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https://zs.sdust.edu.cn/zyjs/chkxygcxy.htm測繪,顧名思義為測量繪圖,即測角量邊並繪製成圖。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已實現傳統測繪向數位化測繪的轉化和跨越,正走向信息化測繪道路。以新一代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能時代的到來,測繪也迎來了智能時代。測繪範圍已從區域到全球、航空航天發展到太空,測量對象從物體本身、到物與物、再到物與人、甚至人與人之間的關聯。現代測繪學科研究領域廣闊,與導航、地理、海洋、電子、自動化、計算機等學科密切交叉,以3S技術(衛星定位導航、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即GNSS、RS和GIS)為典型代表,測繪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得到的時空位置信息是一切智能、智慧、規劃、決策和管理的基礎,測繪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東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測繪學院)依託「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一級學科,設置測繪工程(含海洋測繪方向)、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科學等3個本科專業,其中測繪工程(含海洋測繪方向)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遙感科學與技術為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地理信息科學為特色建設專業。官方公布的最新全國學科評估中,我校測繪學科位居全國同類學科前7-10位區間。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科實力雄厚,軟硬體設施齊全,至今已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測繪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並應用於重大工程建設中,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測繪學院現有測繪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海陸地理信息集成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海洋測繪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基礎地理信息與數位化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和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近五年,學院先後承擔了各類科研項目500餘項,總經費近億元,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市政府一等獎等各項獎勵40餘項,在國內外權威雜誌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00餘篇;現有教職員工97人,其中專任教師77人、博士生導師28人(含兼職15人)、教授22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學位75人,已形成一支學歷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研究特色鮮明、發展潛力較大的師資隊伍。
測繪學院對外合作廣泛,與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聯合共建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一級學科,與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聯合共建海洋測繪二級學科,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美國東密西根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與國際、國內相關單位、組織開展了廣泛合作與交流。
近三年來,測繪學院的本科生在科技創新活動和重大社會實踐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異。其中,在國家級、省部級等科技競賽中獲得獎勵100餘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5項,發表學術論文67篇,取得各類專利20餘項,在校大學生創業10餘人。學院學生在南北極科學考察、大洋科考、地理國情監測等國家重大專項,以及2018年青島上合組織國際峰會、各類學科專業競賽及大會等重大活動中,都能看到山科測繪學子的身影。
測繪學院各專業圍繞地球空間信息各有特色,就業率大體相當,一直保持在95%以上。超40%的學生通過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或赴境外留學的方式選擇繼續深造,其餘學生選擇直接就業,廣泛分布在測繪、海洋、國土、信息、交通、水利、石油等行業。
就業單位包括百度、騰訊、阿里巴巴、華為、千尋、高德、超圖、航天宏圖、四維圖新等網際網路高科技公司或地理信息技術開發與服務上市公司等,部委、省市級勘察測繪院(如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第四航測遙感院、第七地形測量隊、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天津海事測繪中心、山東省國土測繪院、浙江省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廣東省國土資源測繪院、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福州市勘測院等),國內知名測繪設備研發生產單位(如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中海達測繪儀器有限公司等),以及央企如中交、中建、中鐵、中海油、國家電力等工程建設及能源開發知名企業。
就業地域分布廣泛,山東、浙江、江蘇、福建、廣東、海南、四川、安徽、陝西、天津、北京、重慶、上海等省市是學生就業主要去向,東部沿海地區,包括華北、華南等區域是學生重點選擇的就業地域。
多年來畢業生一直受用人單位好評,湧現出了學術大師張玉卓(中國工程院院士)、管理精英郭開朗(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一大批傑出和優秀校友。
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院是廣大學子成才的理想平臺,歡迎報考!
測繪工程專業
本專業分測繪工程和測繪工程(海洋測繪)兩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在第三學期結束後分方向獨立培養。
測繪工程專業主要是測量空間、大地的各種信息並繪製成圖,當前技術手段已發展成為以自動化、智能化為主的方式,移動測量車+無人機攝影是典型代表之一。研究和測繪的對象十分廣泛,精密導航、室內定位、地表/地下形變監測等都是本學業學習和研究範圍。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測繪理論和知識,具備解決複雜問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國家衛星導航基礎設施、智慧城市、自然資源調查與開發、地理國情監測、大型工程建設的設計、實施和應用等部門,從事測繪生產、設計、技術開發、科學研究與管理等工作的,具有繼續學習能力和一定國際視野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畢業生畢業5年內通過生產實踐鍛鍊,具備註冊測繪師的基本素質與能力。
測繪工程(海洋測繪方向)培養海洋測繪專業技術人才,掌握海洋及其毗鄰陸地和江河湖泊時空信息獲取、處理、管理、表達和應用的基本理論和技術。面向我國海洋強國和海上一帶一路戰略,服務海洋資源調查與開發、航海保障、航道港口設計建設、海洋環境災害監測等行業,就業前景廣闊。我校是國內極少數具有海洋測繪本碩博完整培養體系的高校之一,與自然資源部第一/第二海洋研究所聯合共建,在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等10多家單位建立實習基地。目前本方向有專職教師15人,均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5人,具有國家級、省部級人才稱號的專家3人。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分別於2014年、2017年兩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6年獲批測繪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9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
遙感科學與技術是在測繪科學、空間科學、電子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其學科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它利用非接觸傳感器來獲取有關目標的時空信息,不僅著眼於解決傳統目標的幾何定位,更為重要的是對利用外層空間傳感器獲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進行語義和非語義解譯,提取客觀世界中各種目標對象的幾何與物理特徵信息。遙感載體包括衛星、飛機、氣球、車船等。本專業培養掌握遙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航空航天攝影測量與遙感影像獲取、處理、解譯、分析和應用的專業知識,能夠在城市、農業、環境、海洋、地質、交通、水利、軍事等部門或領域,從事遙感與攝影測量生產設計以及有關空間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規劃、管理、科研工作的,並能夠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4人,均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10人,擁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主講專家2人,省部級人才稱號的專家2人。本專業重點承擔建設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研究生教育在線課程,設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和畢業實習基地12個,擁有專門實驗室2個;作為牽頭單位組織了全國高校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系列教材的編寫及出版工作。2019年入選「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是融合信息科學、測繪科學、地理科學於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面向資源、環境、國土、海洋、交通、市政、規劃等應用領域,培養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地圖製圖學、測繪學、遙感學、計算機軟硬體開發的知識和技能,具備地理信息採集、管理、分析、表達、服務和軟體研發能力,從事地理信息軟體應用、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科學研究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地理信息產業是國家創新體系和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現代服務業中迅速崛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本專業畢業生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
本專業開設於1999年,在山東省高校中最早設立,其依託學科是測繪學院的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一級學科,下設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二級學科方向。在2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本專業形成了「理工兼備、一黑一藍」的特色優勢,注重科學理論學習和工程技術實踐相結合的學生培養特色,突出服務於自然資源(黑)與海洋(藍)的行業特色。培養的畢業生理論底蘊深厚,實踐技能紮實,綜合素養突出。
招生諮詢網站:https://zs.sdust.edu.cn
學校地址:青島市黃島區前灣港路579號
郵政編碼:266590
諮詢電話:0532-86057077
E-mail:zsb@sd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