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看到的是關於黛安娜王妃的美麗高貴,卻從未料想過這朵英國王室最嬌豔的玫瑰,其實是生活在憂傷與落寞中。
黛安娜王妃得過4次抑鬱症,症狀時輕時重。導致黛安娜抑鬱的誘因來自兩方面,首先是與查爾斯王子貌合神離的感情,但她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人,幸運的是她認識了特蕾莎修女,兩個人的忘年交友誼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
1992年2月19日,印度加爾各答,黛安娜王妃探望81歲高齡的特蕾莎修女。
她深刻地意識到,查爾斯王子已經不再愛自己,他已經是屬於卡米拉的。自己再怎麼做也是無濟於事。而這個社會,有太多的貧困兒童,正在死亡的邊緣掙扎。需要自己的幫助,所以黛安娜王妃把對查爾斯王子的愛轉化到了對社會、對貧困兒童的愛。
開始了自己慈善事業的黛安娜王妃與特蕾莎修女結識,除了對威廉與哈裡的關愛,黛安娜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向了需要幫助的孩子,這些孩子有的身染疾病,有的家庭貧窮,她用自己的行動關愛幫助著他們。
在黛安娜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沒有穿鞋子,是赤著腳的,而黛安娜看到後感覺非常的慚愧,因為自己的身上還穿著一雙高跟鞋,黛安娜她覺得自己雖然是在幫助別人,但是自身所用的這些東西真的是太奢侈了,和特蕾莎相比,自己根本上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慈善工作者。
黛安娜,出身於貴族,她的父親擔任過喬治六世和當今伊莉莎白女王的男侍,但她卻像普通少女一樣,生活在普通的人群之中,曾經做過保姆、清潔工,當過幼兒教師,這些經歷,使她具有了更多的同情心與善良心。
1981年7月,她進了王宮,成了王妃,但卻不被王室所接受,她奮起向王室挑戰,坦言甘做「人民心中的王后」。黛安娜果然具有王者風度,言而有信,說到做到,把諾言付諸於實踐,把理念變成了行動。她放下王室貴族的架子,從事著社會公益活動,以平易近人的風採,顯示了她自身的魅力和影響力,拉近了王妃與平民百姓之間的距離。
早在80年代,她先後兩次來到華人集居的倫敦「唐人街」,親切詢問華人的情況,與當地的孩子聊天,體察華人的生活。1987年6月,黛安娜將她所拍賣的79件服裝所得350萬英鎊,全部捐給慈善事業。她探望流浪者收容所,看望癌症患者;給孩子以撫愛,把慈愛傾注到孩子身上。她的品行深深地感動了普通人,尤其是苦難之中的人們。
黛安娜用溫情和友愛溫暖需要愛的人們,用親吻與擁抱安慰孤獨脆弱的人們,用行動接近人們,並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人們談論愛滋病時不免帶有恐懼心理,對其惟恐避之不及。而黛安娜卻到米德塞克斯醫院慰問愛滋病患者。她坐在病床邊,與病人擁抱、握手,親切交談。並以公正的態度研究愛滋病引起的個人和社會問題。麻瘋病患者是人們不願接近的人群。由於病魔的折磨,許多人的手指萎縮、變形,形態可怖。黛安娜訪問奈及利亞期間,專門到麻瘋患者聚集地去探視病人,並堅持與病人握手,贏得了人們的好評。
精神煥發的黛安娜投身到慈善事業。1991年7月的一天,當時的黛安娜與當時的美國總統夫人芭芭拉·布希一同探訪一家醫院的愛滋病病房。與一位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患者聊天。黛安娜給了患者一個熱情的擁抱,看到高高在上的威爾斯王妃張開熱情而修長的雙臂擁抱自己。患者頓時被黛安娜王妃的愛心給深深地感動了。布希夫人也感動地泣不成聲。
黛安娜說過,愛滋病患者更需要溫暖的擁抱,她身體力行,實踐了自己的諾言,當她擁住患者的時候,其實也體現了她自身的價值。 黛安娜關心所有的病患者,她對癮君子、麻風病人、無家可歸者、受性虐待兒童,同樣傾注了深切的感情,而她之所以特別關注愛滋病患者,是因為她覺得人們為愛滋病患者做的實在太少太少。
黛安娜王妃無論是個人風採、氣質,還是外表,都有許多迷人之處,固然獨具魅力。然而,真正使她得到廣大平民愛戴她的重要原因,卻是她接近民眾的形象、積極從事公益活動的舉止。她走出王宮,貼近民眾,使其在美麗之上,更具有仁愛之心。她把施愛於人看作是責任和義務,並盡心去做。她留給人們的是一個美好的形象。
正因為如此,她死後,人們稱她是「人民心中的王后」。為了能在弔唁簿上簽名留念,人們不惜等上五六個小時,長長的人流中,有坐著輪椅的殘疾人,也有推著嬰兒車的婦女;為了能在黛安娜王妃葬禮上看她最後一眼,人們不惜忍受奔赴倫敦、露宿街頭之苦,早早地聚集在倫敦等待這一天,在黛安娜的葬禮上,著名的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致悼詞說:「感謝她的平易近人,感謝她那麼富有魅力與同情心。我們懷念她的笑聲。她用自己的溫暖點亮了許多人的希望。
戴妃去世前還是六個軍團的榮譽團長。然而,戴妃生前參與的最後一個事業不符合軍人身份:提倡廢雷。她對公益最傑出的貢獻,當數為全球反地雷運動奔走呼告,生前曾多次親赴安哥拉、波赫等戰亂地區,並親自踏進地雷區視察。探視當地因觸雷而導致傷殘的平民。
正因為她的影響力,使得這些以往不被關注的弱勢群體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她的支持下,"國際反地雷運動"蓬勃發展,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非官方組織,在戴妃支持禁雷法案後名聲大振,先後獲得60餘個國家、上千個團體的加入。到本世紀初,全世界超過135個國家籤署禁雷條約。戴妃首倡義舉,功不可沒。
黛安娜就像一個天使,為拯救無助、貧困的人遊走在世界各地。哪怕是累到筋疲力盡也在所不惜。
她自己曾說,人民對她的支持和喜愛,就是她穿過艱難時光最重要的支撐之一。
「幫助這個社會最軟弱無助的人,是我最大的快樂,這是我生活的內容,也是命運的安排。遇到任何困難,只要你向我呼喊,無論我身在何處,都將向你飛奔而去。」
這段話,如今被刻在一座紀念黛安娜的紀念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