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大齡剩女之所以叫做大齡剩女是因為年紀大,當然大齡剩女這個詞並不是貶義詞,只能說是一個中性詞彙。
歷史上每次到了太平盛世,經濟發達時期,都會產生大量大齡剩女。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社會現象。
之所以會出現很多大齡剩女,究其根本原因是人們對於幸福生活的期望值提高了。戰爭年代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能找到媳婦,而現在房子、車、彩禮都有也未必能找的到。
小姐的夢丫鬟的命。
《紅樓夢》是一部好書,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雖然現在看書的人已經不多了,但電視劇總歸是看過的。
《紅樓夢》中有眾多女子,其中有一位叫做尤二姐,尤二姐叫什麼名字已經不重要,因為沒人在意她的名字。
就和大多數芸芸眾生一樣,沒人關心你姓甚名誰。尤二姐其實本不姓尤,到底姓什麼是無從考據的。
尤二姐之所以姓了尤,這與她的母親有關。尤二姐的母親尤老娘,是一位改嫁女子,當然現在來看改嫁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可是在《紅樓夢》成書的那個年代,人們對於女人改嫁還是多少有些非議的。因為那時候講究的事女子要守貞節。
當然這種奇葩的觀念,早已經被歷史所唾棄。女人沒有守貞節的必要理由。當然在那個年代也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有守貞節的資本。
就像現在並不是所有女子都有嫁給高富帥的資本一樣,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女子死了丈夫之後,要想守貞節,首要條件是得有生活費。
沒有錢人都要餓死了,還管什麼貞潔不貞潔的。雖然朱老夫子嘶聲力竭的吆喝著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口號畢竟是口號,實際做起來國人最會變通。
尤二姐的母親尤老娘死了丈夫,或許她內心也想守貞節,但自己沒有生活來源,又帶著兩個孩子尤二姐和尤三姐。
想守貞節那可是奢望,所以尤老娘不得不再走一步,改嫁給了由老爹。所以尤二姐和尤三姐便跟著姓尤了。
尤老娘和尤老爹結婚的時候,尤老爹已經有了一個女兒,所以尤二姐和尤三姐只能順著排老二和老三。
命中八尺難求一丈。
尤老娘命運實在是悲慘,嫁給尤老爹之後,沒過多久尤老爹也駕鶴西歸了。剩下了尤老娘帶著三個女兒過日子。
其中大女兒不是尤老娘親生的。這時候的尤老娘已經是個老婆子了,再想改嫁難度太大,所以她沒辦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個女兒身上。
大女兒尤氏很爭氣,嫁入了豪門,尤氏的丈夫是顯赫的寧國府頭號繼承人賈珍。這意味著給自己買了一份豐厚的養老保險。
大女兒未來的日子是不用愁了,但大女兒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雖然尤老娘經常去寧國府蹭吃蹭喝,但名不正言不順。
一舉一動都得看人家眼色,而賈府上下和現在很多人一樣,都是勢利眼,眼睛朝上看。用的上的喜笑顏看,用不上的都不正眼瞅一眼。
話說這種勢利眼,最後往往都沒好下場,越是想往上爬,最後摔得越慘,你若細心可以觀察身邊這種人。賈府最後的衰敗也是讓人大快人心。
尤老娘為了能夠給自己掙得一分依靠,不惜讓自己的二女兒和三女兒去勾搭大女兒的丈夫。當然尤二姐也很願意。
如果能夠成功嫁給賈珍或者賈璉或者賈蓉,反正是賈府裡隨便一個男人,那這輩子似乎也就衣食無憂了。
其實當時的尤二姐已經有未婚夫了,只不過她的未婚夫家道敗落,窮的一貧如洗,尤二姐不想嫁給他跟著受苦。
從尤二姐最後的結局來看,她還不如嫁給自己那位貧窮的未婚夫了,至少還能留得青山在。人啊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最後為了財死,財還沒撈著自己花。
學歷高並不代表有文化。
雖然現在很多大齡剩女都是高學歷,但學歷高並不代表有文化。很多大齡剩女看見尤二姐私約賈璉和賈珍,弄到了很多財富。
但沒有看到尤二姐的悲慘下場,一方面是很多大齡剩女沒有通讀過《紅樓夢》,畢竟考試也不考。
另一方面現在很多大齡剩女的價值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怕明天跌落深淵,只要今天能夠享受也是好的。
所以才會出現很多高校女孩為了買昂貴化妝品和包包選擇裸貸,這就是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
這也是為何尤二姐得到大齡剩女追捧的原因。現在有些大齡剩女為了走捷徑,甚至寧做富人妾不做窮人妻。
但是她們萬萬沒想到人家富人妻也不是吃素的,所以新聞頻頻爆出原配打小三的新聞。而在這個時候,大家都一致性的鼓掌打得好。
說明社會充滿正義感的人還是佔多數。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很多女孩不信古人,沒有信仰,為了得到想要的不擇手段。
那最後的結局自然是一地雞毛,偷雞不成蝕把米,說的就是這些人,有的人費盡心機擠入豪門。
等來的卻不是在豪車裡笑,而是在豪車裡哭,有的甚至葬身在豪車裡。而那些腳踏實地選擇騎自行車的女孩早已經到達了人生的高峰。
結語:
總之, 《紅樓夢》中的尤二姐:寧做富人妾不做窮人妻,最後被原配王熙鳳滅掉,確確實實是一個反面教材,大齡剩女盲目追捧,不僅耽誤了自己的青春,最後得到的只能是雞飛蛋打。
--END
【歷史像一壺陳年老酒,需要細細的品,在這裡,靜下心,我帶你穿越那千年往事,回來,你會更加粉嫩。關注你的老朋友:閱史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