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除了看花燈,猜燈謎,放煙花,就是看央視的元宵晚會了。元宵晚會的影響力雖然沒法和春晚相提並論,但因為有很多在春晚被斃掉的節目會在元宵晚會上播出,這就給了在春晚上沒被選上的明星有了一次證明自己和翻盤的機會,然而如今大家看春晚的興趣都不怎麼高,被春晚刷下來的節目對你還會有吸引力嗎?
晚會播出前,很多人對於謝娜搭檔王迅、楊迪、鞠婧禕、呂一表演的方言小品《快說,我願意》還很期待的。因為很哥此前有看過報導說:春晚彩排的時候謝娜並未使用川普或者四川話普通話夾雜來演繹,而是完全用地道四川話來表演了這個小品,因為導演組擔心節目效果所以節目最終沒有通過。不過據說這個小品還是很有笑點的,因此很哥就對這個節目還是有些期待的。
然而節目播出後卻引發了不少的爭議,有人說謝娜的小品延續了她一貫的魔性,鞠婧禕反而成長了很多,小品中幾個演員的表演配合的很默契,都有著淋漓盡致的發揮,特別是鞠婧禕前途不可限量。也有網友則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覺得外面的鞭炮聲和電視裡的四川話讓人很煩躁,根本聽不清她們說的啥。還有網友說方言倒是聽懂了,但就是全程無笑點,讓我們會覺得這個小品真的是太尬了!
對於這樣的爭議,有人說是方言惹的禍,有人說是劇本實在是有點弱。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作品被網友認為全程無笑點呢?且聽很哥解密:
首席,很哥覺得這個作品本身就缺乏新意,既然是方言小品,我覺得謝娜他們如果選擇能代表地方的特色與文化,具有文化品牌意義的題材可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小品還應該具有原創性,要讓方言文化的資源優勢有效地轉化為方言文化資本。而謝娜他們的小品原創性不強,很哥覺得這種靠單純的煽情去感動觀眾反而會顯得感染力不強,你說是吧!
謝娜這次準備的小品名叫《快說,我願意》,雖然是針對相親這個熱門的社會話題,也算有些現實意義,但好像境界和意義還不夠拔高。這可能也是春晚被斃掉的根本原因。我想我們的創作者要深入開掘生活,敢於幹預生活才會出現好的作品。而我們現在很多演員比較困擾的問題我想還是缺少好的本子。
另外,小品語言的表現力上對於幽默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謝娜是那種人來瘋,打哈逗趣主持個節目還可以,但是要挑起舞臺表演的大梁展現幽默,我想功力還是不太夠,而其他的演員王迅,鞠婧禕都是演員出身,所以他們的表演我們看起來會有演話劇的感覺。
很多人也許會把趙本山,範偉,趙麗蓉這些小品演員的成功歸結於方言的助力,然而自身的幽默風趣以及本子的優秀才是他們取得成功的關鍵。還有一點,四川話雖然也很有味道和韻味,特別能增加喜劇效果,但四川話地域性比較強,很多地區的觀眾還是容易聽不懂,不像春晚小品中常見的東北話、山東話、天津話、河南話,唐山話等與普通話接近程度高。所以謝娜,鞠婧禕,王迅的小品想要依靠方言制勝,我覺得並不是什麼好的創意,反而會帶給我們比較尷尬的感覺,你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今年的元宵晚會你有看嗎,你覺得有哪些亮點呢?同時也想弱弱的問一句:謝娜小品被指全程無笑點,你覺得是方言惹的禍還是作品本身不可樂?歡迎留言,並同步關注很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