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做的這個老手藝老配方的專題已經到了第10期,接近尾聲了,很榮幸的在這一段時間裡,給朋友們分享了一些手頭的傳統配方,也涉及到了豬、牛、羊、雞等各個層面,通過這些試做和分享,交到了很多新朋友,自己在具體實踐中,也對相關知識有了一些新的體會。
我有時總喜歡說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自己是真誠的,總能得到信任,得到朋友的。
對於美食來說,配方是靈魂,也是很多喜歡美食的朋友,最煞費苦心的地方,其實只要有一種求真務實的態度,踏下心來學習一些紮實的基礎知識,邁開實踐的腳步,得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也不是太難的。
例如這幾次的分享,我自己通過實踐總結,就得到了幾個很靠譜的配方,不止家庭做,即使放到餐館作為一道旺菜也是毫不遜色的,這不就是實踐出真知嗎?這不就是價值嗎?
所以在做完這10期的「老手藝老配方」之後,我計劃繼續以某一項為專題,繼續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分享更多的東西,例如醬滷、蒸菜、燉菜、燜鍋、醬料等,繼續實踐,繼續分享。
今天第10期,我想把觀念再放開些,和大家一同做一個臺灣菜譜上的八味香滷肉,這是我從一本繁體字的資料上抄下來的,記得當時有些字不認識還查字典來著,風格和我們一般所見略有不同,例如黃酒和米酒結合使用,還有我們使用比較少的香辛料桂枝等。
之所以叫「八味香滷肉」,是因為配方裡採用8種香料配比,香味清香而均衡,可以理解為是比一般的臺灣滷肉飯等要高一個層次的做法。
我們先來看一下原料及流程:
原料:豬五花肉2斤半
配料:蔥段30克,薑片30克,蒜7粒,紅蔥頭粒100克,醬油40克,米酒30克,黃酒30克,白糖50克,鹽適量,雞粉3克。
香料包配比:
八角 8克
甘草 7克
砂仁 6克
山奈 5克
草果 3克
小茴香3克
桂枝 3克
丁香 兩個
注意:這個是5斤肉的用量,今天是肉2斤多,香料用量減半!
五花肉切小塊,冷水下鍋,放入蔥姜、高度白酒5克。
小火加熱,撇淨浮沫,水開後煮兩分鐘關火,把肉溫水衝淨備用,煮肉的水澄清備用。
香料用溫水泡10分鐘,下入炒鍋烤乾,裝入香料包備用。
炒鍋內放色拉油30克,加熱到三成油溫。
放入肉塊翻炒
翻炒到肉塊出油,表皮微黃出鍋。
油如果太多的話倒出一部分,剩少許油,放入白糖。
炒成糖色
倒入肉塊、蔥姜蒜、蔥頭翻炒。
倒入醬油,黃酒,米酒。
翻炒到出香。
倒入澄清的煮肉湯、香料包,大火燒開。
小火40分鐘,20分鐘時放入適量鹽調味,旺火收汁,放雞粉3克,關火燜15分鐘,出鍋。
成品滷肉,佐酒下飯佳品。
對於本配方的試做感受,這確是一個上乘的配方,黃酒和米酒結合使用,既除異味又增香,加上紅蔥頭的使用,和我們一般的滷肉風格不大一樣。
香料包的效果不壓味,而是能很好的順味,襯託出肉的複合香,成品的口感,回味都是上乘,比普通的臺灣滷肉飯好吃,而且關鍵調料都是健康調料,家庭飯店都可使用,值得收藏!
自然門美食e族 一心一意做價值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