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蘇軾《荔枝嘆》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07 小程同學的故事

創作背景:詩作於紹聖二年(1095年),當時蘇軾貶謫廣東惠州,惠州盛產荔枝,蘇軾寫了多首荔枝詩,往往結合朝政身世,抒發自己的感慨。這首古風,帶有新樂府的性質,借荔枝生發開去,縱橫古今,淋漓痛快,一向為選家所稱道。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荔枝嘆注釋:

十裡一置飛塵灰,五裡一堠(hòu)兵火催。五裡路、十裡路設一驛站,運送荔枝的馬匹,揚起滿天灰塵,急如星火;置:驛站。堠:古代瞭望敵情的土堡。

顛(diān)坑僕谷相枕藉(jiè),知是荔枝龍眼來。路旁坑谷中摔死的人交雜重疊,百姓都知道,這是荔枝龍眼經過。枕藉:縱橫交錯地躺在一起。

飛車跨山鶻(hú)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飛快的車兒越過了重重高山,似隼鳥疾飛過海;到長安時,青枝綠葉,仿佛剛從樹上摘採。鶻:鷙鳥名。即隼(sǔn)。

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宮中美人高興地咧嘴一笑,那揚起的塵土,那飛濺的鮮血,千載後仍令人難以忘懷。破顏:變為笑臉。

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fú)。永元年的荔枝來自交州,天寶年的荔枝來自涪州。永元:東漢和帝年號。交州: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國廣西和廣東。東漢時治所在番禺(今中國廣州)。天寶歲貢取之涪:指唐代天寶年間歲貢涪陵荔枝之事。《新唐書》「玄宗貴妃楊氏。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至京師」。歲貢,古代諸侯或屬國每年向朝廷進獻禮品。涪:水名,在中國四川省中部,注入嘉陵江。

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shāng)酹(lèi)伯遊。人們到今天還恨不得生吃李林甫的肉,有誰把酒去祭奠唐伯遊?舉觴:舉杯飲酒。酹:把酒澆在地上;表示祭奠。伯遊:唐羌,字伯遊,闢公府,補臨武長。

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chuāng)痏(wěi)。我只希望天公可憐可憐小百姓,不要生這樣的尤物,成為人民的禍害。赤子:人民。尤物:珍貴的物品,指荔枝。瘡痏:禍害。

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饑寒為上瑞。只願風調雨順百穀豐收,人民免受饑寒就是最好的祥瑞。上瑞:最大的吉兆。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sù)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你沒見到武夷溪邊名茶粟粒芽,前有丁謂,後有蔡襄,裝籠加封進貢給官家?粟粒芽:武夷茶的上品。前丁後蔡:指宋朝丁清先生任福建漕使,隨後蔡囊繼任此職,督造貢茶。為了博得皇上的歡心,爭相鬥品武夷茶,鬥出最上等的茶葉,作為貢茶,獻給皇上。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爭新買寵各出巧意,弄得今年鬥品也成了貢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lòu)耶?我們的君主難道缺少這些東西?只知滿足皇上口體欲望,是多麼卑鄙惡劣!致養口體:這裡指滿足口和腹的欲望。致養,原意是得到養育。

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yáo)黃花。可惜洛陽留守錢惟演是忠孝世家,也為邀寵進貢牡丹花!洛陽相君:指錢惟演,他曾任西京留守。他的父親吳越王錢俶敘歸降宋朝,宋太宗稱之為「以忠孝而保社稷」,所以蘇軾說錢惟演是「忠孝家」。姚黃花:是牡丹的名貴品種。洛陽進貢牡丹,是從錢惟演開始的。

蘇軾的主要作品有: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贈劉景文、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菩薩蠻·回文夏閨怨、石鐘山記、浣溪沙·端午、水調歌頭·暱暱兒女語、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行香子·述懷、望江南·超然臺作、留侯論、滿庭芳·歸去來兮、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西江月·平山堂、鵲橋仙·七夕、少年遊·潤州作、江城子·江景、臨江仙·送王緘、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浣溪沙·詠橘、念奴嬌·中秋、前赤壁賦、八聲甘州·寄參寥子、醉翁操·琅然、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等。

《荔枝嘆》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宋代蘇軾《卜算子·感舊》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三月,蘇軾在從京口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宋代蘇軾《縱筆三首·其三》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大詩人蘇軾由惠州(今屬廣東省)貶所再貶儋州(治所在今廣東儋縣西北,轄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區),時已64歲,且病魔纏身,正處於「食無肉,居無室,病無藥,出無友」的困境。
  • 宋代陸遊《黃州》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見前代遺蹟,念時事艱危,嘆英雄已矣,顧自身飄零,無限傷感,油然而起,遂形諸詩篇。陸遊簡介: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
  • 宋代蘇軾《點絳唇·閒倚胡床》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乘」也是駕車之意,宋代通判(知州事的副手)相當漢代別駕。這裡「別乘」當指袁轂。風月平分破:享受美景,你和我各一半。
  • 宋代蘇軾《書林逋詩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自己說沒有寫過封禪書一類的東西,難道他還肯把嘆老嗟悲的詩句寫出?白頭曲:《西京雜記》云:「相如將聘茂陵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此處白頭曲借指傷老嗟卑的詩歌。我笑吳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我笑江南人並不好事,倒喜歡建造祠堂依傍著修竹。
  • 宋代蘇軾《浣溪沙·漁父》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蘇軾離開黃州赴汝州途中,沿長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漁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聯想,作該詞描寫漁父的生活。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宋代蘇軾《浣溪沙·詠橘》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宋代蘇軾《浣溪沙·春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蘇軾的主要作品有: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贈劉景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臨江仙·夜到揚州席上作、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西江月
  • 宋代蘇軾《滿庭芳·三十三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這首詞是蘇軾發配黃州時的作品。當時,蘇軾的許多朋友或怕株連,或避嫌疑,使他備感世態炎涼。然而,他的同鄉陳慥卻蔑視世俗,仍與其過從甚密,。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宋代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詩作多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風格平淡樸實,有矯正宋初靡麗傾向之意,對宋代詩風的轉變有倡導和力行之功,甚受陸遊等人的推重。歐陽修簡介: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梅聖俞詩集序注釋: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
  • 宋代蘇軾《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萬頃風濤不記蘇》創作於元豐五年(1082)冬,蘇軾被貶黃州時無田產蘇州,只熙寧七年(1074)曾於堂州宜興置田產。蘇軾此詞乃徐君猷過訪的第二天酒醒之後見大雪紛飛時所作。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宋代蘇軾《泗州僧伽塔》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熙寧四年(1071),蘇軾赴杭州通判任,路過泗州僧伽塔,作了這首詩。一說此詩作於元豐二年(1079)三月,時作者奉命移知湖州,經過泗州。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宋代蘇軾《王維吳道子畫》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這首詩是組詩《鳳翔八觀》之三,寫於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作鳳翔府籤判時,時年二十六歲。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宋代蘇軾《浣溪沙·送葉淳老》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哲宗元祐六年辛未(1091年)正月十八日,是時,詞人身在杭州,葉溫叟由兩浙路轉運副使調任主客郎中,蘇軾賦此詞送行
  • 宋代蘇軾《減字木蘭花·立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蘇軾在惠州貶所得到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不得籤書公事的命令,於紹聖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離開惠州,七月二日到昌化軍(今海南儋州市)貶所。這首詞為元符二年立春所寫春詞。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 宋代蘇軾《哨遍·為米折腰》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此詞作於蘇軾貶官黃州時期,其題序交待了創作背景,有個叫董毅夫的人罷官東川,歸鄱陽,途經黃州,與蘇軾相聚多日,董毅夫離去時,蘇軾作此詞相贈。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宋代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作詩寄蘇軾,這是蘇軾的和作。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命為澠池縣主簿,未到任即中進士。他與蘇軾赴京應試路經澠池,同住縣中僧舍,同於壁上題詩。
  • 宋代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元祐七年(1092),蘇軾知守潁州時。一年春夜,堂前梅花大開,月色鮮霽。王夫人對蘇軾說:「春月色勝於秋月色;秋月令人慘悽,春月令人和悅。何不邀幾個朋友來,飲此花下。」聽了夫人的話,蘇軾十分高興。於是,便邀來幾位朋友,在梅花樹下飲酒賞月,並取王夫人的語意,填寫了這首《減字木蘭花》。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
  • 宋代蘇軾《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這首詞是宋神宗元豐年間蘇軾寫給友人朱壽昌的,作於公元元豐四年(1081年)。這是蘇軾謫居黃州期間的作品。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蘇軾《荔枝嘆》:胸藏萬壑,大量用典,譏諷權貴爭新買寵的行為
    下面介紹蘇軾晚年的一首政治諷刺詩《荔枝嘆》,這是他在宋哲宗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被貶於廣東惠州市所作。這首詩是這樣的:十裡一置飛塵灰,五裡一猴兵火催,頰坑僕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龍眼來。飛車跨山鶴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