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 一門新的學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走進公眾視野。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範式淺析
原標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範式淺析 要點提示 以「現實問題」為研究導向,從實踐中挖掘「中國故事」並提煉出經濟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特色」,也是經濟學研究者的基本任務和重要使命。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新進展
在2016年7月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又對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闡釋:「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總結和提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經驗,同時借鑑西方經濟學的有益成分。」這一重要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學術界的積極響應,有力促進了相關研究。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原標題: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篇章。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世界意義
傳統文化追求「均富,共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共同富裕作為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不僅通過提高效率、加快財富積累為「共富」增強了物質基礎,還在制度上將兼顧公平放在了重要位置,積極減緩兩極分化。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切實做到了「世情為鑑、國情為據、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綜合創新」,是古今中外優秀理論的結晶。
-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三個重大問題
一.清醒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主要特徵 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建設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首先必須清醒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主要特徵,才能清楚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邏輯和研究內容。
-
學好用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國版」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它指導著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和深遠的理論意義。 我們黨在不同時期偉大實踐基礎上進行的理論創新,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
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因此,遵照習近平總書記「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要求,構建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邏輯起點,以探索和總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生產關係、生產方式,及其經濟發展規律為使命。
-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原則
在2014年7月8日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在2015年11月23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時強調,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在2015年12月21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又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
-
《資本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資本論》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歷史唯物論和唯物辯證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概念體系、規律體系、話語體系和理論體系,均需要繼續運用這一基本方法。例如,在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的關係上,仍然要辯證地認識和操作,既不能像凱恩斯主義那樣片面地過分強調需求,也不能像西方供給學派那樣片面地過分強調供給,而是要依據國民經濟狀況的變化而靈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時代屬性
這一論述不僅充分強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意義,而且指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時代屬性。作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既要繼承與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原理,又要根據新的歷史條件、適應新的時代特徵實現創新。
-
論經濟學的發展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設
通過對經濟學發展歷史的回顧,證明經濟學是在解決問題中發展的。已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也是在解決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的。並以探討經濟學發展所需要的條件為基礎,提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需要進一步解決的深層次問題。進而指出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科學而深入的研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
-
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權
我們要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挖掘具有規律性的理論要素,根據新的實踐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源頭活水,對經濟新現象和新現實進行高度提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來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正在形成和發展的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其理論來源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文明成果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成果。本文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為重點,對這五種理論來源進行了闡述與論證。
-
全面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權
侯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心範疇與核心話語進行了闡述。他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把中國引領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政治經濟學。
-
顧海良: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經濟關係的發展及其趨勢作出深入探討,促進了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三個特質
把這兩部分納入並列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第一、二部分,不僅凸顯其重要性,而且說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把政治制度作為重要因素,注重從政治與經濟的關係出發研究和論述政治對經濟的作用的理論,分析經濟問題不拘泥於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已有框架或範式,而是跳出經濟看經濟,從政治角度和高度研究和論述經濟,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成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
-
新發展理念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篇章
2018-06-07 15:06 | 人民日報新發展理念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深化拓展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黨的十九大報告正是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史觀和方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作出了新的科學闡釋,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一判斷建立在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日益清晰體現出來的各方面歷史變化的基礎上。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鮮明特色和獨特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闢未來的根本保證。」經過長期實踐、反覆探索,我們黨領導人民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大成果。
-
李義平:《資本論》寫作為構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18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舉辦第六講,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做客講堂,以「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