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一直都錯了,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2020-12-12 周翠講故事

哈嘍~大家好!你們最可愛的小編我又上線啦!大家是不是都想我了,嗯不要搖頭,小編我知道你們肯定想我了。關於潘金蓮不用小編我多說大家肯定都知道這麼個人,幾百年來一直成為壞女人的樣板,並且成為很多現在舞臺劇的熱門「女人」。雖然她的死讓不少人深感同情,但她一直被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是不爭的事實。那今天小編我呢來跟大家說一說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或許跟我們之前了解的一直都不一樣,請大家認真細細看哦。

大家多多少少都看過《水滸傳》吧?小編我小時候經常被老師逼著看,想想都好痛苦的呀。那大家都知道在小說《水滸傳》裡潘金蓮是個有名的浪蕩婦人,是吧?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的潘金蓮出生於大戶人家根本就不認識西門慶這個人,而且婚後的她賢淑溫柔善良,卻無端的被人訛傳成一個紅杏出牆與人偷情並且謀殺親夫的壞女人,而她的夫君武大郎也很冤枉,明明是憑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縣令,卻硬被人說成是走街串巷賣燒餅的三寸丁,不但如此還被戴了一頂綠帽子。

在北宋徽宗年間,現今地址河北清河縣,有一戶大戶人家裡有個侍女叫潘金蓮,這潘金蓮長得那叫一個美豔動人啊,用咱們現在的話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而這大戶人家的老爺貪戀其美色,時不時騷擾潘金蓮,於是潘金蓮就告訴了老爺的夫人,這老爺懷恨在心所以把她嫁給了賣燒餅的武大郎。武大郎家境貧寒,身高不足五尺,而且面目醜陋,大家給大起了個外號三寸丁,古樹皮,所以武大郎無論是生理上還是物質上他都無法滿足潘金蓮。後來潘金蓮與西門慶偶然相遇,西門慶這人本來就好色,而潘金蓮見他既有錢人長得也很帥就控制不住得動了心,經王婆撮合兩人如同乾柴烈火燒到了一起,結果不到半個月兩人的姦情傳得滿城風雨,武大郎上門捉姦卻被西門慶一腳踢重心臟後臥床不起,武大郎警告潘金蓮「等我弟弟武松回來以後一定饒不了你們!」沒想到這句話為他引來了殺身之禍。西門慶與潘金蓮合謀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回來後很快便查明了兄長的死因,他在哥哥靈前手刃潘金蓮隨後又殺了西門慶。幾百年來《水滸傳》中的這段經典情節讓潘金蓮成為浪蕩婦人,壞女人的代名詞。那麼歷史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在真的歷史上確實有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這三個人,但是他們都生活在明朝,而且武大郎本名武植清河縣武家那村人,他雖然出生貧寒但是卻聰明過人,中年便考中進士當上了山東陽穀的縣令。而真實的潘金蓮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就在距離武家那村不遠的黃金莊,潘金蓮喜歡武植,經常偷偷接濟他,並且悄悄與武植私定終身。武植當上縣令後兩個人便結了婚,婚後夫妻兩人和睦恩愛,養育了四個子女。一九四六年武植之墓被人挖掘出來,墓碑銘文曰武功會直字田玲同時為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跟先祖居住於晉陽郡是英武丁後裔,公幼年沒有了父親,與母相依衣食寒噤,少時聰穎,崇文尚武,尤其是師叔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根據武植的二十四世孫武叔常說,從銘文不難看出武大郎雖然出身貧寒但從未賣燒餅為生,相反他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七品父母官,而本是名門淑媛的縣令夫人潘金蓮,卻被描述成浪蕩婦人遭到唾罵實在是比竇娥還冤枉。

另外據一九九六年發現的武植的小腿骨測算,武植身高應該超一米吧,絕非是三寸丁古樹皮,更加不是五短身材。武叔常介紹武潘二人被毀名其中另有緣由。原來武植早年貧苦接受過好友黃堂的資助,武植做官後黃堂家的房屋失火,黃堂便投奔武植希望可以謀個一官半職,不料黃堂她在武植家住了三個月,天天好酒好菜卻始終不見提拔,黃堂覺得武植不講義氣一怒之下便一走了之。而黃堂為了發洩心中的怨恨,所以在回鄉路上四處編造宣揚關於武大郎和潘金蓮的謠言,又張貼傳單捏武潘二人的醜事,當地惡少西門慶也與他沆瀣一氣添油加醋,很快武潘看二人的醜事就傳遍了相鄰州縣的街頭巷尾。黃堂回到家裡發現自家房屋已經被重新建造,妻子說是武植重新建造了房屋還為他們購買了新的家具,此時黃堂無比懊悔,但他捏造的武潘二人的醜惡形象早已轟動四方,並被施耐庵寫進了小說《水滸傳》從此流傳天下。施耐庵怎麼也沒想到她寫的水滸傳,不僅讓武大郎潘金蓮兩人名聲盡毀,也給武潘兩姓的後人帶來了災難,清河縣的武家與潘家幾百年來從不通婚,對此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潘姓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潘建民說:「作為潘姓後人我們也為潘金蓮感到委屈,但是誤會已經造成,一兩句話是改不過來的,希望後人理解就好。」

2010年清明節後他們去過清河縣的武植祠細讀了武植墓碑的銘文,潘建民說讓人欣慰的是他們也見到了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後人,給武潘的造像和道歉詩,凡是去過武植祠的潘姓人都會拍下這組照片,一來敬佩施耐庵後人的勇氣,二來也是告訴世人潘金蓮並沒有給潘家丟臉。2009年12月18號的施耐庵的直系後人施聖城河北省著名書畫家專程來到清河縣武植祠,代表先人向武氏後人表達歉意,為武植和潘金蓮造像並寫下了道歉詩,這首詩至今仍然裱糊在武植祠的牆壁上。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和小編我有一樣的同感,就是謠言比暴力更能傷人至深。這一胡編亂造不只當時傷害到了武大郎和潘金蓮,更是讓他們的後人也為此受到了深深地羞辱。這也深深教導我們不要去散播謠言,有可能你當玩笑的一句話會深深傷害到其他人!(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合作。)歷史君!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原型,原來我們被電視劇騙了
    大家好,我是文史小強,相信大家都知道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讓人忍俊不禁,潘金蓮更是招人唾棄。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並不是電視劇演的那樣。接下來,小強為大家揭秘一下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咱們先從武大郎說起吧,武大郎本名武植,河北清河縣武家那村人,自幼家庭貧困,父母早亡,考古證明武大郎身高一米八。他雖然出身貧寒,但是從小聰穎過人,崇文尚武,尤其喜歡詩書。前半生的不幸造就了這位七尺男兒,在他中年的時候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中進士, 並且出任山東谷陽縣令,在任期間興利除弊,清正廉明。
  • 歷史上武大郎和潘金蓮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歷史上武大郎和潘金蓮的真實情況如果有看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的朋友們,一定都非常了解其中的人物,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提到的就是武大郎和潘金蓮。在水滸傳中對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描寫,讓大家覺得潘金蓮是一個的蕩婦,不僅勾搭自己的小叔子武松,還與西門慶勾結在一起,並且聯手害死了自己的丈夫武大郎。因而每每提到潘金蓮這個人物,人們心中都滿是氣憤,提到武大郎又覺得非常的可悲。那麼真正的歷史與小說是否是一致的呢?且聽小編為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
  • 武大郎和潘金蓮竟有4個子女?原來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
    武大郎和潘金蓮竟有4個子女?原來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很多人都了解過水滸傳中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武松打虎」和「武大郎與潘金蓮」之間的故事了,根據施耐庵在小說中的描述,潘金蓮與西門慶私通,合計害死武大郎,得知真相的武松,憤怒不已,將兇手殺死。因此,根據我們的常識,武大郎與潘金蓮並沒有子女,然而事實真相是什麼呢?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提起武大郎和潘金蓮,首先大家想到的便是武大郎賣的炊餅和潘金蓮勾當真實歷史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蓮。是什麼形象呢?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武大郎是水滸傳中虛構的人物,其實水滸傳的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是真實存在的,例如確實發生過宋江起義。武大郎也是真實存在的,只是相反,他並非是宋朝時期的人物。
  • 潘金蓮和武大郎竟然有4個子女?原來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
    作者:木子李說歷史《水滸傳》武大郎是怎麼娶到潘金蓮的呢?故事的前半部分,話說潘金蓮一番巧合下進了財主家,因為潘金蓮生得貌美就被財主看上。財主的妻子就把他們徹底趕出,武大郎就在外面租了兩間房子居住,依舊賣炊餅。至於後來故事就是西門慶和武松的主場,大家都知道了。
  • 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和武大郎,原諒我們誤會了這麼多年
    讀過水滸的都知道梁山好漢的氣勢,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衝風雪山神廟一回都永遠的成為了經典。除了這些主要人物,作者還寫了很多反面人物來襯託。其中流傳最廣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潘金蓮和武大郎的故事了,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這樣不堪嗎?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究竟是怎麼樣的
    潘金蓮和武大郎,這兩個人可謂是家喻戶曉。大家對這兩人大多熟知於《水滸傳》和《金瓶梅》。戲劇和影視中的潘金蓮常常被刻畫成一名不知廉恥的蕩婦,而武大郎則被刻畫成身高矮小的膽小漢子。但其實,大家印象中的潘金蓮和武大郎是被經過後期加工的。《水滸傳》中,潘金蓮,武大郎,西門慶的故事發生在宋朝。但其實他三根本不是那個朝代的人,歷史上三人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他們生活的朝代是在明朝而不是宋朝。據說,武大郎原名武植,窮苦農民出身。
  • 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真的有那麼不堪嗎?原來我們都被誤導了!
    本文由羅小仙兒說歷史原創發送,喜歡的朋友記得點擊收藏加關注喲!《水滸傳》咱們大家基本上都是看過的,不管是看的小說也好還是影視劇也罷,這裡面的武大郎很多人都為他感到不值,而且對於潘金蓮也是罵聲一片。《水滸傳》中這樣描寫也就罷了,更可恨的是在《金瓶梅》當中,對於潘金蓮的人設,更是讓人難以忍受。這兩本書有個共同點,都把武大郎描寫成了一個賣燒餅的窩囊廢,而潘金蓮雖然長相漂亮但是卻心腸狠毒。然而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真的有這兩本書中描寫的這麼不堪嗎?其實啊,我們都被誤導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咱們跟著筆者往後面看下去就知道了。
  • 被小說冤枉的人物,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與潘金蓮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武大郎一直被當做窩囊男人的典型代表而受到人類的鄙視,充當了一個受苦受難甚至被害人的角色,而作為他的妻子潘金蓮更甚,自自從《水滸傳》問世,數百年來,她一直遭人唾棄,承受著道德上的唾罵,他們的形象從何而來,無非是人們在小說中獲取了他們的一切,然事實的真相確實如此嗎?真實的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武大郎和潘金蓮其人?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與潘金蓮:夫妻恩愛,還生了四個兒子
    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形象,都是由施耐庵書寫描述出來的,又是否全部為真呢?幾百年之後,人們通過考古發現了不一樣的真相,甚至是顛覆了所有人的歷史認知。而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與潘金蓮卻夫妻恩愛,還生了四個兒子。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呢? 武大郎實為清廉縣令,潘金蓮竟是安分婦人 讀者對於武大郎與潘金蓮的印象,都是來自於書中的記載。而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考古學家發現了武大郎的墓葬,才為這對夫妻平了反。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是怎樣的?與《水滸傳》中形象一樣嗎
    譬如說,武大郎和潘金蓮這兩個人物的形象是否存在謠傳的可能?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武大郎和潘金蓮兩個人物的形象多半都是從《水滸傳》原著或者被改編的影視作品中了解的。那麼我們就了解一下《水滸傳》原著中兩人的形象。
  • 歷史上真實武大郎、潘金蓮,竟然和《水滸》裡完全不同!
    小說《金瓶梅》裡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形象,繼續沿用了《水滸》,同時誇張渲染武大郎性格「懦弱無能」和潘金蓮「妖豔風流」。比如,當西門慶與潘金蓮私通被抓到時,武大郎選擇委曲求全,表示只要潘金蓮願意照顧自己,他可以原諒他們的私情,把一切當作沒發生過……作為讀者,都有些哀其不爭,怒其不幸,直到,了解過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潘金蓮,才發現,小說果然都是編故事的……01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竟然才華橫溢,身高八尺,潘金蓮是名門淑媛
    最慘的莫過於武大郎了,我們熟知的武大郎是《水滸傳》中一位角色,自幼父母雙亡,靠賣炊餅將兄弟武松養大,娶了個如花似玉的老婆潘金蓮,後來因為發現潘金蓮和西門慶的苟合,武大郎上門捉姦,被西門慶一腳踢中心窩受傷,受傷期間被潘金蓮與西門慶王婆一起下砒霜毒死,還把武大郎的屍體給火化了。在《水滸傳》中這樣記載:「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1.3米),面目醜陋,綽號「三寸丁谷樹皮」。
  •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潘金蓮和武大郎?他們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歷史有時候就是任人拿捏的小角色,隨著歲月變遷,我們所了解的很多歷史人物已經嚴重變形失真,甚至醜化了,比如武植(武大郎)和潘金蓮,居然成了矮醜拙和蕩婦的象徵性人物,不得不說,《水滸傳》和《金瓶梅》的流傳實在是太成功了,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 潘金蓮為什麼會嫁給武大郎?歷史上的武大郎是什麼樣的
    在水滸傳這部小說中,我們都知道武大郎死的是比較冤枉也是比較慘的,可以說是被自己的老婆毒害而死,如果不是潘金蓮給武大郎戴了綠帽子,或者武大郎不會死。 其實武大郎可以說是傳統的中國農民,心地善良,勤勞,而且有點懦弱,做好一手炊餅的功夫!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與潘金蓮,與小說寫的截然不同,真相讓人心寒
    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和武大郎,武大郎身高超過一米八,說起武大郎和潘金蓮應該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人物。在我們多數人的印象中,武大郎就是一個相貌醜陋、身材短小、猥瑣的人,而潘金蓮則是一個千嬌百媚很亂的女人。而據歷史記載,潘金蓮和她的夫君武大郎是真實存在,不過跟我們所熟知的截然相反。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是位千金小姐,而武大郎是個造福一方的縣令,西門慶也確有其人。早年潘金蓮暗戀武大郎,經常接濟他,後來兩人便私定終身,而且還育有四個子女,兩人恩恩愛愛,家庭和睦。早年的武大郎出身貧寒,全靠其好友黃堂的幫助。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武大郎,而「水滸傳」卻深度醜化二人
    武大郎與潘金蓮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也是真實的夫妻,而且夫妻二人素有賢名,可為什麼會被後人黑的如此不堪呢?追其原因竟是武大郎交友不慎造成的。潘金蓮、武植、夫婦史料記載,武大郎本名武植,身高七次,相貌堂堂,並非像「水滸傳」裡被黑的那樣,不但沒有賣過炊餅,後來還成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
  • 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與武大郎什麼樣?
    潘金蓮自己養不出孩子,對西門慶別的妻妾的嫉恨更成倍地躥升。當李瓶兒竟生下了官哥兒之後,如何害死這個「眼中釘」便成為她的「當務之急」。官哥兒終於被她唬得受驚並生病死掉後,她拍手稱快,潘金蓮的形象也就與狠毒甚至顛狂聯繫在了一起。那麼,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又是怎樣的呢?是否真有其人?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據考證,大郎武植系山東清河縣武家那村人。
  • 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名門淑媛出身,婚後和丈夫武大郎相愛有加
    最早我們知道潘金蓮,是從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中得知,在這本書中,潘金蓮的形象簡直是劣質到了極點,她與人苟合,謀殺親夫,總的來說,凡是人性的善良,沒有一點在潘金蓮身上表現出來,由於這個原因,很多人也將潘金蓮的名字作為一個形容詞,使得千百年來,潘金蓮飽受後人的唾罵,而實際上,罕為人知的是
  • 歷史上武大郎和潘金蓮是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您被騙了
    小說就是小說,歷史就是歷史! 小說有歷史原型,但歷史原型往往都是讀者的想像,有太大的主觀性。《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和武大郎,也許有歷史原型,但絕非是廣為流傳的鳳凰男和白富美。炮製出高大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可謂是創造(杜撰)了「歷史」。這樣以小說中的「醜化」到歷史上「美化」的強烈對比,吸引了人的眼球。而在紙質刊物上的發表,讓一些人信以為真。隨著網絡的興起,尤其是部分紙質媒體網絡版推波助瀾、縱風止燎,誤導了太多太多的男女老少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