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村
宏村與西遞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乘著搖晃的長途汽車抵達目的地,親眼看到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稱的宏村後,才知道這樣的名稱的確不是虛傳。它恬靜而美麗,在偏僻的深山一角散發出迷人的風採。
沿著南湖南岸溜達,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一幅幅山水畫,這裡也是宏村出鏡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湖成弓形,湖堤古樹參天,樹幹上青藤盤繞,很多鳥兒在此鳴唱。湖面上綠荷搖曳,鴨群、白鵝嬉水遊戲。整個湖面如同一面鏡子,倒影浮光,水天一色,遠峰近宅,樹蔭羞花,明暗協調,動靜相宜。
宏村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村內建築布局似「牛」形,是古人依據仿生學原理建造的一處奇蹟。宏村村頭有紅楊、銀杏樹各一棵,均為有400多年樹齡的古樹,算作牛角。這樣便形成了「山為牛頭樹為角,屋為牛身橋為腳」的牛形村落。
深入村子會發現,古巷悠悠,處處是青石板鋪就的小路,處處是白牆黑瓦的徽式老建築。過敬修堂就是承志堂,這裡被譽為「民間故宮」,是宏村最大的一座民房,為清末大鹽商汪定貴的住宅。這座建築內除了大戶人家都有的東廂、西廂、書房、魚塘廳等處所外,還有搓麻將的排山閣等。在承志堂的西邊還有德義堂、桃源堂、樹人堂等建築,可以仔細觀賞。
2.婺源
婺源縣位於中國江西省東北部,是上饒市所轄的一個縣。婺源縣歷史上曾經是有名的「文化之邦」古徽州府所轄的六縣之一,境內古村落遍布鄉野,保存完整,且獨具徽派風格。境內多森林、溪流,自然環境與人文氣息共生共融,人民生活質樸安逸,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
古村落經過時光的沉澱褪出點點斑駁,歷史上的徽州被尊為「文化之邦」而婺源人普遍有一種祖傳下來的儒雅,不會咄咄逼人,面對著日益增多的遊客,小鄉村不再寧靜致遠,而他們卻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婺源雖現屬江西,但婺源曾是古徽州所轄的六縣之一,深受徽州文化的影響。古徽州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被譽為是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被譽為是並列與敦煌學和藏學的中國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顯學之一。
3.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五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雖歷經滄桑,仍保存完好,古風依舊。錢偉長曾稱讚鳳凰古城「滿城風光、滿城文物」。紐西蘭著名詩人路易·艾黎深情地稱之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人文景點有沈從文故居及墓地、熊希齡故居、北門城樓、東門城樓、連接兩城樓的城牆、虹橋、萬名塔、文昌閣等。古城現有文物古建築68處,古遺址116處,明清時代特色民居120多棟,各種廟祠館閣30多座,是中國西南現存文物建築最多的縣份。
城內還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200多條。自然景觀有國家森林公園南華山,有集「奇、險、秀、峻」為一體的奇梁洞,有鳳凰八大景:東嶺迎暉、南華疊翠、奇峰挺秀、溪橋夜月、龍潭漁火、梵閣回濤、山寺晨鐘、蘭徑樵歌,還有美麗的沱江及風情萬種的吊腳樓等。
4.芙蓉古鎮
芙蓉鎮,本名王村,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永順縣,因小說《芙蓉鎮》改編的同名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而得名。
芙蓉鎮不僅景觀秀麗、民族風情濃鬱,還有記載著土家族政治軍事歷史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溪州銅柱」和電影《芙蓉鎮》外景拍攝現場等人文景觀。
芙蓉鎮並沒有被過度商業化,古鎮裡處處都還保留著特有的文化氣息。由於地理位置、地域大小、交通、宣傳等方面的原因,芙蓉鎮的名氣和遊客數量都遠遠比不上鳳凰古城。芙蓉鎮的夜晚是出奇的安靜,靜的能讓人浮躁的內心平和起來,除了大瀑布譁譁的水流衝擊聲音,你聽不到人為的噪聲。
5.束河古鎮
出了麗江古城往北,依山傍水的地方有一片密集的村落,這就是束河古鎮。束河古鎮原本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驛站,位於麗江市區北面4公裡處,距離白沙鎮3公裡。其格局與麗江古城相似,仿佛是另一個縮小版的大研鎮,只是這裡更加幽靜。青石板路面被踩踏得十分光滑,清澈的泉水圍繞著村子潺潺流過。
據說這裡是納西族在麗江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迄今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也是納西族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標誌。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大石橋、大覺宮至今還保存完好,裡面的壁畫生動地描繪了佛教中的人物。建於清代的龍泉寺供奉的是皮匠祖師,這裡曾經是麗江皮具商的聚散地。茶馬古道博物館系統地介紹了茶馬古道的產生、線路和重大歷史事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參觀一下。
6.西塘古鎮
「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是對西塘最恰當不過的形容。西塘風景秀麗,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古鎮被蜿蜒的小河纏繞著,方圓1平方千米的小鎮被9條縱橫交錯的河流分割而隔離開來,當一葉小舟輕揖而來,穿橋過洞時,煞是好看。
河有多少彎,橋就有多少座,如果說流水讓古鎮有了清秀的靈氣,那小橋更讓古鎮有了綿綿的韻味。這裡民風淳厚,櫓聲悠揚,到處洋溢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特有的人文氣息。
7.烏鎮
烏鎮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人分別稱之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餚、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深厚的人文積澱和亙古不變的生活方式使烏鎮成為了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傳承伴隨脈脈書香,在這兒展現出一幅迷人的歷史畫卷。
烏鎮柔柔的水、濃濃的歲月,伴隨著江南水鄉的靈氣,經過千年洗滌,有著一種從容不迫的淡定。古老與滄桑是它的基調,青石板、小石橋、烏篷船、馬頭牆、老房子、古街市,都在用黑與白的方式展現著這悠悠歲月。一條千年的老街蜿蜒曲折地緩緩延伸於水鄉古鎮之中。水閣是烏鎮的靈氣所在,有了它,烏鎮的風貌更有韻味,氣質更為優雅,為烏鎮增添了一份溫婉。
8.黃姚古鎮
黃姚古鎮位於灕江下遊,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97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裡有著典型的喀斯特溶巖景觀,在歷史上還是明末清初廣東、廣西、湖南三省交界處的商業重鎮,鎮子裡至今還保留著300多間明清宅院,青磚黛瓦、飛簷畫棟,有著與江南水鄉不同的、濃鬱的嶺南古鎮風情。
逛黃姚古鎮的樂趣和逛其它古鎮不同,鎮子裡的古街按照九宮八卦陣勢布局,一條主街延伸出八條彎彎曲曲的街巷,走在鎮子裡就宛如走進了一個大迷宮。走在街上,不能忽視的還有腳下的青石板路。黃姚古鎮的街道全部由石板鋪成,全長1.5公裡的街道上鋪滿了9999塊石板,像一條起舞的青龍。
古鎮裡的景點主要是亭臺樓閣和寺廟宗祠。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一定要去帶龍橋,這裡是古鎮的核心位置,橋兩側的古屋古樹映在水中,和橋上行人一起勾勒出一幅美麗的水鄉風景圖;如果你是登高愛好者,不如去文明閣,途中可以在怪石上尋找名人石刻,登頂後還能眺望整個古鎮。
9.周莊古鎮
在眾多的江南水鄉古鎮中,周莊是最負盛名的一座,素有「中國第一水鄉」之美譽。藝術家吳冠中先生曾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周莊是真正意義上的水鄉澤國,北接白蜆湖,南通南湖,一灣活水貫穿全鎮,因此在周莊的第一感覺,是水質比較良好。周莊有著長達900餘年的歷史,古鎮之內有古典宅院近百座,60%以上的民居為明清時期的建築,磚雕門樓60多個,古橋14座。房屋沿河而築,古橋街道相連,水鎮一體,井然有序,明淨幽潔。
比起眾多空有水鄉之名的古鎮,周莊的格局最為完好,古石板街上十分整潔,晨昏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靜謐的美。此處的水鄉氣韻幾無可匹敵,無數的影視劇在周莊取過外景,為人們所熟知的影片有張藝謀執導、鞏俐主演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而周莊的一座名叫貞豐橋的古橋從此也被人們叫做「外婆橋」
10.同裡古鎮
古鎮同裡位於太湖之畔,其四面臨水,被同裡、九裡、澄湖、沐莊、白硯、葉澤、南星、龐山湖八個湖泊環抱。古鎮內被河道分割成大小七塊,古橋達49座之多。
被譽為「千年古鎮」的同裡,其歷史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同裡舊稱「富土」,唐初因其名過侈,更名為「銅裡」,宋代再改為「同裡」,並沿用至今。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一代通儒費孝通先生曾給予同裡極高的評價,為同裡題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同裡」、「世界文化遺產——退思園」等墨寶。
你還喜歡哪座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