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平仄的「嚴」與「寬」之淺析

2020-10-18 山高水長44usqc

對聯屬於「格律文學」的一種,「平仄」的作用使對聯具備了「聲調和諧、抑揚頓挫」的特點。因此「平仄」在對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學習和掌握平仄的具體運用,是提高鑑賞、創作對聯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下面就簡要分析一下平仄運用的「嚴」與「寬」。

一、關於對聯平仄的「嚴」

所謂「嚴」就是要有標準,有可遵循的依據。一副對聯的標準平仄,可用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徵來衡量:

1、平仄交替。即上下聯各自聯內的平仄在節奏點處呈交替狀態。

2、平仄對立。即上下聯在相同位置節奏點處的平仄呈對立狀態。

3、避三仄尾,忌三平尾。即仄收句最後三字避免同仄,平收句最後三字忌用同平。

4、仄起平收。即上聯最後一字應用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字須用平聲字。

符合這四個特徵的對聯,就平仄而言,屬於規範工整的合格對聯。

現舉例說明:

西園翰墨; 平平仄仄

北府旌旗。仄仄平平

——清 王仁堪

室雅何須大;  仄仄平平仄

花香不在多。  平平仄仄平

——清 鄭燮

竹雨松風琴韻;  仄仄平平平仄

茶煙梧月書聲。  平平平仄平平

——清 傅山

琴悠笛婉雲追月;平平仄仄平平仄

畫美詩奇鶴伴梅。仄仄平平仄仄平

——自創

場列東西, 兩道文光齊北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簾分內外, 一毫關節不通風。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清 黃任

上述聯例的平仄運用都具備了標準平仄的四個特徵,完全符合「嚴」的要求。

二、關於對聯平仄的「寬」

所謂平仄的「寬」當然不是完全否定平仄,而是作為「嚴」的一種補充形式,是為了彌補由於「嚴」有可能造成的「因格害意」的缺陷。怎麼寬?即在標準平仄特徵身上做文章。從古今一些對聯實例來看,對聯平仄主要「寬」在第一個特徵(平仄交替)和第二個特徵(平仄對立)上。

一是表現為「失替不失對」。即聯中節奏點處的平仄不再交替,但對立依舊。例:

幾人得其趣;仄平仄平仄;

即事多所欣。仄仄平仄平。

——清 顧易

上下聯節奏點平仄均不交替,但上下聯節奏點處平仄卻是對立的。

曉妍花露臨帖; 仄平平仄平仄

夜爇蘭膏撿書。 仄仄平平仄平

——清 王文治

上下聯節奏點平仄均不交替,但上下聯節奏點處平仄卻是對立的。

還有中國楹聯學會原會長馬蕭蕭先生題楊貴妃墓的七言聯:

花開三章清平調;平平平平平平仄

葉落一曲長恨歌」仄仄仄仄平仄仄

同樣上下聯節奏點平仄均不交替,但上下聯節奏點處平仄卻是對立的。

二是表現為「失替又失對」。即聯中節奏點處的平仄既不交替,也不對立。例:

流水今日;平仄平仄

修竹古時。平仄仄平

——清 王文治

上聯節奏點平仄不交替,上下聯第一節奏點處平仄不對立。

靜坐參眾妙;仄仄平仄仄

清談適我情。平平仄仄平

—— 明 董其昌

上聯節奏點平仄不交替,上下聯第二節奏點處平仄不對立。

豈能盡如人意;仄平仄平平仄

但求無愧我心。仄平平仄仄平

——明 劉伯溫

上聯節奏點平仄不交替,上下聯第一節奏點處平仄不對立。

  南國文章無與匹;平仄平平平仄仄

  君家兄弟不可當。平平平仄仄仄平

——清 曾紀澤

下聯節奏點平仄不交替,上下聯第三節奏點處平仄不對立。

日上心紅,赤縣靈氣三劍動;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月來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清 傅山

上聯第二分句節奏點平仄不交替,上下聯第二分句第二節奏點處平仄不對立。

(順便說一下,這裡的「失替」「失對」借用了詩律的說法,但聯律不等同於詩律,聯律對平仄的要求沒有詩律嚴格,詩律中有關「失替」、「失對」、「孤平」、「拗救」等說法在《聯律通則》中均無要求。)

必須強調的是,「寬」不是隨心所欲的主觀行為,而是「聯意為上」的客觀需要。當「嚴」不能準確完整地表達聯意時,才能「寬」之。

如清末著名文學家俞樾題峨眉山館聯:

古壘尚存宋時石;仄仄仄平仄平仄

遙青如對蜀中山。平平平仄仄平平

該聯上聯平仄不交替,上下聯第三節奏點處不對立。俞樾可是對聯大師,他如此用「寬」來處理,目的自然是「以寬達意」。

那麼平仄的「寬」能否擴大到第三特徵(避三仄尾,忌三平尾)和第四特徵(仄起平收)?原則上是不允許的。《聯律通則》第二章第十條(3)明確規定:「仄收句儘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第一章第五條明確規定:「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本文上述所舉聯例全部遵守了這兩條規定。不遵守這兩條規定的對聯,嚴格意義上說是「違律」的不合格對聯。

但凡事有特例,三仄尾和三平尾的對聯也有例可尋。如:

綠窗日月在;仄平仄仄仄

青史古人空。平仄仄平平

——清 曹雪芹

上聯三仄尾。

井上煙疏竹有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

臺前月古琴無弦。平平仄仄平平平

——清 王闓運

上聯三仄尾,下聯三平尾。

類似這種對聯在浩瀚的聯海中為數很少,一般的還是以不學為好。至於「仄起平收」的規定,更是對聯平仄的根本,是必須堅守的底線,絕對不能輕易突破,雖然這方面也有特例,但不足為訓。

對於對聯愛好者和初學者來講,「嚴」是學習、鑑賞、創作對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應當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掌握,只有打下了良好的「嚴」的基礎,才能在「寬」的運用上循途守轍、揮灑自如。至於特例 ,了解就行了。

相關焦點

  • 「原創」對聯平仄的「嚴」與「寬」之淺析
    對聯屬於「格律文學」的一種,「平仄」的作用使對聯具備了「聲調和諧、抑揚頓挫」的特點。因此「平仄」在對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作用明顯,地位重要,表明學習和掌握平仄的具體運用,是有助於提高鑑賞、創作對聯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下面就簡要分析一下平仄運用的「嚴」與「寬」。
  • 請您對對聯並淺析對聯
    對聯的要求也很高。到今天,我們只記住嚴對和寬對即可。而我們現在寫的對聯,大多是寬對。所謂寬對,是針對「嚴對」而言。作為寬對,一般來說,還是容易對的;而作為嚴對,要求就比較「嚴」了。我們通常需要記住對聯的三個要求就行。第一,字數相等。這一點相信都能做到。第二,結構相同。這一點做起來相對難些;不過只要懂點語法知識,還是容易做到的。第三,平仄相對。
  • 再聊對聯基本的知識,平仄相對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一、關於平仄現代漢語分四個聲調(古漢語還有入聲),平時稱第一、二、三、四聲,相對應也稱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平、陽平統稱為平聲,上聲、去聲(加上古漢語的入聲)統稱仄聲,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平仄。陰陽入去去陰陰平平仄仄仄平平三、關於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從對聯的格律上分嚴對和寬對
  • 對聯創作必須遵守格律平仄嗎
    出的人很開心,對的人也很開心,不管什麼平仄不平仄,也不管什麼意境不意境,只要有人敢出,肯定有人敢對,展現量與閱讀量都不會少,增粉也很快,可謂省事省心又省力,收益也可觀,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平臺上也有很多上佳的對聯,算是對對聯的很好詮釋,。
  • 對聯創作實戰之「平仄」運用
    年關已近,很多朋友會開始考慮自己創作春聯,創作春聯時「平仄」是困惑很多人的主要問題。那麼,什麼是平仄?對聯有什麼平仄要求?且聽六甲番人簡要介紹一二。一、什麼是平仄?平仄,是漢語詩詞對聯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平聲,「仄」指曲折,是指除了平聲之外的其它聲調。
  • 聯海行舟手記之對聯的平仄
    自古以來,詩詞、駢文、曲賦,直至對聯,要想使文字讀起來能夠抑揚頓挫,憑的就是平仄運用得當,以使詞句聽起來有一種跌宕起伏的韻味。如果平仄在句中有諧地交替,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很多講究,但是平仄的運用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那麼,什麼是平仄?
  • 詭神詩話:對聯平仄該如何判斷?特別有趣的對聯平仄能否放寬?
    小詭:經常看到有人說一副對聯平仄不符,什麼叫平仄?大詭:平仄是漢字聲調的一種分類,古代漢語和當代部分漢語方言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都歸入仄聲。小詭:那普通話呢?大詭:普通話取消了入聲發音,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分別對應一二三四聲,可以簡單認為一二聲是平聲,三四聲是仄聲,但在古詩詞和對聯創作時,多不用普通話作為判斷平仄的依據。小詭:那該用什麼判斷?
  • 對聯基礎:平仄
    規範的對聯要求上仄下平。上聯的最後一字必須是仄聲(上聲、去聲或入聲),下聯的最後一字必須是平聲(陰平或陽平)。
  • 什麼是對聯,如何對對聯,初學者看過來(1)
    初學還是在立規矩的時候,入門要嚴,初學嚴能夠讓你快速掌握規則;進境時可寬可嚴;精進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但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未能遵循上述六條基本規則的楹聯,未必就是出格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傳世佳作三、對聯常用的對仗方法、禁忌和寬嚴辯證思維方法
  • 對聯尋知音,誠邀配橫批
    首先,獻上本人平淡無奇的業餘對聯:上聯:出聯邀對眾條友下聯:應對回聯有知音橫批:您請。。。其次,了解對聯: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
  • 平仄之案例:是對聯還是對偶,欲知真相,請看完本文,能獲真知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對聯平仄規則能例外嗎?1.句中雙數位置平仄交替;2.上下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反;3.上下句對應位置詞性相同;4.上下句字數相等;5.上下句義忌「合掌(上下詞義、句意雷同)」。前面分享的文章已論證了對聯的本質是對仗。滿足以上五個條件者是對仗,也是對聯,缺一不可。
  • 淺析春聯特點和規律
    作為對聯種類之一的春聯,在突出一個「春」字的同時,也不可無視對聯注重「對仗」、「對稱」的特點和規律。具體來說,寫春聯至少有如下幾點不可忽視之。  其一:字數相等。上聯與下聯,必須字數相等,形式整齊。一般地五言聯和七言聯使用的頻率為最高。  其二:詞性相同。對聯中上聯與下聯相對的詞,詞性應是相同的——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 極簡對聯規則:三句話15個字,輕鬆掌握對聯規則(含平仄對照表)
    有很多喜歡對聯的朋友。但是我發現,其中有不少的朋友雖然對的很歡,卻對對聯的基本規則,特別是平仄規則並不怎麼清楚。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朋友是願意學習平仄規則的,但可能一下子沒找到學習的地方。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我只要對得高興,句子意境有了就行,現代人誰還在乎那些平仄規則啊。
  • 對對聯是平仄重要還是內容重要?
    寫格律詩,作對聯是一樣的遊戲規則。你是不是對平仄格律已經吃通吃透了呢?有了高於古人對平仄的理解?是不是能夠自行制定對聯規則,並且讓大家都承認?如果你是對聯名家,格律詩大家,對平仄格律的進步能提出了所有內行人都認可的創見,那你當然可以隨著你自己的格律走。
  • 對聯第一課(單字平仄)
    對聯,有四大組成基礎構成,1.意境 2.平仄 3.對仗 4.句式。首先.我們講平仄。
  • 對聯的平仄,有什麼要求,怎麼學習掌握
    對聯的平仄,有什麼要求,怎麼學習掌握文/@成長新視點對聯,是一種特殊文化體裁,它與律詩一樣,在格律上要求非常嚴謹,尤其注重對仗、平仄。對聯的平仄要求,主要有上下聯尾不同、句內平仄交替和對句平仄相對等三個方面。一、上下聯尾不同。對聯,由橫批、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壓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壓平聲。上聯聯尾壓仄聲,下聯聯尾壓平聲,是對聯最核心、最根本、最嚴格的要求。
  • 對聯平仄要相諧:魯迅的自嘲聯
    對聯的基本要求有六個:字句數要相等、詞性要相當、結構要相同、內容要相關、平仄要相諧、節奏要對拍。今天說一說對聯基本要求之五:平仄要相諧。齊景公【對聯知識】對聯平仄要相諧對聯是詩中詩,有優美的聲律,因此特別重視平仄相諧的問題。
  • 楹聯漫談丨除了平仄,對聯還剩下什麼?
    對聯講究平仄根本目的是為了聲韻和諧,絕非為平仄而平仄的,這,該是不爭的事實吧?所以不必泥古!——這又是另一方面。有些聯友拿到對聯後,第一反應就是先檢查對聯是否符合平仄規律,如果不符合平仄要求,那麼就判處這副對聯的「死刑」了。讓人覺得,對聯好象除去平仄外就一無所有似的——這對對聯是不公平的!
  • 對聯:對仗工整,平仄押韻的藝術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通常被寫在紙上或刻在竹子上,講究對仗工整、平仄押韻,是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會在很多場合對對子,那麼在做對子的時候有什麼要求呢?首先字數要相等,當然也會有特殊情況使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但是情況是極其少的;其次,對聯是允許同一個字多次出現,但是要儘量避免同一個字在上下聯中同時出現;並且對聯中,上下聯相對應的字或詞的詞性要相同;同時,上下聯的結構也應該相同,這裡的結構指語法結構;除此之外,上下聯節奏也應該相同,就是說,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
  • 對聯的平仄
    例如: ①、詞性不同,字義不同,讀音也不同: 長 cháng (形容詞) 很長長遠長久 zhǎng (動詞) 生長 成長②、詞性相同,字義不同,讀音也不同:降jìng (動詞) 下降 降雨(降:下落之意)(3)、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專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