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首屆道德模範候選人事跡簡介
編者按:根據中共黃岡市委宣傳部、黃岡市文明辦、黃岡市總工會、黃岡市婦聯、共青團黃岡市委《關於開展首屆黃岡市道德模範評選活動的通知》(黃文明辦文[2010]4號)精神,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共推薦申報了101名黃岡市道德模範候選人(按有關規定,不含已被省文明委授予湖北省道德模範稱號的汪金權、方招以及英雄父子王天喜、王盼),經有關部門審查和評委會初評,現將正式入選的50名候選人事跡簡介按類別和姓氏筆劃的順序同時刊登在《黃岡日報》、《鄂東晚報》、黃岡市政府網、黃岡新聞網和黃岡熱線上,並通過平面媒體選票、電話投票和簡訊投票等三種方式接受群眾投票,請廣大市民積極參加投票(投票截止時間從7月21日8:00-8月31日17:00)。投票方法如下:
1、平面媒體投票:通過《黃岡日報》、《鄂東晚報》上刊登的選票進行投票。縣市區選票請寄送各縣市區文明辦,市直選票寄送市文明辦。
2、電話投票:全市電信用戶(包括天翼手機、固定電話、小靈通、村村通電話)均可參與,直接撥打投票熱線16822168,根據語音提示在話機上按鍵即可完成操作。如,持電話撥打16822168→根據語音提示,按「1」鍵進入投票→根據語音提示輸入候選人編號→完成投票。
3、簡訊投票:全市移動、聯通、電信手機以及小靈通用戶均可參與,直接發送簡訊「E」加候選人編號到10621680。如:發送「E101」到10621680,即為101號候選人投票。
編號101 馮樹民,男,76歲,英山縣金鋪鎮龍潭河村道德協會會長。「編外村官」樹正氣,文明新風撲面來。他退休回鄉擔任了英山縣第一個農村思想道德協會會長,利用自己所長宣傳和諧思想,樹立文明新風,深受鄉鄰尊重和愛戴。他先後榮獲省市縣鎮「優秀共產黨員」、省「優秀民事調解員」、市「十佳文明市民」等稱號。他的事跡曾5次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報導。
編號102司凱,男,36 歲,黃商集團副總經理。拳拳愛心獻社會,熱心公益鑄豐碑。他敢於創新,積極開拓超市連鎖事業,將連鎖店開到了農民的家門口,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他熱心公益事業,關心社會弱勢群體,參加無償獻血已10年;他關心學子成才,傾力幫助完成學業。他用滿腔赤誠與關愛,演繹著一位企業家的多彩人生,成為黃岡市青年崗位能手。
編號103 餘俊,男,37歲,浠水縣綠楊派出所所長。捐髓獻血救蒼生,扶老助殘傳美德。他一切為人民服務,一切為轄區平安;他多次參加義務獻血,並義無反顧地為一個白血病患者捐獻了骨髓,成為我省首個成功捐獻骨髓的公安民警。他為民做好事120餘件、解難事60餘件,資助輟學兒童10名、結對扶助孤寡老人6人,被轄區群眾親切稱為「群眾貼心警官」。
編號104 餘智,男,33歲,英山縣溫泉小學教師、「麥田計劃」英山負責人。漫漫助學路,殷殷關愛情。他是一個執著的麥田志願者,為希望的麥田灑下金黃;他是一位愛心使者,他的足跡遍布英山11個鄉鎮的山山水水、溝溝壑壑。自2006年以來,「麥田計劃」在英山資助貧困生230多人,資助代課教師3人,累計發放資助款近40萬元, 募集衣物近5000多件。
編號105 汪新民,男,69歲,浠水縣洗馬鎮羊角村退休教師。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他在自己家裡義務創辦農家書屋,免費提供給村民閱讀;他有針對性地向大家傳播農業新知識、新政策,幫助村民科技致富。目前,他的農家圖書室已藏書一萬多冊。他先後被評為浠水縣首屆十大道德楷模、黃岡市十佳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
編號106 陳漢東,男,64歲,羅田縣鳳山鎮蔬菜村人。甘釀百花蜜,樂為他人忙。他扶危濟困,為弱勢群體撐起了一片藍天;他樂於助人,曾冒著生命危險跳進深不可測的潭中先後救起6名落水兒童;他兢兢業業,退休之後又被推選為羅田縣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為搜集羅田民間倖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夜辛勞。他是政協羅田縣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編號107 陳保國,男,46歲,蘄春縣大同鎮金溝村人。自強不息,助人不止。14歲時得了怪病的他,先後創辦了4家公司和2所學校,組織募捐救助貧病傷殘者100餘人,累計捐款捐物10多萬元。他先後被評為「黃岡市優秀跨世紀青年人才」、「黃岡市新長徵突擊手」、「蘄春縣首屆十大優秀青年」和「蘄春縣第二屆十大傑出青年」。
編號108 夏正階,男,52歲,麻城市司法局駐太倉農民工維權中心主任。情肝義膽傳美名,心存正氣天地寬。20多年來,他甘當農民工兄弟的維權使者,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浩然正氣,以一個法律工作者的頑強執著,以一個男子漢的仁厚胸懷,為當地的農民工兄弟撐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他還主動照顧同村的孤寡老人,資助貧困學生,被評為麻城市道德模範。
編號109 程志芳,女,31歲,團風縣杜皮中學女教師、杜皮鄉留守兒童愛心站站長。用真情感染,用愛心呵護。她放棄了到雲南隨軍的機會,堅守在大山裡,當上了一名愛心媽媽,真心呵護著留守學生健康成長。她熱心公益事業,作為全縣「愛心媽媽」代表,向全縣發出「關愛留守兒童」的倡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吸引著更多人加入活動中。
編號110 魏友姣,女,64歲,團風縣杜皮鄉退休幹部。30載兢兢業業一心為公;40年撫養孤老熱心助人。40年來,她精心照料15位孤寡老人,視老人如親人;她為村裡400多名婦女落實計劃生育政策,待她們如親姐妹。她參加工作30多年來,從未在組織面前提過一次要求。她家裡四世同堂,同享天倫;家外熱心助人,共創和諧,贏得眾人尊重。
編號201 紅安縣國土局「1·6」見義勇為群體 路見車禍伸援手,見義勇為大營救。2010年1月6日,紅安縣國土資源局幹部李志強、胡春太、秦傳林在出差途中,面對凜冽的寒風,面對冰冷的池水,他們毅然跳入池塘中,全然不顧被玻璃劃傷、鮮血直流的手腳,將落水小車中的8名人員全部救出,其中6人脫險、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編號202 浠水縣國土局「5·10」見義勇為群體 午飯未吃不要緊,沒有向父親祝壽也不要緊,從河水中救人才最要緊。2006年5月10日,浠水縣國土局幹部佘雙華、饒昆、高秋平、徐育先在處理關口鎮一起礦界糾紛後,路遇特大交通事故,沒有袖手旁觀,而是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捨己救人,他們多次遊到河水中的車邊潛水找人,共救出落水人員2名,打撈屍體3具。先後被授予黃岡市「見義勇為」先進群體。
編號203 饒聖,男,18歲,武穴市職教中心學生;幹北平,男,14歲,武穴市實驗中學學生。兩名未成年人學生,在群眾利益受到損害之時,不顧受傷的危險,堅決同兩名竊賊搏鬥,在聞訊趕來的群眾協助下成功將竊賊制服。他們被授予武穴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編號204 龍元松,男,34歲,黃岡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新港路派出所民警。做打擊犯罪的勇士,做保護人民的衛士。他冒著嚴寒赤身跳入湖中將一名1 6歲輕生少年救起;他拾金不昧,弘揚著正氣;他面對邪惡,主持著正義。他用正氣和正義,維護著一方平安,不愧「愛民警官」的稱號。
編號205 朱成,男,23歲,安徽省嶽西人,蘄春縣消防中隊「紅色尖刀班」、「李時珍救護班」班長。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將被困者成功救出,是他在危急關頭多次把安全留給戰友。他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多次被省消防總隊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共青團員」,被蘄春團縣委評為「首屆感動蘄春十大人物」、「青年崗位能手」。
編號206 李自洋,男,24歲,浠水縣蘭溪鎮蒿子嶺村八組人,生前系解放軍理工大學(南京)學員。路見不平一聲吼,危難之際伸援手。看到一夥窮兇極惡的暴徒,欲置一名青年於死地,他大義凜然,臨危不懼,堅決制止,隻身救護那名青年。那名青年得救了,而他被喪心病狂的暴徒活活打死。
編號207 汪漢洋,男,59歲,黃梅縣黃梅鎮下崗工人。該出手時就出手,出手之後悄悄走。他是一名退伍軍人,一個名下崗職工,他連續幾年先後在縣護城河裡救起6名落水兒童,被表彰為「2007年度全縣見義勇為先進分子」。 當地群眾稱讚他是「孩子的保護神,當代的活雷鋒」。
編號208 汪忠江,男,64歲,黃岡市汽運公司修理改裝廠退休職工。正義戰勝邪惡,老人勇擒劫匪。當2名劫匪騎著摩託車從自己身邊飛馳而過時,正在散步的汪忠江不顧危險,從路肩道走到路中間,將摩託車蹬倒,並與劫匪搏鬥,手背被刺傷,住院18天。他被評為湖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黃岡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編號209 陳才安,男,62歲,團風縣羅霍洲村一名退休村幹部。年邁六旬不落後,舍已救人顯身手。當行駛在大河中的小船船底漏水時,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鎮定地指揮搶修;當別人落入水中,他不顧個人安危,縱身躍入河水中,將一名落水女同志搶救上岸。他雖然筋疲力盡,但還是想著救人。他舍已救人壯舉,譜寫了一曲壯麗詩篇。
編號210 胡志容,女,55歲,英山縣楊柳鎮白馬石小學教師。把生的希望讓給學生,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面對飛馳而來的拖拉機,面對被嚇呆了的學生,她沒有選擇退縮、逃避,而是毫不猶豫地迎上前去,從「虎口」中奪回了5名小朋友的生命。然而,在這次災難中,她中度殘廢,並做了尾骨切除手術。她捨己救人的壯舉,鑄就了人民教師崇高的師魂。
編號301 方漢斌,男,38歲,羅田縣大崎鄉個體工商戶。真誠做人,誠信經營。拾到近3萬元現金,他完璧歸趙;面對千元謝金,他堅決拒絕。他致富思源,兌現承諾,給貧困老人和大崎福利院義送價值2萬餘元家電。他那見利不忘義、致富不忘根的優良美德為大崎鄉民傳頌。
編號302 馮淑芬,女,51歲,紅安縣生資大酒店總經理。創業走上致富路,誠信贏得滿堂彩。她創新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倡導先進的消費觀念和餐飲文化,嚴把餐飲質量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使顧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同時,她致富思源,參與組織創建了紅安一中扶貧助學基金會,幫助貧困生圓讀書之夢,成為紅安縣知名女企業家。
編號303 何益群,男,77歲,團風縣馬曹廟鎮退休教師。跑萬裡山路現場採訪,寫萬篇新聞謳歌時代。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層通訊員,在58年的新聞寫作中,生命不息,筆耕不綴,一直堅持誠實守信,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把寫作當做他第二生命,不寫假新聞,不搞假報導。他多次被省、市新聞媒體評為優秀通訊員,被團風縣委評為「十大能人」。
編號304 汪龍溪,男,52歲,湖北夢絲家綠色保健製品有限公司、湖北夢絲綠色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真絲真品質,守信守合同。他堅持誠信立業,不斷創業創新,在全國蠶絲被行業中率先推出「假一賠萬」的質量承諾,使「夢絲家」成為「中國名牌」和全國「守合同重信用」單位,為英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繪製了一張亮麗名片。
編號305 張國友,男,39歲,黃岡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三大隊一中隊中隊長。生人熟人都一樣,一言一行見精神。他從警1 8年,始終堅持「理性、平和、文明、規範」執法,用自己模範而又誠信的言行,詮釋了「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深刻含義。他連續15年受到市公安局嘉獎表彰,7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1次榮立個人三等功,連續3年被評為全市「十佳民警」和優秀共產黨員。
編號306 張潮,男,45歲,蘄春縣漕河個體私營企業協會黨支部書記、百佳倉儲購物有限公司董事長。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他以人為本,誠信待職工;他以市場為導向,努力打造「誠信百佳」服務品牌;他加強合同管理,誠信經營,實現共利雙贏。公司先後榮獲湖北省食品安全示範點單位、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縣食品安全誠信示範企業等稱號。
編號307 陳小芳,女,49歲,蘄春縣福彩42220193號投注站女店主。不因家庭貧困而動貪念,不因口頭委託而丟信義。面對761萬元的福彩一等大獎,面對口頭委託而代買的彩票,她完全可以拿著彩票,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去領獎,從而改善自己的貧困生活,但她毅然把中獎彩票親手交給了得主。她用義舉感動了他人,贏得了人們敬佩。
編號308 林晚明,男,55歲,麻城市白蟻防治所所長。吃苦創大業,吃虧不丟信。他是我國防治白蟻界的一位領軍人物,先後被中央電視臺等10多家新聞媒體報導。他待人以誠,治事以信;他先後培養了500多名白蟻防治專家,在全國相繼成立了近30家白蟻防治機構。今年他以高票當選首屆麻城誠信之星。
編號309 周德香,女,47歲,湖北信柳工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艱辛創業女能人,誠信經營帶頭人。身為民營企業黨支部書記,她為員工辦理了社會統籌保險,公司成為全市首家進入社保的民營企業。公司成立以來,累計納稅1300多萬元,為國家創匯近2000萬美元。她榮獲全國十大農民女狀元、湖北省巾幗致富帶頭人、黃岡市十大女傑等稱號。
編號310 鍾敬東,男,40歲,武穴市綠源純淨水廠廠長。誠實守信經營,熱情周到服務。他的純淨水率先在同行業中取得了國家質量安全「QS」標誌、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公司創辦12年來無一起消費者質量投訴,飲水用戶達90000多戶。產品多次榮獲「湖北省消費者滿意商品」稱號,公司也連續多年被評為「重合同、守信用」單位。
編號401 王金初,女,54歲,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黨支部書記。丹青妙手繪畫卷,扮靚生態新農村。她將昔日的窮山惡水繪就成全國生態家園,她將過去的負債貧困村建設成小康示範村。她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湖北省道德模範提名獎、湖北省「十大女傑」提名獎,黃岡市勞動模範、優秀黨支部書記,英山縣首屆「感動英山」十大人物等稱號,全國「兩會」上受到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的親切接見。
編號402 王翻身,男,58歲,羅田縣博物館館長。他踏遍千山萬水尋覓古蹟,他想盡千方百計保護文物,他排除千難萬險發展文博事業。紮根博物館工作39年來,他矢志不渝,愛崗敬業,收集文物標本萬餘件,編著了多部羅田地方史資料。先後被評為省文化系統模範工作者,市、縣優秀共產黨員,羅田縣優秀拔尖人才,2007年國家文物授予中國當代文博專家。
編號403 甘世保,男,47歲,浠水縣竹瓦鎮黨委書記、鎮長。把造福百姓當成自己最大的追求,把群眾幸福當成自己最大的快樂。他紮根農村工作30年,從一個民辦教師成為一名基層幹部;他秉持為民理念,常懷感恩之心,踐行「勤政為民務實清廉」的諾言;他真誠做人,認真做事,苦幹實幹加巧幹地把每一件事做好。他先後3次被評為全縣勤政廉政標兵,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被市委評為勤政廉政模範。
編號404 江志國,男,62歲,團風縣皮膚病防治所麻風病醫院院長。把醫院當成家園,把病人當成親人。他愛崗敬業,用仁愛之心去踐行醫生的天職;他無私奉獻,用真心真情去撫慰麻風病人的心靈。他40多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工作,無怨無悔地奉獻,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麻風島和防麻事業,譜寫了一曲不平凡的人生之歌。
編號405 張北平,男,41歲,蘄春縣南徵中學校長。孝行天下,尚德啟智。他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村最小鄉鎮的薄弱學校,打造成為譽滿荊楚大地的明星學校;他構建以「孝」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體系,打造校園孝文化教育品牌。芳香四溢的孝文化教育,引來全國多家新聞媒體進行專題報導。他多次參加全國「青少年素質發展」論壇,他撰寫的孝文化研究報告及相關作品獲國家級一等獎。
編號406 張國生,男,55歲,黃岡市公安局黃州分局勝利街水陸派出所八一社區警務室主任。把滿腔熱血奉獻給人民,用一生忠誠服務於民生。他從警近36年來,紮根基層,多次暈倒在工作崗位上;他官越當越小,事越做越多,與百姓感情越來越深。他先後2次榮立三等功,20多次受嘉獎,被評為省「優秀責任區民警」、市區「十佳民警」、黃州區首屆道德模範。
編號407 陳友明,男,39歲,武穴市第一人民醫院腦外科主任。求實創新技精一刀,敬業奉獻德高一品。他放棄深圳市公務員的工作機會回到武穴,成為黃岡市唯一的腦外科研究生;他率先開展了武穴市首例顱內採用棘孔填塞救治顱底大出血等先進的手術方式;他開展的「顱內帶蒂肌骨瓣成形術」為患者免除了二次修補手術之痛苦;他在為病人節約費用的同時,提高了腦溢血病的手術成功率,多次得到同濟醫院專家讚許。
編號408 高金磊,男,25歲,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黨支部副書記。用汗水記錄著成長的歷程,用奉獻丈量著青春的價值。從一名優秀大學生到一名農村村官,從一名滿懷抱負的熱血青年到養豬小夥,從繁華都市到寂寞鄉村,他憑著勇氣、激情和才華,完成了人生起步華麗的轉身。他當村官和養豬創業的先進事跡,被省、市新聞媒體多次報導,受到省長李鴻忠親切接見。
編號409 韓江玲,女,44歲,蘄春縣第一看守所政治教導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她在看守所工作14年,摸索出「愛心溝通,尊重人格,心結化解,人性關懷」的16字管教法;她在公安戰線上摸爬滾打19年,從一名普通女民警走上了政治教導員的崗位。她被授予全市公安機關首屆優秀民警、黃岡市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2010年2月以高票當選為省「第二屆荊楚十大愛民警察」。
編號410 熊婷婷,女,27歲,麻城市乘馬崗中心學校資教生。情系老區演繹兩度資教,樂於奉獻播灑一片愛心。她放棄了出國留學和留武漢工作的機會,義無反顧地兩次到麻城市乘馬崗鎮資教;她用自己的青春和行動證明著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踐行著新時期年輕黨員的黨性。她榮獲省青年五四獎章金獎、省三八紅旗手、省優秀資教生,丹江口市優秀教師、麻城市優秀青年、麻城之星等稱號。
編號501 黃潔,女,24歲;劉成香,女,27歲,武穴市餘川鎮十裡村人。兩個年輕好兒媳,同唱孝敬公公歌。公公因車禍癱瘓在床,作為80後剛過門的媳婦,她們悉心照料公公近兩年。在公公病重時,她們爭著拿出自己的陪嫁錢,為公公治病;在公公住院期間,她們全程陪護,背上背下、接屎接尿,幫助洗臉、刷牙、餵藥。她們孝老愛親的事跡,廣為傳頌。
編號502 丁文娛,男,52歲,麻城市張家畈鎮丁南衝村人。大愛撐起苦難家,堅毅唱響孝親歌。面對多災多難的家庭,他把艱辛壓在心底;面對生活的重擔,他把笑意寫在臉上。20多年來,他孝敬長輩,守候瘋妻,照顧病兒及隔壁五保老人夫婦。他用堅毅、樂觀、真愛去面對生活,撐起了那片風雨飄搖的天,深受鄉鄰愛戴。
編號503 王莉,女,37歲,黃州黃商購物中心員工。命運多舛歷經磨難,風雨兼程盡顯孝義。她幼年喪母,初婚喪夫,中年時兒子患上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M2型)。面對多舛的命運和生活的磨難,18年來,她無微不至地照顧重病纏身的婆婆,獨自撫養兒子長大成人,用柔韌的雙肩挑起整個家庭。人們都誇她是個好母親、好媳婦、好員工!
編號504 李紅星,男,46歲,羅田縣平湖鄉紹博小學教師。身正為範好教師,恪盡孝道寫和諧。他有一個九口之家的特殊家庭:沒有工作的妻子、一對在大學念書的兒女,兩位年老的單身叔父、孤苦伶仃的嶽父、還有改嫁他人的母親和繼父。多年來,他憑著微薄的工資和妻子的辛勤勞動精心贍養著5位60多歲至80多歲的老人。他的付出讓這個特殊的大家庭溫馨美滿、幸福和諧。
編號505 張建國,男,62歲,團風縣上巴河鎮新店村人。漫漫求醫路,患難與共情。28年來,他背著重病的妻子,四處求醫問藥,從農村小鎮走到繁華都市;28年來,他不離不棄,精心照顧病癱的妻子,一次次將她從病危的邊緣挽救回來。28年相守,28年堅持,即使年過花甲,即使自己患病,他始終用愛心,演繹著久病桌前有好夫的真情。
編號506 陳愛華,女,46歲,武穴市糖酒副食品公司下崗職工。捐腎救夫情動天地,大愛無言感動荊楚。她尊老愛幼,孝敬公婆,愛護兒子,尊敬丈夫,是遠近聞名的好媳婦。2004年,丈夫不幸患上尿毒症,她毅然將自己的腎捐給丈夫,用一顆赤誠的愛心,為他點燃了生命之燈。她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被多家媒體報導。
編號507 塗秋雙,女,57歲,浠水縣綠楊鄉小嶺村人。夫妻本是同林鳥,患難與共顯真情。15年前,丈夫毛前新因一次意外事故,導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癱,當時醫生預言他活不過兩年;15年來,她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細心勸導,點燃了丈夫生活的希望。同時,她還無微不至地照料著近90歲的婆婆,以自己柔弱的雙肩撐起了風雨飄搖的家。她被評為「浠水縣十佳道德楷模」。
編號508 曾巧珍,女,46歲,紅安縣馬井中學教師。愛心綿綿暖人心,孝心無價感後人。結婚20多年來,她悉心照顧公婆、將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是受人稱讚的「好媳婦」;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幹事業,是賢惠能幹的「好老婆」;她深明大義,是深受妯娌們尊重的「好嫂子」;她身正為範,言傳身教,是兒子喜愛的「好媽媽」。她是踐行中國婦女傳統美德的好模範。
編號509 詹先梅,女,52歲,黃梅縣濯港鎮胡六橋村七組人。患難與共寫真情,守望相助譜和諧。中年不幸喪夫後,她以頑強的毅力挑起重擔,精心照看丈夫的義母和親娘,用心呵護兩個兒子成長,使兩個孩子順利完成了在四川醫科大學和武漢科技大學的學業,成為有用之才。她被評為鎮優秀婦女幹部、女能人,縣「五好家庭」、「文明家庭」。
編號510 瞿愛美,女,56歲,團風縣總路咀鎮雙河口村人。只要心中裝滿愛,和睦家庭更精彩。她護理躺在病床上的公爹近20年,她照顧因先天性殘疾而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36年,她30多年來沒有與人吵過一嘴。她的公爹疼愛地稱她為孝媳,她的小叔子親切地稱她是嫂娘,她的榮譽在總路咀鎮上上下下傳為佳話,她的美德感動了身邊的人。
黃岡市首屆道德模範選票
助人為樂類 | 見義勇為類 | 誠實守信類 | 敬業奉獻類 | 孝老愛親類 |
編號101 ○ | 編號201 ○ | 編號301 ○ | 編號401 ○ | 編號501 ○ |
編號102 ○ | 編號202 ○ | 編號302 ○ | 編號402 ○ | 編號502 ○ |
編號103 ○ | 編號203 ○ | 編號303 ○ | 編號403 ○ | 編號503 ○ |
編號104 ○ | 編號204 ○ | 編號304 ○ | 編號404 ○ | 編號504 ○ |
編號105 ○ | 編號205 ○ | 編號305 ○ | 編號405 ○ | 編號505 ○ |
編號106 ○ | 編號206 ○ | 編號306 ○ | 編號406 ○ | 編號506 ○ |
編號107 ○ | 編號207 ○ | 編號307 ○ | 編號407 ○ | 編號507 ○ |
編號108 ○ | 編號208 ○ | 編號308 ○ | 編號408 ○ | 編號508 ○ |
編號109 ○ | 編號209 ○ | 編號309 ○ | 編號409 ○ | 編號509 ○ |
編號110 ○ | 編號210 ○ | 編號310 ○ | 編號410 ○ | 編號510 ○ |
備註:1、請將候選人編號後的「○」塗黑即可;2、每張選票所選候選人不能超過10名,且每個類別不能超過2名;3、本選票複印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