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期中考試結束後,給班上的同學進行語文學習總結,我發現一名成績中等的學生,在這次考試中語文考了第三名,成績進步非常大。但是在課堂上,學生表現平淡無奇,作業完成質量相對不錯,他的進步一定和家長的努力分不開,於是我和家長進行溝通。果然,該生家長辭職了,有了大量的時間來陪伴學習,家長也下了狠心來抓語文成績,不過家長分享給我的輔導經驗,也讓我進行了教學反思,因為家長說,她沒有給孩子鞏固基礎,平時就一直在做閱讀積累。
這讓當語文老師的我非常不解,按理說成績中等水平的五年級同學,想要大幅提高成績,在10-15分左右,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基礎知識鞏固。家長沒有花精力在基礎知識點的練習上,反而在閱讀積累上下足了功夫。說明是真的了解孩子的語文學習能力了,有針對性地幫助文學素養較差的學生去積累文學常識。只抓閱讀這一件事,就有如此神奇的學習效果。請各位家長朋友和小島老師一起,來看看,這位五年級家長是怎麼陪伴孩子學習,鞏固語文成績,讓孩子有了這麼大的進步,她都做了哪3個閱讀積累呢?
1、每天飯後30分鐘自由閱讀的時間
家長能夠認清孩子的學習能力,這在輔導教育中,非常關鍵。很多家長輔導學習最後耐心全無,孩子的成績也沒見提高多少的一大原因,就是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雖然不是號召所有家長辭職來輔導孩子學習,只要我們家長肯花點時間在孩子學習上,每天堅持去關注孩子的學習,那麼陪伴教育就是成功的,你會發現,孩子的一個真實的學習能力,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來制定學習計劃,這樣的學習結果和效率才高。
孩子的語文成績在班級裡排名中等,說明他的基礎是有限的,如果把基礎性的知識點融會貫通,提高孩子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能力呢?家長首先做的就是在飯後30分鐘,進行一個自由閱讀的練習。因為孩子不能吃完飯馬上就去寫作業,在做家務的家長眼裡,孩子需要參與家務勞動,也可以選擇自由閱讀,作為寫作業和學習的準備。在這30分鐘之間,家長不去幹涉孩子的讀書選擇,漫畫、小說、超出課本規定的閱讀範圍,我們都應該鼓勵孩子去閱讀,敢於嘗試。
2、寫完作業後,閱讀《小古文100篇》
做足了學習前的準備和娛樂,那麼在寫完作業的時候,家長會和孩子一起學習《小古文100篇》,因為該生的文言文、古詩詞的能力不是很好,對於學習過程中的弱項,家長提出要突擊補習。孩子都答應了,那麼家長就開始找資料了。輔導資料、練習資料,刷題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環境。但是怎麼去學?如何通過精讀學習來表達,我們一定要選好學習資料。所以家長就要去了解孩子的學習弱點,做好查缺補漏的工作。
寫完作業了,我們家長開始給孩子拿出古文學習的資料了。這個時候,很多孩子都很疲憊,所以文言文學習的時間不宜過長,在30分鐘左右即可。重點的能力訓練在於翻譯、詩詞和虛詞的理解、作者的情感體會。如果孩子寫作業到很晚,那麼文言文練習就得叫停,我們不能光學習而不管睡眠充足,不然上課的學習效率也抓不住。堅持對弱項學習環節的補習,就是成功的開始。家長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在生字詞上,說明家長已經理解了語文學習是融會貫通的。
3、睡前共讀,每周交流一次讀書筆記
語文的學習,本身就帶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語文也不能死學,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語文學習,積累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學習能力,進行語文思維的建立,同時我們還要為孩子灌輸美學、文學、思想等學習內容,所以家長在睡前和孩子建立了共讀約定,家長和孩子讀同一本書,每周交換一次讀書筆記。這麼做的目的,幫孩子們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能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通過兩個月的積累,這名學生在閱讀上得到了拓展,成績自然就提高上去了。
家長說,孩子學習成績雖然是中等,這也有自己的原因,對孩子的學習關注太少了,不能幫助孩子及時地答疑解惑,辭職後,有了大量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家長傾注的精力和時間成本自然就高了,收穫的學習結果也基本令人滿意。如果孩子成績中等,基礎還算牢固,不妨家長們都來嘗試一下這3個方法:飯後的自由閱讀、寫完作業後的查缺補漏閱讀、睡前共讀相互分享。即使沒聽寫過生字詞,家長堅持好3個閱讀積累,也就能幫孩子提高語文成績了。關於如何給語文成績中等的語文提高學習成績,你還有什麼好的輔導經驗分享?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