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黃土風網評:為人民創作 為時代立言

2020-12-19 山西新聞網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山西作家接連推出書寫脫貧攻堅偉大實踐的力作。12月12日,由山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的長篇報告文學《趙家窪的消失與重生》《愛的禮物》出版座談會在太原舉行。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圍繞兩部作品進行深入研討。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山西作家推出「脫貧攻堅」力作,值得我們點讚。同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學習魯順民、陳克海、哲夫潛心為人民創作的事跡,緊緊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文藝創作要與時代同步伐。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魯順民、陳克海創作的《趙家窪的消失與重生》,細緻入微地梳理了山西岢嵐縣一個村莊百年來的歷史,真實反映了鄉村不同時期的變化,尤其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來的巨大變化,從一個微觀側面反映出山西近年來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哲夫創作的《愛的禮物》,聚焦岢嵐縣脫貧攻堅歷程,集新聞性、故事性、文學性於一體,通過散點透視手法,塑造了眾多基層人物,弘揚了人類永恆的愛的主題。文藝工作者要學習魯順民、陳克海、哲夫潛心為人民創作的事跡,讓自己的文藝創作與時代同步伐。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身處偉大的時代,文藝工作者要立時代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紮根新時代,勇敢為新時代立言,創作生產無愧於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

文藝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當前,山西脫貧攻堅、轉型發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這既是根本任務,也是創作的價值所在。文藝工作者要堅持重實際、鼓實勁、求實效地創作文藝作品,歌頌人民偉大實踐;要多做扎紮實實的「民心工程」的創作,少做自娛自樂的文字遊戲、自怨自艾的情緒宣洩;要不圖虛名,撲下身子,深入基層,把為人民群眾創作的桌子搬到群眾家中、站到田地中,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講好中國故事,塑造好具有人民性、時代性、典型性的文學形象,以精品奉獻人民。

文藝創作要明德引領風尚。文藝工作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新時代,文化文藝工作者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決勝全面小康鼓勁,深入宣傳黨帶領人民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和成功經驗,講好山西人民的小康故事、脫貧故事、奮鬥故事,進一步把全省上下凝聚到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上來;要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和弘揚者,注重以文化人、化風成俗,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以實際行動詮釋什麼是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要自覺將文藝創作融入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洪流中,引導人們在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主戰場建功立業,起到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

為人民創作,為時代立言。當前,山西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著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大力實施優勢轉換戰略,全力培育產業生態,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30年布局生產力空間,奮力轉型發展。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牢記初心使命,像魯順民、陳克海、哲夫一樣,為人民創作,為時代立言,繼續創作出更多有血肉、有情感、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有夢想的精品力作,唱響時代最強音,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營造良好氛圍。(邢雲鵬 陳晨)

(責編:李琳、褚嘉琳)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荔枝網評:見賢思齊,為民族復興凝聚青年力量
    【地評線】荔枝網評:見賢思齊,為民族復興凝聚青年力量 編輯:劉超    2020-04-29 17:27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地評線】大洋網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高「七種能力」
    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這一論斷。  回顧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三次講話,各有重點。在2019年3月1日的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在2019年9月3日的開班式上,總書記強調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今年的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是年輕幹部要「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 【地評線】飛天網評:後疫情時代鳳凰涅槃的世界要學蜜蜂共釀蜜
    【地評線】飛天網評:後疫情時代鳳凰涅槃的世界要學蜜蜂共釀蜜中國甘肅網  作者:林偉  2020-11-22 全球性威脅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 【地評線】西安網評:在無我忘我者身上感受「硬核」力量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地評線】西安網評:在無我忘我者身上感受「硬核」力量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3-06 11:42 字號:
  • 【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原標題:【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
  • 「地評線」飛天網評:後疫情時代鳳凰涅槃的世界要學蜜蜂共釀蜜
    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題為《勠力戰疫 共創未來》的重要講話,強調二十國集團應該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多邊主義、開放包容、互利合作、與時俱進,在後疫情時代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不怕巨浪高,就怕槳不齊。
  • 【地評線】黃土風網評:弘揚新時代「黃河精神」
    會議研究了關於如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一系列問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山西智慧。 黃河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徵。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涵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 【地評線】黃土風網評:2020關鍵詞:我的家鄉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我的家鄉,物華天寶,鍾靈毓秀。三晉大地,人才輩出,歷史悠久。這裡,最早叫「中國」。這裡,是革命的搖籃。山西,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發揮了重要作用。山西,為共和國的建立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
  • 【地評線】荔枝網評:劈波斬浪,中國經濟「航船」篤定前行
    【地評線】荔枝網評:劈波斬浪,中國經濟「航船」篤定前行荔枝新聞  作者:  2020-03-17 作為「大海」,中國經濟難免會經歷狂風暴雨
  • 飛天網評: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是組織路線的根與魂
    飛天網評: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是組織路線的根與魂 2020-07-02 16:51:54 參與互動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是組織路線的根與魂
  • 【地評線】荔枝網評:春分勤耕正當時 願君莫負好時光
    【地評線】荔枝網評:春分勤耕正當時 願君莫負好時光 2020-03-21 16:30:36生命重於泰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是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呈現出持續向好的形勢,湖北和武漢作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也收穫了零新增確診病例的良好成績,但同時國內疫情反彈風險、境外疫情輸入風險依然存在。不負春光、鞏固成果,各地要牢牢把握住每一個時間節點,分級分區、精準施策,毫不放鬆抓好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
  • 【地評線】南方網評:5G+工業網際網路助力中國駛向更大「藍海」
    習近平總書記向大會致賀信表示熱烈祝賀,同時指出,5G與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疫情陰霾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創造新的發展機遇。「智聯萬物,融創未來。」5G和工業網際網路,一個關係著數字經濟的基礎,一個代表著實體經濟的升級,二者的融合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非同一般。
  • 飛天網評:義務植樹,為美麗中國展現綠染的風採
    【地評線】飛天網評:義務植樹,為美麗中國展現綠染的風採  習近平總書記3日上午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擴大城鄉綠色空間,為人民群眾植樹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環境美不美,要看綠和水。
  • 【地評線】紫金e評:讓馥鬱書香傳中華萬家
    【地評線】紫金e評:讓馥鬱書香傳中華萬家 2020-04-23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黃土風網評:做好考古工作 傳承中華文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是一面鏡子,而每一件文物就是一段活著的歷史,讓我們能夠觸感到歷史的溫度,更好地認識我們的民族發展歷史,並不斷傳承好,教育今天的我們,更好地弘揚歷史傳統,創造新的歷史輝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當說,這也是我們今天做好考古工作的重要意義所在。 做好考古工作,重在發現。習近平總書記的文章指出,要做好我國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
  • 【地評線】大洋網評:人民至上的新時代意蘊
    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堅定地把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團組審議討論時,他多次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要「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 【地評線】飛天網評:尊敬科學家,讓科學家精神閃亮新時代
    原標題:飛天網評:尊敬科學家,讓科學家精神閃亮新時代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習近平總書記9月1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
  • 【地評線】黃土風網評:鄭太高鐵串起太行風光無限
    連日來,鄭太高鐵倍受社會關注,人們感慨它給太行山老區人民帶來出行方便和經濟發展機遇,更讓人驚喜的是,設在太行山區的9座車站皆風景,一站一景、站城一體,無不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太谷東站盡顯「晉中文化名城,商賈雲集之地」的魅力,雲竹湖畔榆社西站一派「雲竹湖上、碧波蕩漾」的意境,武鄉站候車大廳兩側壁畫盡顯「紅色太行、華夏脊梁」的底蘊,還有長治東站以「天下屋脊、長治久安」為主題,高平東站以「問祖炎帝,尋根高平」為主題,晉城東站將「太行古堡」元素體現在建設中,每一座車站都各具特色,成為鑲嵌在太行山區的一顆耀眼明珠,鄭太高鐵線猶如一條美麗的珍珠鏈,串起大美太行中南段人文自然好風光,
  • 大洋網評:以弘揚紅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大洋網評:以弘揚紅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2020-11-30 20:01:52 參與互動   【地評線】大洋網評:以弘揚紅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