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許雯蔣超圖據受訪者
12月8日,一位9歲中國女孩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的全英文演講視頻迅速走紅網絡,衝上熱搜。
視頻中,女孩以大熊貓保護為切入點,介紹了中國青少年在氣候變化中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尤其讓眾多網友驚嘆的,是女孩流利的英語、地道的發音、大方得體的演講,這也瞬間為她圈粉無數。
短時間內,「9歲中國女孩聯合國演講」相關話題閱讀量達1.9億,視頻播放量超1000萬次。
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現場,黎子琳進行演講
記者了解到,這位被稱作「別人家孩子」的9歲中國女孩,名叫黎子琳,是地道成都人,目前就讀於西南交通大學子弟小學,其父母均在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任教。
新華社採訪黎子琳
當眾多聚光燈都聚焦在這名9歲女孩身上,很多人都特別想知道:孩子的家庭是怎樣的,日常教育方式是啥,包括那口流利的英文,有沒有很特別的英語學習秘訣?為此,記者專訪了女孩的母親林娜,透過林女士了解到了黎子琳的成長軌跡。
幼兒階段
營造語言學習氛圍
雖然9歲的女兒憑藉聯合國大會上的演講瞬間走紅,但在母親林娜看來,聚光燈之外的子琳與其他小孩都一樣,活潑、開朗、健談是她的真實寫照,同時,子琳擁有畫畫、跳舞、遊泳等眾多興趣愛好。
對於孩子此次在聯合國大會上的令人紛紛稱讚的表現,林娜表示,這並非子琳自幼天賦異稟,而是在於一朝一夕的積累,「她(黎子琳)能夠有這樣的表現,並不是很玄妙的一件事,簡單來說,就是語言學習規律的體現。」
林娜和丈夫均在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任教,女兒子琳從出生起,就在英語的氛圍中成長。林女士告訴記者,因職業關係,自己一直以來有聽英語新聞的習慣,子琳則從小就開始跟著她聽BBC磨耳朵,因此習慣了英語的存在。「她幼兒時期玩耍時聽的背景音有英文兒歌,也有英語新聞,有時可以邊玩邊聽一個多小時,也不會煩躁。」
黎子琳參加各類英語比賽獲獎證書(部分)
在林娜看來,英語是一門語言,不能單獨看作是一門科目。因此,在英語的學習中,更需要的是語言環境的營造。所以,她對子琳的語言培養一直堅持「to live with it(英語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這樣的原則適用於任何英語學習階段、任何年齡階段。
林娜談到,幼兒階段是語言輸入和語感培養的關鍵期。為此,她對幼兒時期子琳的培養就是播放英語給她聽,通過聽英文兒歌和故事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語言氛圍。
當然,這個過程中最關鍵在於持續性,而不是以急於求成的方式強迫孩子來接受英語的薰陶,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通過每天聽英文兒歌和故事,營造語言氛圍並養成孩子對語言的興趣,「透過語言環境的營造,讓孩子的耳朵適應英文的聲音和節奏,讓他們知道英語也是一種好聽的聲音、習慣英語的存在,這為孩子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林娜也特別想告訴其他家長,關於語言的學習其實沒啥特別的秘密,「只要有決心、肯堅持,就一定能學好。」
小學階段
引導孩子接受「學習」概念
經歷了幼兒時期的語言環境薰陶,進入小學階段,英語不再只局限於語言氛圍的薰陶,此時,需要引導孩子接受「學習」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學習和玩是不一樣的,學習不是玩、且學習不一定好玩。」
林娜介紹,這個階段孩子英語的學習需要加入讀寫,例如了解字母、句子的概念等。在26個字母的掌握上,同樣沒有什麼秘訣可言,需要孩子重複記憶字母的讀音和寫法即可。
在熟練掌握字母後,孩子的英語學習就需要從「聽」過度到「看」。此刻的「看」是引導孩子學習英語繪本。不過,繪本的選擇也有技巧,以林娜個人為例,她給孩子選擇的就是從國外引進的繪本。
林娜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無需糾結過多,需要注意兩點即可,一是認準國外正式出版社的繪本,二是處在英語初學階段的孩子,應重點選擇帶有配套音頻的繪本。
選擇好了繪本,接下來就是學習。
那初級繪本該如何學習?此刻,家長不要拿到繪本就開始讀,因為此時孩子並不認識單詞,也不知道該如何發音。因此,需要以「聽」為基礎,例如讓孩子看著繪本上的內容聽音頻,通過反覆地聽進行學習並記憶,「初級繪本一頁就一兩句話和少許單詞,相比之下這個學習量並不大,要相信兒童都是記憶大師,他們既然能夠背誦三字經,相信簡單的英文繪本在反覆地聽了以後,一樣可以做到模仿背誦。」
母親林娜陪子琳參加比賽
對於繪本文圖結合所表達的意思,則需要引導孩子通過繪本的圖畫進行推測,同時結合繪本的中文翻譯,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繼續學習的動力。
在整個繪本的學習中,林娜建議,不要脫離句子學習單詞,同時,給孩子進行錄音,通過回顧錄音去糾正孩子在背誦中存在的語音語調的問題,提升孩子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建議給孩子在錄音或音頻app上設立帳號,保存錄音,這是很好的激勵方法,也可以回聽一路上取得的進步。比如,子琳小朋友就有自己的錄音公眾號,已經錄音200多期。
林娜說,就是靠著以上提到的這些方法,不僅讓子琳具備了對英文的濃厚興趣,而且有了很好的聽力水平和愈加標準的發音,也為詞彙語法奠定了基礎。
很多家長日常還會苦惱,「子琳家父母都是英語老師,但是咱家兩口子英語都不好,這又怎麼辦呢」。林娜表示,對於一些不懂英文的家長也不要擔心,例如自己不會閱讀,可以用音頻替代,不懂繪本意思則可結合中文翻譯來理解,家長更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適當地督促孩子學習,養成自律的好習慣。「還是那句話,語言是長期的積累,家長一定不要急於求成,要相信水到渠成。」
排版丨wan
[END]
活動專區
丨我要入團丨活動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