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訊(記者 成琪)暖暖冬日,12月16日,「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暨第二屆社會美育國際藝術節」在中華世紀壇開幕,本屆「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以「美育在新時代全教育場景中的任務與使命」為主題。
開幕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館長黃春雷在致辭中表示,「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是以提升青少年美育素質為主,並帶動提升綜合素質的平臺。大會定期召開論壇、峰會,探討和交流美育及融合教育的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本次大會特別將美育課題放置在鄉村教育場景、博物館場景、網際網路場景中,邀請了200多家以美育為主要特色的中外教育機構展開學術研討、課件課程發布、工作坊展示等。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8年,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員會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成立了傳統文化課題組,基於中華世紀壇的傳統文化資源提出「關於建設公共文化教育服務平臺」的提案,該提案得到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成果轉化落地,在世紀壇形成「美逢﹒佳節」中國傳統節日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開幕式上,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員會主委司馬紅表示,為了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發揮黨派職能,推進社會進步,民建北京市委與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將共同建設參政議政成果轉化平臺——「北京民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基地」。「基地將依託歌華集團和中華世紀壇在傳統文化領域的資源優勢,統籌黨派資源,通過中華世紀壇這一公共服務平臺的整合和轉化,形成合作成果並進行示範和推廣。」
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馬菁汝認為,只有通過家庭、學校與社會三者互補銜接,將學校與社會美術教育、專業與非專業美術教育,以及博物館、美術館美術教育,網絡美術教育等各種教育資源整合起來,才能真正解決美術教育的諸多問題。
大會最後舉行了授牌儀式,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被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員會、中央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北京國粹藝術傳承促進會四家機構分別授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基地」、「中央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研究中心美育實踐基地」、「北京學生活動實踐展示基地」、「北京市中小學生國粹傳承實踐展示基地」。
「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暨第二屆社會美育國際藝術節」,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中央美院美術教育研究中心、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員會主辦。大會除開幕主論壇外,還將舉辦20場別開生面的分論壇、4場大師工作坊及1場沙龍。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