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深入了解一個專業,就去看這個行業的頂尖人物,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態,無疑是最好的參考。
Netflix的紀錄片《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中世界上最傑出的八位設計師展示他們設計的秘密,上一期我們了解了插畫師👉與全球頂尖設計師對話 | 《紐約客》插畫師Christoph Niemann,今天我們來了解平面設計師Paula Scher及其【平面設計】這個應用範圍最寬泛的專業,希望對準備申請這個專業的同學有所幫助。
平面設計師
Paula Scher
你可能不知道Paula Scher,但你一定見過花旗銀行的標誌,聽過Best Of Jazz的唱片,用過微軟,訂閱彭博商業周刊,買過Tiffany & Co,逛過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高線公園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不過這僅僅只是她眾多霸佔你視線的一部分作品。
「用字體做插圖設計。那是我聽過最好的設計建議。發現可以通過字體設計傳遞情緒和情感後,我便立刻掌握了這一設計方法。我並不是很擅長畫畫,所以通過字體設計傳遞情感是我的一個優勢。」
Paula Scher(薛·博蘭)是美國平面設計師、畫家、設計教育家,也是Pentagram第一位女性執行長。從業30年,她在世界最權威的五角星設計諮詢公司(Pentagram)都是指點江山的角色。
做設計、出書、辦展、在庫珀聯盟(Cooper Union)、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泰勒藝術學院(Taylor School Of Art),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職教。
由於她卓越的成就,影響並引領了美國平面設計的發展,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NY.ADC)頒予了她Hall of Fame成就獎成為名人堂的成員之一;她曾是美國專業設計協會(AIGA)的委員,並在2001年獲得了AIGA獎章,這是國家對具有傑出成就與貢獻的最高榮譽。
▲她老公與福田繁雄(日)、崗特蘭堡(德)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Paula Scher和自己的設計偶像——被譽為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的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 之間的戀情,也是行業內的一段佳話。她被評為上個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女性設計師之一。
💽
黑膠唱片
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記得Paula Scher給Boston樂隊首張專輯設計的封面。
1970年在泰勒藝術學院畢業後,她進入CBS Records廣告及促銷部門,後續的十年內,每年設計多達150張專輯封面。
「我的設計可以理解為是從大眾化角度出發的:我做一些可以與流行文化交織在一起的設計,目標是讓人們光看封面就想買這張唱片。這種想法從那時起一直貫穿我的所有設計。從我現在做的品牌識別和環境平面設計裡,你也能找到當年我做唱片設計的影子。」
她的設計受葛萊美獎提名四次,她從此開始也致力於歷史性的字體與設計風格。
1980s
Best Of Jazz 1979s
Boston album cover
Charles Mingus
💡
創業
「如果我沒學會推銷自己的作品,我就沒有機會把我的作品展示給世人。」
1982年,Paula Scher開始自立門戶,並擷取裝置藝術風及構成主義的發展印刷方法,並結合傳統的字體。俄羅斯構成主義為她帶來靈感。
1984年,建立 Koppel & Scher設計公司,合作的七年中,設計涵蓋了包裝、書皮、廣告等行業。
1991年,在經過經濟衰退及 Koppel 的跳槽,Scher加入了Pentagram。成為紐約市的設計執行部門的leader。
📃
項目
公共劇院(public theater)
1994為公共劇院(public theater)找Paula Scher做劇院的設計視覺形象。當時的公共劇院給人的感覺是不太統一,有幾個不同風格的名字,還在不通的場地演出不同的劇目。甲方希望能把公共劇院的形象統一起來,能做為一個機構正常運轉。
Paula覺得這個視覺形象必須有紐約風格,必須能體現張揚和自豪感。在翻閱書籍的時候,她看到了一頁不同字重的「R」,這種形式讓她想到了紐約,包含了每一種「字重」,那麼公共劇院的視覺形象就誕生了。 基於字體的識別性為不同的場地設計一種形象。
Paula X New York Public Theatre
Paula設計的最多的就是標誌 ,它們有很多的表現形式,而她總是極盡所能做到極致,這就是她覺得最好玩的地方。她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習慣,每隔5-10年就會回頭審視自己的標誌設計,有時候它們需要做一些優化,因為你不可能做出一直符合那個時代特點的設計。
她曾經調整過三次紐約公共劇院的標誌,雖然並沒有人發現它們被調整過。Paula說,這就像在偷偷的跟公共劇院在談戀愛。
🔠
「字體排版設計其實是在用文字繪畫,能讓我達到最最最high的狀態,它就是我的古柯鹼。」
字體的版式設計擁有巨大的力量,不同的字重和字高,為之創造獨特的個性。
比如字母「E」:E中間的橫線長和短、高和矮給人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高一些的有一種30年代的復古feel,低一些的有會感覺很現代 。
巨大的粗體字會給人衝擊力,而纖細的字體會讓人覺得很古典,所以,在你閱讀之前,這個字體想傳達的感覺和精神就已經體現出來了。要是你再將它和某種含義結合,就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
項目
HIGH LINE的標誌
HIGH LINE是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棄用的紐約中央鐵路西區線一個高架橋上的綠道和帶狀公園,長達1.45英裡。 這座公園的設計理念來自法國巴黎的綠蔭步道,後者1993年建成。 高線公園從南西區線棄用的部分,這一條鐵路自肉庫區甘斯沃爾特街穿過切爾西,一直延伸到34街的西區廣場。
Paula Scher在設計的時候,目標是讓它更像一條鐵軌,而不是「H」。
📃
項目
Pier 55的標誌
哈德遜河上的一個人工島建成的公園,這個公園有三個露天劇場,他們能為戶外的文化活動提供場地。這個方案是基於公園的鳥瞰圖的局部形狀。
📃
項目
Rockaway海灘的指示系統
「平面設計這個職業是重要的,因為我們把人們對世界的所見所感投射在設計當中。我們不只是為一些公益事業做設計。設計圈現在流傳一種說法,如果你為了幫助颶風桑迪的災民做設計,那你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但如果你為一家銀行做設計,那就是勢利之舉。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所有的設計都有其意義所在,所有的設計都應該是智慧大氣的。」
「對我來說,最負責任的設計是可以把缺點轉化為優點、超出人們期望值的好作品。這就是我們的設計原則。我不知道怎麼令印度人喝上乾淨的飲用水,我沒有接受過這種培訓,我所接受的培訓是設計一幅好作品,在公眾中加以推廣,喚起人們對這件事的關注。這才是我的角色,這也是我的目標所在。」
Rockaway海灘是紐約市的皇后區的一個休閒勝地,也是美國最大的城市海灘。2012年的一場颶風摧毀了整個海灘的設施,重建工作也陸續開始。
Paula在這個時候被邀請去幫助這個海灘設計一套情感符號識別系統。在過去,海邊的棧道和過山車是人們對海灘的印象,現在木板路已經不復存在,那麼至少大家還擁有海灘,每一個進入海灘的入口都是那麼特別,96大道進入的風景跟101大道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樣。
Paula採用攝影作品結合指示系統做成的大型海報,既能指引方向,又能讓各區進入海灘的人們有很好的情感連接。運用之後的實際效果跟想像中一樣好,以致後續市政府把這一系列的海報做成了明信片,並且以該形式延展到了其他的城市海灘。
📜
地圖
「當我還是年輕設計師的時候,字體都是手繪的,我很懷念那個時代,當我們在90年代末實現數位化之後,就很少再動手去做這些工作,這種物理接觸的缺失給我帶來巨大的失落,所以我開始重拾畫筆。」
Paula Scher的手繪地圖給人留下了深刻影響。自從1990s開始,她就開始著手開展了這個地圖的項目,39張純手工繪畫,用一個個字母,描繪出了世界各個國家的地圖。
在談到創作的源泉時,Paula表示,在這個被GPS所掌控的時代,她希望給大家另一個看世界的觀點,告訴大家,地圖的魅力。大多我們認可的設計師或者藝術家總有那麼一兩幅作品是讓你感受到時間兩個字,你也許只會在畫布前停留10分鐘,而創作者則可能用了十分之一的生命創作它。
對於電腦技術,Paula認為:「如果一個年輕設計師的電腦技術很高超,但總是用電腦技術輔助設計,他最終難成大器。他必須邁出下一步,這就意味著要靠自己的設計直覺和天賦。設計師的危機是淪為技術專家。電腦技藝能實現什麼視覺效果,自己的設計風格是什麼,你想在什麼地方運用這些技能——掌握了技術後你必須思考這些問題。不要讓電腦技能牽著你的鼻子走,你要有駕馭它的能力。這種境界很難達到,畢竟當局者迷。」
📃
項目
花旗公司的標誌
「設計師需要對項目有全面的了解和總體規劃,有一些是策略上的,而有一些是直覺。策略性的部分需要從客戶需求出發, 需要了解他們想要這麼做的原因。
做為設計師,你不是要去改變別人,而是讓他們從一開始就擁有完美的視覺體驗。設計工作就像是穿過不同的路,不但讓群體中的個體、也讓大部分的人看到。」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為世界上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於1998年由花旗公司及旅行家集團合併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公司合併後需要Paula在三周內設計出一個能體現兩個公司特色的品牌標誌。
logo的雛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畫出來了,需要更多的去考慮使用場景,來最終確定採用哪一個方案和配色,而線下的實際鋪開使用,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所以,設計一個logo並不是最難的部分,而是怎麼去說服別人使用它。
雖然每一次設計提案,都是跟客戶的博弈。客戶會反駁你的提議,這將促使你低於期待值的正常水平,上面那個圖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人們如何看待,理解,接受事情的過程。
好的設計
對於好的設計,Paula認為:有力,可見,易懂,易識別。
對於這份工作,她認為:是為對方展現一副更完美的前景。
對年輕設計師,Paula有兩點建議。
1. 花1-5年學習如何做設計,並把作品展示給優秀的設計師看。對設計的基本理解會令你在設計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2. 學會解釋、捍衛和宣傳你的設計意圖,強化這一能力。
💡
很多人覺得Paula能夠成功,和她所處的環境有關。其實,她在走上藝術這條道路上,做了很多叛逆的事情。
她的父母並不支持她從事藝術,她畢業後自己一人來到紐約,身上只有自己的作品集和50美元。那時的紐約雜亂無章,是一個屬於Max’s Kansas City(1965年開設於紐約的夜總會,逐漸變成60和70年代音樂家、世人、藝術家和政治家的聚集地)的年代,大街小巷都是各式各樣的夜總會。不過,即便窮困潦倒,她還是在這座城市裡生存下去——花35美分安然無恙地度過了一個周末。
Paula常常對她的學生說,生活就是如此。初出茅廬的時候,你的生活捉襟見肘,除非有父母支持。為什麼一開始你就想過富裕的生活呢?你的事業才剛起步,而你身無分文,也沒有任何資本。年輕的時候,你對睡在什麼樣的床墊上毫不在乎;直到40歲的時候,你才把這當一回事。而當你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已經有了一定的資本,不再是那個一文不值的少年了。
在一次大學的演講中,Paula講述了她對於設計人生的理解:「當你20歲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有些人覺得自己是Wunderkind (天才),或者是peon (廉價勞動力),也許你們會覺得成為天才的感覺很爽,但是相信我,天賦總會耗盡,而剩下的,就是那些一天一天的努力。所以,去做一個苦力吧,當你30歲以後的時候,你會明白。」
Paula真的是非常優秀的設計師
強烈建議大家去看她的紀錄片和採訪
你所獲得的知識和感動
不僅局限在「設計」之中
「有一些事情
你可以在20多歲的時候嘗試
但無法在40多歲的時候做
更不可能在往後的日子裡實現
20多歲的你不會考慮這些
你一往無前
通宵不眠
為事業拼搏」
希望大家都可以在追求自己夢想的路上前進著
更多平面設計案例參考
Offer坊 | 免面試直錄倫藝LCC插畫/平面雙專業
Offer坊 | 如何用交互作品拿下LCC平面offer,SKD跨界新「申」了解一下!
Offer坊 | 被「北京設計周」和「倫藝UAL」同時選中的作品
報名/諮詢/領福利
預約免費試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