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翻拍,新版為何不如老版?老梁的解釋一針見血

2020-12-06 文史夢古今

四大名著翻拍,新版為何不如老版?老梁的解釋一針見血

四大名著,基本上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可以說每一個人的童年都伴隨著四大名著,電視劇熟悉的旋律。尤其是《西遊記》,每當聲音響起,就意味著寒暑假到了。以四大名著為素材的電視劇,基本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文化生活不是太豐富的20世紀最後20年,老版四大名著為我們貢獻了美味的精神大餐。

儘管老闆四大名著經典至極,可是依舊避免不了被翻拍的命運。我們不難發現。新版四大名著無論在劇情還是特效,都優於老版四大名著,可是新版四大名著就是不如老版四大名著。針對這一文化現象,老梁的解釋可謂一針見血。

在我國一個好的素材往往會被翻拍,翻拍的電視劇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可能性,但是大部分的翻拍,往往是狗尾續貂,不堪入目。比如新版《三國》、新版《紅樓夢》,新版《西遊記》、新版《水滸傳》。

四大名著的拍攝手法、特效技術、劇情設置等等各個方面,尤其是演員很養眼,不能說不好,但是觀眾不買帳。老梁從4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他的解釋可謂一針見血。

第一:觀眾先入為主,老版實在經典,無法突破的天花板

小編在上文提到,上個世紀最後20年可以說是我國文化生活的一片荒漠。在這樣的情況下,四大名著素材電視劇的先後播出打破了這種尷尬局面。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們沒有什麼可供消遣的電視節目,耳熟能詳的四大名著,自然而然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加之,當年四大名著電視劇可以說是萬人空巷,裡邊的人物,情節設置已經完全思維定式。比如孫悟空,就是六小齡童,諸葛亮就是唐國強等等諸如此類。因而,在拍新版四大名著的時候,就很難接受裡邊的人物情節設置。

第二:創作心態不同,急功近利,無法靜下心來創作

這一點尤為重要,比如老闆《紅樓夢》的拍攝過程很能體現這一點。眾所周知,老闆《紅樓夢》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琢磨情節,琢磨人物角色琢磨,服裝道具等等等等。

當年的紅樓夢是有深厚的官方背景可以不計成本的投入,能夠邀請頂尖的紅學專家,在一起探討,所以說質量是相當的高。新版紅樓夢就不是這樣,必須要求七八天拍一集,一年完工,這樣的拍攝進度,質量又有如何保證呢?

第三:導演分心,內容投入不足,以至於質量不怎麼好

新版四大名著最出色的問題就是場面大,特效多,演員薪酬高,這一系列的問題,就導致導演不得不分心來應對這些問題。不能完全保證質量,但是相當被動的。老版四大名著就不存在這一問題,可以不計成本的投入,細節上是新版四大名著所不能比擬的。

第四:各方利益糾紛,難以平衡,壓縮投入成本

現在四大名著的翻拍背後不是導演精心地琢磨電視劇本身,而是更多的與投資方的較量。一個角色不是說導演喜歡就讓你來拍,而是說投資方看對哪個就必須用哪個。

所以新版四大名著就出現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人物角色非常的單薄,缺乏張力。再加上新版四大名著,拍攝完畢之後,會牽涉到版權的劃分,背後的利益池是相當驚人的。

基於此我們不能理解為何四大名著翻拍,老闆不如新版,老梁的解釋可謂是一針見血,監獄長指出了四大名著在翻拍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其實作為觀眾的我們要求非常簡單,只想看到傳統文化真正的魅力,真正的四大名著。

但是新版四大名著在拍攝過程中恰恰不能解決這一矛盾,這就導致了老闆四大名著,遙遙領先於新版四大名著。對此大家是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新版四大名著與舊版相比,翻拍最成功的是一部及其原因
    自從有了影視劇,四大名著也就不可避免地成為影視的重要題材。自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央視播的老版四大名著的電視劇,到了2005年以後,《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陸續推出了新版電視劇。那新版本四大名著影視劇與老版本相比,那個更受歡迎,更貼近原著,更成功呢?老版影視劇大都是慢工出細活,要經過嚴格的審核 ,一部劇拍上三五年是常有的事。
  • 老版四大名著珠玉在前,新版本硬傷太多,想要洗脫罵名難上加難!
    新版四大名著的翻拍項目,從2005年新版《紅樓夢》劇組發起大型演員選秀《紅樓夢中人》開始,就一直維持著超高的國民關注度,直到2012年,新版《西遊記》播出,7年間一直是轟轟烈烈的狀態出現在輿論場中。但是,老版四大名著,無疑是橫亙在新版四大名著之前的一座大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播出的央視版四大名著,在整個內地電視劇史上,都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當時那個物質與精神財富都極度缺失的年代,這四部文化型的電視劇的橫空出世,既創造了奇蹟,也為當時的全國人民奉獻了一場文化盛宴,意義非凡。
  • 釋永信是得道高僧,為何世人對他卻毀譽參半?老梁的解釋一針見血
    釋永信是得道高僧,為何世人對他卻毀譽參半?老梁的解釋一針見血武漢疫情肆虐大地之際,釋永信帶領下的少林寺,秉承千年傳統,向湖北防疫一線捐贈了100萬隻口罩。此番善舉可謂是大手筆,釋永信不愧是得道高僧。老梁的解釋可謂一針見血。釋永信俗名劉應成,安徽阜陽潁上縣。阜陽與河南頗有淵源,地緣文化上還是比較接近的。從小到大,小劉對於少林武功傾心不已。於是,小劉做了一個破天荒的決定:削髮為僧。可是小劉家裡人卻很不理解他的想法,崇仰佛法沒什麼錯,削髮為僧就難以理解了。畢竟,當了和尚就與娶媳婦生孩子算徹底拜拜了。
  • 清華教授點評四大名著老版是藝術新版是商品
    專家點評  新版四大名著陸續播出後,針對種種負面評價,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尹鴻教授就認為,很正常。談及背後的原因,尹鴻教授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第一,今天的觀眾越來越差異化和多樣化。
  • 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
    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師父與師傅,一字之差究竟有何區別?單一的從意思上來說,估計好多人會從字眼上來摳,說來說去也說不出所以然。說白了,也不能給大家說明白問題的本質。搞明白這一問題的本質,就是為了弄明白這一問題背後的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師徒文化。相比之下,老梁與馬未都二位文化學者,他們嗯解釋還是值得借鑑的。
  • 老梁的解釋,可謂一針見血
    老梁的解釋,可謂一針見血親戚,可以說是構成中國式人情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親戚,中國人有很精闢的論斷,「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言外之意就是剛開始再怎麼親的親戚,到後來也是如同陌生人。春秋戰國紛爭j近五百年,要真是不打仗了論親戚排輩分,估計舅舅姨父姑父的都叫上了。可是,春秋戰國打的是難捨難分。看來,這親戚親戚也是有講究的。
  • 《老梁的四大名著情商課》中國式情商教科書
    以《紅樓夢》為代表的四大名著,其實就是中國式情商的教科書,箇中人事在千百年間被無數說書人引用和演繹,在博人一樂的同時,也成為聽眾識人、辨事、明理的最佳教材。而在當代,四大名著作為義務教育中的必備書籍,讀過的人很多,但鮮少被名人大家成套評說。11月15日,著名評論家、學者梁宏達的首檔付費音頻節目《老梁的四大名著情商課》正式登陸。
  • 老梁的解釋說到點子上了,可謂一針見血
    老梁的解釋說到點子上了,可謂一針見血馬未都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鑑賞名家,堪稱收藏界的一代宗師。他自從入行以來,但凡是撿漏還是為他人鑑寶,基本上沒有失手的時候。作為收藏界的泰山北鬥,馬未都的鑑寶水平有多高?這是一個大家相當關心的話題。馬未都的鑑寶水平,那是毋庸置疑的。對此,文化界一向愛說實話的老梁,他的解釋那是說到點子上了,可謂是一針見血。
  • 《紅樓夢》變鬼片,四大名著之首為何翻拍頻頻翻車?
    《紅樓夢》是一部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頗具影響力的人情小說。《紅樓夢》自成書以來,便受到文人追捧。清代時有文人筆記記載:「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
  • 為什麼投資上億新版《西遊記》不如老版?因為張紀中少了這雙眼睛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這部作品一直被無數次搬進影視中,在眾多版本中最另類的版本就是周星馳的那部《大話西遊》,經典名著和星爺獨特的無釐頭風格結合在一起,孫悟空居然也會談戀愛了,這部戲可以說是最成功的改版了。《大話西遊》的成功引得很多翻拍,不僅孫悟空談戀愛,唐僧也會談戀愛。
  • 唐僧身世之謎很可疑,老梁的解釋一針見血,給出2種不同的看法
    唐僧是古典名著《西遊記》小說之中的一個主線人物,大家聽過《西遊記》小說的都對他很熟悉。其實圍繞著唐僧的身世之謎,也是有好幾個不同說法的。 唐僧的身世還能被懷疑?小說原著之中不是都已經解說得非常清楚了嗎?下面我們就從這一個文學問題開始著手,一起來聽一聽文化大師老梁是如何解釋的。
  • 煥新古典文學老梁的四大名著情商課獨家上線蜻蜓FM
    以《紅樓夢》為代表的四大名著,其實就是中國式情商的教科書,箇中人事在千百年間被無數說書人引用和演繹,在博人一樂的同時,也成為聽眾識人、辨事、明理的最佳教材。而在當代,四大名著作為義務教育中的必備書籍,讀過的人很多,但鮮少被名人大家成套評說。11月15日,著名評論家、學者梁宏達的首檔付費音頻節目《老梁的四大名著情商課》正式登陸蜻蜓FM。
  • 名著「翻拍」的英文表達
    特別推薦:世界盃雙語大觀李少紅版電視劇《紅樓夢》近日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有人質疑「黛肥釵瘦」,有人質疑「銅錢妝」,也有人贊其高度忠於原著。再聯想到之前飽受非議的翻拍《三國》,大家不僅感嘆翻拍名著日漸成風,而且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請看相關報導:In China, "the four masterpieces of literature"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Chinese people.
  • 《老梁故事匯》解析《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每個人物都值得大書特書。那這些人物裡,哪些人的故事最為離奇有趣?本周的《老梁•故事匯》為您講述《紅樓夢》裡的這些人。從9月20日到9月24日,分別為您講述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劉姥姥和丫鬟們的故事。
  • 邵氏電影翻拍合集:老版好看還是新版好看
    導讀:香港電影帶動了中國的電影事業,最早的武俠電影大多數都是香港邵氏電影出品的,因為有著很好的動作和很不錯的劇情,武俠題材當然都是以古龍和金庸的武俠小說來取材的,那個年代拍攝的電影,在現在2000年左右,很多導演都翻拍了很多部邵氏的武俠電影,小編給大家介紹10部邵氏武俠電影,和翻拍的新版武俠電影
  • 同一部電視劇有沒有新版拍的比老版好看的
    二:《射鵰英雄傳》2017版本來看到新版就特別反感,剛出那會壓根我也沒放眼裡,總想著小鮮肉能拍點啥。直到有次看到別人品評說這部還不錯,尊重原著。我沒有看過原著暫且不談,我也去看了一遍電視劇,嘿嘿,別說還真不賴,細節特別到位,武打動作有點驚豔,演員對話也非常自然,完全擺脫了港風味,真的很好看。可以去試著看看。
  • 世界四大博物館,為何沒有故宮博物院?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
    世界四大博物館,為何沒有故宮博物院?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眾所周知,世界四大博物館,是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以及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這四大博物館,卻偏偏沒有故宮博物院。
  • 老版《三國演義》非常經典,很多主要演員,為何頻繁更換?
    說起我國的四大名著,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從80年代開始,我國陸續把四大名著拍成了電視劇,每一部電視劇、甚至每一個鏡頭,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例如老版《三國演義》的種種人物特寫,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建國後,為何要將六大名著刪減成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家喻戶曉
    其實最開始為六大名著,出版社當時決定刪減《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變成今天四大名著。很多人奇怪,為什麼會被移除掉呢?建國後,為何要將六大名著刪減成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家喻戶曉。有些人覺得人類還不如動物,畢竟它們知道感恩報德,諷刺人間萬物。這部小說被翻拍成很多影視作品,很多當紅明星都參演過。不過電視劇情節和原著當中所描寫,本身有很大出入。
  • 日本人又翻拍四大名著,這次諸葛亮要變成女人了?
    日本人又要翻拍我們的四大名著了,這次他們選的是——《三國演義》!前幾天,導演福田雄一公布了第四波《新解釋三國志》的花絮,諸葛亮妻子黃月英、小喬的劇照都展現了出來。還有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呂布等的劇照也早早釋出,乍一看,好像還像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