮮花代替燒紙、鞠躬代替跪拜」的文明祭奠   新華網西安4月3日電(記者梁娟)鮮花代替燒紙、鞠躬代替跪拜。清明節前,陝西省各地紛紛採取行動倡導群眾文明祭奠,有的公墓準備數萬束鮮花換群眾準備的燒紙,有的還用專車接送。通過具體行動,宣傳「文明祭掃、平安清明」的主題,引導群眾清明節文明祭掃、安全祭祀。   每逢清明,人們都要掃墓祭祀,以緬懷先人、寄託哀思。但一些人大燒冥幣,還有紙糊的房子、汽車、手機、家電等模型,有人大放鞭炮,這種祭奠方式不僅浪費,而且不文明,也極易造成不良後果。
  • 鮮花代替香燭紙錢 農村綠色祭祀漸行漸近
    鮮花代替香燭紙錢 農村綠色祭祀漸行漸近 對於此次祭拜,只帶了些許菊花,去掉了繁瑣的祭祀規矩,馬建中並沒有感到內疚什麼。  他告訴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正在有意識地提倡綠色環保,大多採用鮮花來代替,在農村,雖然還有很多焚燒紙錢、放鞭炮等舊俗,但已並不像舊時祭祀那麼繁瑣了,每逢逝去親人的祭日、生日,有的村民會在墳前燒點紙錢,有的擺幾個蘋果,幾個饅頭,點一根香菸,以這些方式悼念故人。
  • 寒衣節鮮花祭祀 東營文明祭祀寄哀思
    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寒衣節」,也是每年祭祀高峰期之一。當日,東營市永安陵園舉行寒衣節文明祭祀活動,祭祀市民在文明祭祀倡議牆上簽名響應,便可領取兩盆菊花用於祭祀。 今年寒衣節去祭祀的市民不在少數,與往年不同的是墓前不見鞭炮紙錢,取而代之的是擺放整齊的盆盆鮮花。
  • 莫忘文明祭祀!街頭焚燒香蠟紙燭要不得
    昨天(8月14日)是農曆七月十四,記者在隨機採訪中發現,為悼念逝去的親人,不少市民在街道兩旁的人行道甚至綠化帶中成片焚燒香蠟紙燭,很多地方煙霧繚繞,錢灰滿地。
  • 不同的方式一樣的懷念 文明祭祀從你我開始
    舊時習俗,人們在祭祀時會通過放鞭炮、燒紙錢等舊習俗表達懷念之情,但這一方式具有噪聲擾民、汙染環境、樹木減少、還帶來火災隱患、紙灰清理麻煩等不利因素,與越來越講求環保、越來越講求文明的時代精神不合拍。、廣場、河邊、樹林、草坪等公共場所焚燒香蠟紙錢等祭祀用品。
  • 開封人,中元節來臨,請文明祭祀!
    可是 焚燒香蠟紙錢 不僅會造成空氣汙染、環境髒亂 甚至存在火災隱患 …… 為確保中元節祭祀活動安全
  • 這個清明,別樣文明祭祀在新華蔚然成風
    適逢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為鞏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時代新風,樹立文明、綠色、低碳的祭掃新風尚,新華區通過「屏端相見」「時空信箱」「雲上思念」「鮮花祭祀」等一大波操作正成為清明節裡的「主流」。清明思念寄語牆 「媽,家裡一切安好,念您。」
  • 中元節將至,文明祭祀是寄託哀思的得體表達
    >農曆七月十五,是民間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它反映了中國人對先祖的懷念與感恩。固然,祭祀先人、寄託哀思無可厚非,但不文明的燒紙燭、放鞭炮的風俗卻得改一改了。陋習①:汙染空氣,很多市民在七月半接送「老客」時在路邊河邊焚燒香蠟、錢紙,燒香蠟和錢紙的殘火若沒有完全熄滅,隨風颳到可燃物上,後果不堪設想,容易釀成火災。陋習②:破壞環境衛生,無形中增加了環衛工作量。每到七月半的晚上,一些街巷火光沖天,煙霧籠罩,塵灰飄揚,也給環衛工人增加了很大的清掃工作量。
  • 揚州觀音山香會 鮮花代替傳統香
    中國園林網8月3日消息:昨日是農曆六月十九,一年一度的觀音山香會如約舉行,昨晚10時40分許,記者趕到現場發現,觀音山上香客如流,現場秩序井然,文明進香已成香客們的自覺行為。
  • 免費坐公交 紙燭換鮮花|這個春節就要文明祭祀、低碳出行
    萬支鮮花隨你領!這個春節緬懷先人更低碳更環保更生態今年春節期間,我區大力提倡文明祭祀、水門、南山、黃岙裡四個墓區設立鮮花兌換點。一包紙燭換一束鮮花,換完為止。武敏:「由於過去老百姓習慣焚香化紙來祭奠先人,寄託哀思,但這樣的方式既不環保也極易引發火災。
  • 文明祭祀 巾幗先行 ——潮州市婦聯「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文明祭祀 巾幗先行 ——潮州市婦聯「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2020-03-27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寒衣節鮮花祭祀 東營市文明祭祀寄哀思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6日訊 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寒衣節」,是每年祭祀高峰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