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特美術館:英國當代藝術的一個活樣本

2020-12-10 藝術中國


泰特美術館



倫敦一向非常重視文化及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2003年,倫敦市長在《倫敦:文化資本,市長文化戰略草案》中提出「文化是促進理解,形成城市特徵的強大力量。它可以跨越障礙,頌揚差異,使不同背景的人們融合在一起。文化可以激發靈感、帶來教益、創造財富,給每個人帶來無窮的愉悅」。草案充分肯定了文化給經濟,教育,民眾的幸福感帶來的積極作用。根據2002年的統計數據,文創產業為倫敦提供了65萬個工作職位,這個數字多於製造業和建造業提供職位的總和,也多於健康業和教育提供職位的總和;在倫敦,每7個人就有1個人在文創產業工作;其創造的社會財富僅次於金融產業。

博物館畫廊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倫敦擁有240多間博物館和美術館,上千家商業畫廊,遍布在倫敦的中心和周邊地區。主要的政府資助的博物館和畫廊從2001年3月起實行免費入場制度來增加大眾接觸藝術的機會。自此藝術走下神壇,人們可以盡情享受藝術帶來的愉悅並激發自身潛在的創造力。至2008年,訪問倫敦博物館和畫廊的人數增長到4030萬/年,比未實施政策的訪問量增加1倍。

本文將以泰特(Tate)美術館為例,從泰特的發展、2015預想、收藏與展覽、參觀者、資金支持、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未來發展、泰特現代美術館為2012倫敦藝術節獻禮這些方面,看泰特是如何每年吸引七百萬參觀者,泰特現代美術館是如何成為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當代藝術美術館的;在奧運來臨之際,看倫敦是如何讓大眾參與到奧運之中,通過奧運讓大眾欣然走進當代藝術殿堂的。或許作為在英國核心美術館的泰特,能從一個側面反映英國當代藝術30餘年以來的歷程,具有見微知著之效。

泰特的發展

當由亨利泰特爵士創立的泰特美術館在1897年第一次對公眾開放時,它只是一個擁有65個英國繪畫和雕塑作品的小美術館,當時名為國立英國藝術美術館,擔負著收藏英國1790年後出生的藝術家的藝術品的職責。1917年,該館還收藏國際現代藝術品以及大約公元1500年後的英國藝術品。如今泰特已經發展為4個坐落在英國不同地區的美術館:位於倫敦的泰特英國美術館(Tate Britain)和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2000年開放), 泰特利物浦美術館(Tate Liverpool)(1998年開放)和泰特聖艾弗斯美術館(Tate St Ives)(1913年開放)。儘管這四個館分別有各自的特徵職能,卻努力達成同一個目標:通過其在館內外的收藏品的展示、短期的藝術展覽及其相關的活動,為大眾創造卓越的與英國藝術、國際現代和當代藝術的藝術體驗。

泰特的2015預想

面對藝術表達形式的不斷進化;新技術對於人們獲取信息方式的轉變;參與對於參觀者的重要性的與日俱增;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對於藝術和生活的影響等新形勢,泰特在2007年提出了對泰特2015年的預想:開放的(Open)、多樣的(Diverse)、全球化的(Global)、創業者的(Entrepeneurial)和可持續發展的(Sustainable)的預想。《泰特優先考慮的事》(Tate’s Priorities)一文中指出,開放的是指對新想法新思想的開放,鼓勵爭論、交流與合作;多樣性通過反映反思英國藝術的多樣性和世界藝術的多樣性來實現;全球性是指通過泰特的收藏、展覽及相關活動連接英國,連接世界;通過激勵的,前沿的,創意引領的方式來實現創業者性;通過財務的可持續性和確保學術研究支撐泰特各項活動來實現其可持續發展性。

泰特的收藏與展覽

泰特的收藏是泰特的核心。從公元1500年到當今的英國藝術品、國際現代和當代藝術品,泰特的收藏共計約七萬件,並且這個數字每年在不斷增加。為了實現其全球性的預想,泰特正在收藏並展出越來越多的非西方藝術家的作品和不同表達形式的藝術作品,反映了當今越來越全球化和多樣化的新興藝術。例如,今年剛結束的日本藝術家Yayoi Kusama在泰特現代美術館的草間彌生展。世界收藏項目(World Collections Programme)把泰特,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國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History Museum)、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at Kew)聯合起來,幫助其與亞洲、非洲的博物館美術館建立合作關係,分享知識和經驗。泰特通過建立、參與這樣的合作項目,把自己的藏品帶到世界的其它角落。

泰特的參觀者

根據泰特2010 - 2011的總結報告,2010 -2011年間共有多達7百45萬人次參觀了泰特的美術館,80萬7千人參加了泰特的學習活動,1千9百萬的特殊參觀者在泰特的網站上瀏覽。其中位於泰晤士河南岸,和聖保羅大教堂隔岸相望的泰特現代美術館從2000年開館以來,迅速成為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美術館,2010 – 2011 年的參觀人數為5百萬。泰特強調,通過合作,借出,巡展和網絡等方式,要讓所有人可以接觸到它的收藏,而不是只有參觀泰特的人才能獨享的資源。據統計,在英國博物館畫廊類網站中,泰特排名第一。瀏覽網站人群中,幾乎40%的網民來自英國之外的國家。泰特的網站上提供了各種豐富的資源與服務,包括:每個美術館的展覽和藏品信息;藝術家們討論藝術及相關問題的短片;泰特的歷史,發展等學習資料;甚至在泰特的官方網站上,我們可以觀看到泰特的所有收藏作品及其相關信息。

泰特的資金支持

泰特是由英國政府通過文化、媒體和體育事務部資助的19大國家博物館之一,但是政府資助只是其收入來源的一部分。2010 - 2011年間,其62%的收入來自於私人捐助。其中包括會員,贊助人,基金會,合作支持者,機構,個人的捐款,除此之外還有參觀者在美術館的禮品店、書店、餐館的消費等等。此外,泰特的成功與藝術家、志願者的不計成本的時間精力的貢獻分不開。

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未來發展

在泰特現代美術館的設計階段預計每年有180 萬的參觀者,然而近幾年的實際參觀者多達每年5百到7百萬。在這樣的情況下,Tate modern的公共設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藝術作品的產出形式在不斷更新,收藏作品中裝置藝術,視頻藝術,表演行為藝術和大型雕塑的不斷增多,需要更多的靈活的展覽空間。基於這些理由,一座由建築師赫爾佐格(Herzog)和德梅隆(Herzog)設計,耗資2.15億英鎊的新建築預計於2016年完工。

泰特現代美術館為2012倫敦藝術節獻禮

倫敦作為奧林匹克發展史上首個三次獲得奧運會舉辦權的城市(1908年、1948年和2012年),提出「奧運會並非只是體育的盛會,更是一場文化的盛會,是文化、人種、語言與運動相結合的文明盛宴。」 倫敦文化奧林匹亞(Culture Olympiad)是歷史上最大的慶祝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帕運會的文化活動,內容涵蓋藝術、文學、戲劇、表演、舞蹈、時尚、電影、音樂、博物館、畫廊、攝影、美食等,目的是讓每個在英國的人有機會參與到倫敦2012中,並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激發人們的創造力,尤其是年輕人的創造力。從2008年倫敦文化奧林匹亞開始以來,至今已有1千6百萬人參與到活動中。這完全呼應了2012倫敦奧運會的口號:"Inspire a Generation - 激勵一代人"。

2012倫敦藝術節(London 2012Festival)可謂把文化奧林匹亞活動推向高峰。從6月21日開始到9月9日殘障奧運會的閉幕日,許多世界頂尖藝術家、藝術機構在倫敦乃至英國各地帶來戲劇、音樂、電影、文學、視覺藝術、舞蹈與表演等領域的文化活動,共同慶祝2012倫敦奧運會,譜寫倫敦藝術傳奇。如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國家肖像博物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等等,都為倫敦藝術節準備了特別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活動大眾都可以免費參加,一些收費的活動從2011年10月就開放索票。

作為2012倫敦藝術節的一部分,泰特現代美術館於今年七月對公眾開放擴建工程的一期工程 —— 斥資5千萬英鎊,由閒置三十年的儲油庫改造的地下空間-「the Tanks (儲油罐)」。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美術館中永久用來展示即興表演藝術、現場藝術的空間。Tate modern 的館長Chris Dercon曾在採訪中稱其是「一處融合了精神與身體實踐的空間」,「過去在這個空間,你僅僅是觀看和評價藝術作品,而現在你會想要參與進來。我想在將來,美術館會成為這樣的地方,人們在這裡會有『我想要做藝術』的想法。」。同樣認同參與性是未來現代美術館發展趨勢的 Tate Modern主管Nicholas Serota表示,「公眾現在更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藝術作品中,而不是僅僅走近一家美術館觀看牆上的畫作這麼簡單。我們會看見越來越多的有觀看者參與的藝術作品。現在參觀者有著難以置信的對於參與的欲望。」

除此之外,4月4日到9月9日期間, Tate Modern還展示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Damien Hirst近25年來的70多件作品,其中包括《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對逃亡的後天無能》(The Acquired Inability to Escape)、《母親與孩子分離》、鑽石鑲嵌的骷髏(For the Love of God)等作品。儘管批評的聲音不絕於耳,仍不可否認Damien Hirst對於當代藝術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上海浦東美術館籤約英國泰特美術館開展合作
    (後排右2)、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於芃(後排右1)、陸家嘴集團副總經理鮑殊毅(前右1)、泰特美術館董事總經理凱斯丁·莫古爾(Kerstin Mogull 前右2)等在籤約儀式上。開館後兩年,雙方還將合作展出兩個源自泰特美術館的展覽,並繼續保持戰略合作關係。  浦東美術館位於陸家嘴中央商務區,是浦東新區重大文化工程項目,建設目標是「上海國際文化場館新地標」和「國際文化藝術交流重要平臺」,專業定位為「以國際藝術展示交流為主,兼顧國內藝術展示」,是國內首家以展示國外優秀藝術作品為特色的展示型美術館。  合作諒解備忘錄籤署儀式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行。
  • 泰特美術館明年4月辦展,只有英國當代女性藝術家參加
    泰特美術館宣布,他們將於 2019 年 4 月舉辦一個新的展覽,該展覽將會展示過去 60 年裡在英國工作的女性藝術家作品。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ian)館長阿歷克斯·法爾哈森(Alex Farquharson)說,「透納獎的歷史和泰特美術館的展覽計劃都反映出了女性在過去 60 年裡為英國藝術史作出的重要作用。而這一展覽將提供一個重要時刻,以表彰和紀念從二十世紀 60 年代到今天,英國對當代重要藝術家作出的選擇」。
  • 英國泰特美術館助力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標
    泰特美術館與上海陸家嘴集團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圖片由駐英使館文化處提供)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梁弢):英國泰特美術館當地時間11日與上海陸家嘴集團在倫敦籤署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標——浦東美術館。
  • 在泰特英國美術館以新角度「觀看風景」
    在泰特英國美術館以新角度「觀看風景」 2013-02-18 16:30  來源:藝訊中國
  • 研究|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藏品的保存與修復
    泰特美術館於1897年首次對外開放,當時官方的名稱是國立英國藝術美術館。之後,該館以其創始人亨利·泰特命名,從而被稱為現在大家所熟知的泰特美術館。最初的泰特美術館建在米爾班克監獄舊址之上,該監獄於1892年被拆毀。
  • 2020年去英國的泰特美術館,能看到哪些好展覽?
    此外,還有一系列當代藝術個展及委託展,囊括了繪畫、雕塑、攝影、電影、裝置和表演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 泰特美術館館長瑪利亞·巴爾肖(Maria Balshaw)表示:「泰特2020年的展覽計劃展現了我們最擅長的:新的方式呈現你從未見過的藝術史上的偉大人物的一面,而幾個重點的當代藝術展覽則為今天遍布在世界各地、積極創作創新的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平臺。」 2017年6月才剛剛上任的瑪利亞是泰特有史以來首位女性掌舵人。
  • 去英國,一定要去泰特現代美術館,倫敦最佳景點!
    在景色優美的英國泰晤士河南岸,靜靜地佇立著一座巨大的「工業建築」,與北岸的聖保羅大教堂隔河相望。它龐大的身軀服帖著泰晤士河舒展開來,高聳的煙囪挺拔地向雲端衝去,這就是世界著名的美術館——泰特現代美術館。
  • 英國泰特美術館買下艾未未的葵花籽
    近日,英國泰特美術館買下了大約800萬件雕塑作品,這是它有史以來數量最大的藏品——儘管每件雕塑甚至還不到一個指甲蓋大:這就是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著名的陶瓷製葵花籽,所有的葵花籽加起來重達10噸。
  • 走進英國最著名的現代藝術殿堂-泰特現代美術館
    一、 一、泰特印象 倫敦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國際大都市了,他古老而時髦,低調卻又繁華。在這裡,既有著維多利亞時期的古老建築,又有著現代時髦的藝術殿堂。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被譽為藝術史的分水嶺,集建築、藝術和設計於一體,可以說是倫敦現代藝術界的翹楚了。
  • 泰特現代美術館一年收入十個億!
    泰特現代美術館 (Tate Modern) 是英國國立美術館,它接受英國政府文化媒體與體育部的資助。除此之外,它還擁有一個董事會、多個國際委員會及基金會的支持。該美術館在他的領導下,呈現了很多精彩的展覽。他參與策劃的「馬蒂斯 (Henri Matisse):剪紙大展」吸引了超過50萬的觀眾參觀。2014年,他是第一個位列全球影響力第一的公立美術館館長。《Art Review》 還指出,在泰特美術館的基礎上,自從泰特現代美術館開幕以來,賽洛塔持續關注英國國內以及國際的藝術生產。該館的運作詮釋了全球當代藝術界的必要元素 。
  • 泰特現代美術館——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現當代藝術博物館
    坐落於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美術館,與聖保羅大教堂隔岸相望,並由千禧大橋連接起來,從2000年開放以來,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現當代藝術博物館。在2017年9月泰特現代美術館發布的年度報告中顯示,得益於2016年6月布拉瓦尼克大樓(Blavatnik Building)新空間的開幕,泰特現代美術館在2016年到2017年中接待了640萬遊客。同時,泰特美術館群(泰特不列顛美術館、泰特現代美術館、泰特利物浦和泰特聖艾夫斯)旗下的四個網站總共擁有840萬名遊客的訪問記錄,達到歷史最高。
  • 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重新開放
    8月1日,觀眾在英國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觀看安迪·沃霍爾的作品。受疫情影響關閉數月的泰特現代美術館於7月27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其中,安迪·沃霍爾作品展將延長展出時間至11月15日。參觀者需提前網上預約參觀時段,並全程佩戴口罩且保持安全距離。
  • 藝術欣賞:泰特現代美術館如此雄偉壯觀!看完後震撼了!
    泰特現代美術館  這是我的倫敦遊記的第二篇,第一篇是泰特美術館中的泰特英國館(Tate British),而這次是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泰特現代美術館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建設,2000年對外開放的,它原來是一座氣勢宏大的發電廠,由瑞士建築家Jacqes Herzog和 Pierre de Meuron改建而成為現在的展館,它那高聳入雲的大煙囪就是電廠遺留下來的。  雖然它與泰特英國館同屬泰特美術館,卻風格迥然。
  • 心靈的風景:泰特美術館珍藏追溯英國風景畫三百年
    作為迄今國內最大規模的英國風景畫展,展覽將全面追溯英國風景畫歷時三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並向英國對世界視覺藝術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致敬。展覽此前曾於今年早些時間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亦引起媒體熱議。從庚斯博羅、斯塔布斯,到透納、康斯太勃爾,以及惠斯勒、尼科爾森,英國藝術幾乎是由這些偉大的風景畫家來定義。作為國際最具影響力的美術館之一,泰特擁有豐富的英國藝術收藏。
  • 英國泰特美術館將協助上海打造文化新地標
    新華社倫敦6月11日電(記者張代蕾)英國泰特美術館與上海陸家嘴集團11日在倫敦籤署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標浦東美術館。據了解,泰特美術館將為上海陸家嘴集團建設浦東美術館提供為期3年的培訓和諮詢服務,並於2021年合作舉辦浦東美術館開館大展。開館後兩年內,雙方還將合作展出兩個源自泰特美術館的展覽,並繼續保持戰略合作關係。上海浦東新區副區長諸迪在致辭中說,即將落成的浦東美術館將致力於打造中外藝術交流的新平臺,成為文明互鑑的重要載體。
  • 英國泰特美術館計劃8月重開,沃霍爾大展或將延期
    澎湃新聞獲悉,以當代藝術策展而知名的英國泰特美術館旗下諸場館正計劃於今年8月初重新開放,開放後的泰特預計接待觀眾人數將降低至原先的30%。泰特總館長瑪利亞·巴爾肖表示,美術館正在節省各方面的運營成本,重新開放後,展覽展期將得到延長,但是,「直到重新開放為止,我們都無法獲知這一挑戰的規模,而且,情況每周都在發生變化。」
  • 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即將恢復開放
    受疫情影響關閉數月的泰特現代美術館將於7月27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參觀者需提前網上預約參觀時段,美術館建議參觀者全程佩戴口罩且保持安全距離等。新華社發(雷伊·唐攝)↑7月24日,工作人員參加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行的媒體開放日活動。↑這是7月24日在英國倫敦拍攝的泰特現代美術館外景。
  • 被泰特美術館除名的他,要晚節不保了嗎?
    出現這些指控之後,泰特美術館和蘇格蘭國家美術館結束了與多奧費長達十幾年的合作關係。,要求他下臺的呼聲仍在持續(近幾個月,泰特美術館決定從其商業部門裁掉大約300個職位,引發了強烈抗議)。如今,泰特美術館方面表示,將從泰特現代美術館渦輪大廳的所有標牌上移除多奧費的名字,但「藝術家空間」的收藏將不受影響。過去幾十年,多奧費一直被認為是倫敦藝術界的「固定資產」。在英國藝術界,現年80歲的多奧費是個有點傳奇的名人。
  • 英國泰特美術館原館長、特納獎創始人離世,一起回顧這個知名藝術獎項的過去十年
    當地時間3月1日,英國泰特美術館前任館長、特納獎創始人、藝術評論家艾倫·鮑內斯爵士在家中去世,享年93歲,近幾十年來,艾倫·鮑內斯始終是英國乃至全球藝術界的重要人物
  • 倫敦泰特美術館怎麼火遍全球的?
    就在開幕之後,國內美術館也有動靜,如龍美術館重慶分館開放,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求售,這些事件是一個機會來回看一座部分資金政府贊助,過半私人捐助的美術館,如何從國家級變成世界級的美術館。Nicholas Serota在24歲當上了倫敦泰特美術館館長,因其改變了英國文化而得到了廣泛好評(也總是受人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