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作為《相性》最早的讀者之一,翟燦認為此書文字比較平實,而且三浦友和「挺敢寫的」,沒有迴避自己年輕時的荒唐事和並不順利的演藝生涯,「讀者可以看一看,山口百惠為什麼會選擇這個人?」
山口百惠夫妻近照
日本演員三浦友和的自傳《相性》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在書中,三浦友和講述了他與妻子山口百惠三十年相知、相愛的生活,以及自己身為演員、丈夫和父親走過的道路和感悟。
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不僅曾是日本最著名的「金童玉女」,也在上世紀80年代因《血疑》等作品成為中國觀眾的偶像。他們1980年成婚,山口百惠隨即結束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深居簡出,相夫教子,數十年不改初衷。
「相性」是一個日文詞彙,大意是彼此性格合得來,相互吸引。三浦友和在序言中介紹了該書的寫作緣起。2011年3月12日,三浦友和參與的電影《鐵路——給無法傳達愛的大人們》開拍,那正是東日本大地震的第二天。日本著名的出版社小學館參與了影片製作,希望三浦出本書。他答應了,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根據長篇訪談來撰寫,二是作為影片宣傳的一環。三浦說:「2011年是讓人不得不深思『幸福是什麼』、『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的一年。在接受採訪時,我幾乎是下意識地把這些問題當成了談話的中心內容。」此外,三浦友和宣布把《相性》的全部個人收益捐獻給日本地震災區。
常年的「低調」並未使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被遺忘。2011年11月,《相性》在日本一亮相即售出25萬冊,中國的多家出版社對此書都很關注。該書的責任編輯翟燦向記者介紹說,樣書很快被拿光了,她託朋友從日本買了一本帶回來,之後的版權競爭也比較激烈。該書的譯者是旅日作家毛丹青。「我曾經在微博上看到毛丹青老師推薦這本書,買下版權後就去聯繫他,毛老師答應得很痛快。」翟燦說。
或許讀者拿到《相性》後會感到疑惑,這樣一本「明星自傳」,又涉及婚姻家庭,怎麼一張照片都沒有呢?書裡沒有,就連封面也不是三浦友和、山口百惠的照片,簡簡單單兩個漢字書名,未免太「素」了吧?翟燦解釋說:「不得使用照片是日方要求,版權合同規定得很細。或許這也是三浦友和夫婦的要求,日文版也僅僅是在腰封上有一張三浦在《鐵路》中劇照。他們一向低調,可能不願把這本書歸入明星生涯式的寫作。」
作為《相性》最早的讀者之一,翟燦認為此書文字比較平實,而且三浦友和「挺敢寫的」,沒有迴避自己年輕時的荒唐事和並不順利的演藝生涯,「讀者可以看一看,山口百惠為什麼會選擇這個人?」
與五顏六色的明星傳記不同,《相性》從裡到外都乾乾淨淨,素顏面對讀者。譯者毛丹青認為,作者的「從容與淡定」,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