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勸婆婆,兒媳坐月子,咱只幫忙可別添亂

2021-01-09 十點鐘書屋

一勸婆婆,當看到兒媳身懷六甲的時候,千萬不要背上重男輕女的思想包袱,時代在前進,男女都一樣,甚至現在的女孩在某些方面還會優於男孩。至於傳宗接代,那是百年以後的事,咱看不到也管不了,與其幻想未來不如活好當下,與兒媳和睦相處,為兒子的婚姻多添加一份幸福的砝碼,合家團圓、其樂融融,這才是父母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二勸婆婆,在兒媳坐月子期間,如果決定去幫忙,就不要再想那些「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過門的兒媳是外人」等陳俗舊理。既然緣分把我們撮合在一起,我們就是一家人,人都是重感情的,更何況姻親之緣!你對人家親,人家自然也不會把你當外人,時間久了,感情深了,疏婆媳也會成為親母女的!

三勸婆婆,即便有月嫂照顧,咱也不能坐視不理。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常去看看、搭搭下手,這樣既能增進感情,還能鍛鍊筋骨,更重要的是,家人所表達出來的愛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尤其是月子裡的女人,她們所承受的痛是刻骨銘心的,當然,別人對她的愛也是沒世不忘的!

四勸婆婆,當寶寶降生後,切忌顧此失彼,把全部精力一股腦地轉移到寶寶身上,從而冷落了寶媽。俗話說「喝水不忘挖井人」,更何況此時的寶媽在經過身體上的消耗以及精神上的創傷,更需要別人的關心和照顧。作為婆婆,這個時候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因為在這碗水中,不僅凝聚著隔輩人的親情,同時也承載著子女的幸福!

五勸婆婆,當兒媳出現情緒波動的時候,你的情緒一定不要被帶動,相反還要給予充分的寬容和耐心的勸導。畢竟產後抑鬱誰也不想碰,但碰上了就要積極去面對,與其針鋒相對的激化矛盾、傷己傷人,不如水乳交融的舐犢情深、心心相惜!

六勸婆婆,與兒媳的交流不要過於強勢,特別是當兒媳照顧寶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馴服要說服,因為馴服當中參雜著恨,說服當中飽含著愛。作為一個母親,母愛是她最好的代名詞,要想讓寶寶得到母愛,自己先要示範母愛!

七勸婆婆,看護兒媳的時候不要戴上「有色眼鏡」,總認為人家的兒媳好。因為常戴這種鏡子的人,往往攀比心會駕馭平常心,從而導致心態的失衡以及言行的失態,造成婆媳間無法挽回的矛盾。實際上,人家的兒媳未必很好,自家的兒媳也未必不好,之所沒有感觸到美,是因為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八勸婆婆,當兒子與兒媳發生分歧時,咱要多替兒媳說話,因為跟兒子的血緣關係到什麼時候也改變不了,早就融為一體了;而跟兒媳的姻緣關係則充滿著變數,搞不好會一分為二,甚至勢不兩立。所以,為了保持穩定生活的平衡性,婆婆一定要選擇站在較輕的那一邊!

九勸婆婆,切忌耳根子過軟、偏聽偏信,特別是從兒子口中聽到兒媳對自己的不敬之言,既不要火冒三丈,更不要興師問罪,那樣只會進一步激化矛盾而不是解決矛盾,最理性的處理方式是在反躬自省的同時寬容別人,用母性的慈愛之心去感化他人、釋懷自己!

十勸婆婆,心態要平和。在給兒媳幫忙時,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不一致,而這種不一致,既不是她的過錯,也不是你的毛病,只是觀念的代溝跟我們開了一個小玩笑。既然是玩笑就不必較真兒,較真兒只會傷害別人、貶低自己,與其閉塞思維、固執己見,不如敞開心扉、接納未來!

相關焦點

  • 十勸婆婆,請您別把兒媳當仇人!
    出處 | 鹿姐時光記(shiguangxiangji)1一勸婆婆,你可以不把兒媳當女兒,但也別把她當仇人。一位婆婆對朋友說:我那個兒媳婦,好吃懶做,家務活也不怎麼做,假日還想出去玩兒,真是太過份了。朋友又問她:你女兒嫁的還不錯吧?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兒媳記恨婆婆咋辦?別擔心將來兒媳不伺候
    這位男士說妻子記恨婆婆估計有點兒過了,說忘不了我認為是真的,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在關鍵的節點上婆婆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兒媳心裡一定存在委屈和不滿。 我娘家離得遠,當時我們是跟婆婆住在一起的,按理說在生孩子的時候,婆婆應該會好好照顧我坐月子吧。可是,我生孩子的時候,婆婆竟然連一天都沒有伺候,說這話可能有的媽媽會不相信,無論大家相信與否,事實就是如此。 當時,婆婆是在服裝制帽廠的門市部賣衣服,每天同一個班有3個人上班,家裡有事情完全可以請假的,可是婆婆卻絲毫沒有請假伺候我的意思。
  • 「奶奶怎麼來了」,婆婆不伺候月子,兒媳報仇方式讓婆婆傻眼了
    的確,女人嫁為人妻後,婆家只在乎你能不能幹,知不知道疼人,而娘家人在意的是你會不會累,難怪會婆婆不是媽的說法。「奶奶這麼又來了」,孫子一臉嫌棄「奶奶,你這麼來了」,7歲的兒子打開門看到奶奶,先是對奶奶的到來感到驚訝,隨後一臉嫌棄的質問奶奶,緊接著跑去給媽媽報告。
  • 兒媳坐月子自己洗衣服,婆婆藏起手套,為什麼說月子仇會記一輩子
    雖然時隔多年,她們的孩子都已經結婚生子坐過月子了,但是她們講起當年的事情來,還是聲情並茂,很多細節都讓沒有親眼見過的人感到像是歷歷在目。幾十年了,當年坐月子的那一個月,卻依然在她們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講起婆婆老公是如何對自己的,依然很投入,語帶哽咽。
  • 婆婆想看孫子,兒媳卻怒斥:要是敢來,我就帶孩子回娘家
    只不過有了孩子後,一切就都變了,得知兒媳懷孕後,婆婆立馬就趕了過來,還說要幫忙照顧,可嘴上說是來照顧的 等到孩子出生後,徐璐很多事都不懂,也沒有經驗,再加上坐月子,就想著讓婆婆過來幫忙,反正現在也不比懷孕的時候,很多事自己也能做了,婆婆過來幫忙指導下就好,可沒想到婆婆卻說道:我可不敢過去,你那麼矯情,要是惹得你不開心,豈不是又要把我趕回來,我可丟不起那人。
  • 「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別看現在表面關係親近,到時候要是爭吵起來會更兇的。」但是當時的詩妍不以為意,每次聽到小葉這樣說,還會開玩笑回嘴地說:「小葉,你別杞人憂天啦, 我看你這分明就是羨慕嫉妒我。」然而等到自己真有孩子之後,詩妍才慢慢明白了,原來小葉說的話是對的。記得當初詩妍懷孕還大著肚子的時候,她的婆婆整天就對著她肚子念叨地說:「我老張家三代單傳,詩妍你這一胎,可一定要生個男娃。」
  • 兒媳出月子就「回娘家」,婆婆以為她生氣了,其實是「挪尿窩」
    婆婆不了解「挪尿窩」習俗,以為兒媳生氣了琳子生了女寶寶前幾天剛剛出月子,娘家媽媽在幾天之前就叮囑她,辦完滿月席後一定要帶著孩子「挪尿窩」。於是忙完了之後琳子就開始收拾包裹,跟婆婆道謝說自己回娘家住幾天,並邀請婆婆一起去。
  • 婆婆要接小姑來坐月子,被拒婆婆罷工,兒媳怒:這是我娘家陪嫁房
    父母又不忍心她租房結婚,最終還是幫忙出首付買了一套婚房。有了這套婚房,小潔和老公的婚後生活,才慢慢安定了下來。兩個人每月總工資過萬,每月除了還房貸和生活開銷,日子過得還是很滋潤的。2直到半年後,小潔懷孕。老公堅持要把老家的父母接到家裡,說是照顧懷孕的小潔。可小潔害怕婆媳同住,但老公卻沒有考慮她的感受,依舊把公婆接到家裡來住。
  • 坐月子婆婆不幫忙卻幫小姑子帶孩子,她老了我有義務照顧嗎
    坐月子的時候婆婆來伺候了我17天,她說以前她自己坐月子的時候都沒有婆婆伺候,她伺候了我17天都已經是看在孫子的份上才來的。婆婆在伺候我坐月子的這段時間,只負責做飯,早上用高壓鍋把菜燉在那裡夠我吃三餐。月子期間一天吃三餐,中餐吃的是早上吃剩下的,晚餐吃的是中午吃剩下的。燉一隻雞放一斤紅棗,紅棗放多了雞肉吃起來都變成苦的了,雞湯黑乎乎的一股紅棗的苦味。我又不好跟婆婆說,我老公比較忙,我自己坐月子不能煮,我怕說了她心裡會覺得我嫌棄她煮得不好吃,怕傷了她的心。婆婆很喜歡看電視,伺候我坐月子的這段時間裡幾乎是天天看電視劇。
  • 婆婆跳廣場舞不肯帶孫,2年後婆婆生病,兒媳的做法出人意料
    有些婆婆過於自私,對兒子的事很上心,對兒媳的事則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這無疑會令兒媳在家裡找不到歸屬感。周紅就遇到一個傲慢的婆婆,家裡但凡有點大事小情,婆婆只和兒子商量,從來不會徵求她這個做兒媳的意見。周紅心裡明白,婆婆這是在拿她當外人對待。
  • 「我怕水涼,你坐月子怎麼不能洗衣服」婆婆教訓兒媳反被兒子掌摑
    #情感#很多人都把家庭關係過成了公婆—兒子—兒媳的金字塔關係,把兒媳放在最底端,這個家裡依舊長輩最大,但其實真正良好的家庭關係中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是平等的,應該是婆婆—兒子—兒媳三個人連成一個閉環,他們互相影響,在這裡兒媳和婆婆之間應該是雙向箭頭,而兒子的箭頭指向婆婆和兒媳。
  • 婆婆住院,兒媳回娘家散心,婆婆:一個月子仇記這麼久?
    婆媳之間有矛盾並不是小問題,若長時間不處理只會越來越多,甚至會造成婚姻「翻車」,這是所有人都不想面對的結果。很多時候婆媳關係好不好,關鍵在於那個男人會不會處理。我和老公剛剛結婚的時候家裡條件很不好,因為公婆幾乎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大兒子,等到我倆結婚時自然就沒有大操大辦的能力了。
  • 寶媽生下龍鳳胎,被婆婆攆回娘家坐月子,兒媳的反擊讓婆婆很後悔
    尤其是沒經驗的新手媽媽,不懂怎樣照顧寶寶,又要坐月子,育兒之路就更是艱難。這時,老人的幫忙就非常重要。在我國,一般都是婆婆幫忙照顧月子伺候孩子,可總有些另類的婆婆,讓人難以招架。寶媽生龍鳳胎後,被婆婆攆回娘家坐月子,寶媽反擊很給力玲玲是我認識的一個96年小妹妹,年紀不大,卻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 婆婆伺候月子是啥體驗?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
    雙方都是持著「距離產生美」的態度,不是逢年過節就少見面,但是生孩子坐月子,偏偏打破了這種平衡,讓一個個家庭頻頻爆發「月子仇」。 婆婆伺候月子是什麼體驗?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 小芸的閨蜜最近剛坐月子,去看望她時,發現家裡請了個月嫂照顧,既妥當又放心。忍不住想想自己當年坐月子的那段時間,真是有苦難言。 當年生完孩子,老公工作忙不能休息,娘家遠跨大半個中國,只能讓婆婆來伺候月子。
  • 婆婆給小姑子帶孩子,卻對親孫子不管不顧,兒媳怒:別指望我養老
    可是,等到她結婚時,父親卻只出5萬塊錢的陪嫁,還告訴她別惦記家產,那都是留給妹妹的,聽到這話以後,她的心很痛。 家庭中,父母更偏愛誰,總有他們的理由,可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太過偏心,只會引起更多的矛盾和衝突。
  • 月子30天,婆婆常說這3句話,讓我對她從情同母女到恨之入骨
    可婆婆卻說:「哎吆,你就別喊了,喊的都瘮人,誰生孩子不疼,別矯情了!」丈夫也附和道:「整個醫院樓道裡都是你的慘叫!」婆婆便說:「那個女人生了孩子還能一輩子不下床?有的壯實人,第二天還下地幹活呢。誰生孩子不疼?疼又怎樣,都這麼矯情還了得!」說完,便把李欣的丈夫支走,去抱孩子洗澡去了。02、養孩子是女人的事,你別偷懶!對於李欣婆媳關係最大的挑戰是在回家後坐月子期間。
  • 「兒媳你不就坐月子,打地鋪吧,我腰疼要睡床」,隔天婆婆悔斷腸
    「兒媳你不就坐月子,打地鋪吧,我腰疼要睡床」,隔天婆婆悔斷腸都說兒媳就相當於婆婆的半女,但其實很少有婆婆會這麼認為,在很多婆婆眼裡,兒媳就是闖入自己生活的不速之客,還搶走了兒子的關心,所以大部分做婆婆的都不會給自己兒媳好臉色看。
  • 兒媳不願和婆婆和解:「憑什麼年輕對我不好,老了假裝喜歡我?」
    如果一個婆婆年輕的時候,對兒媳的態度比較苛責,那麼將來老了以後,想要得到兒媳的孝順應該也是一件比較艱難的事情。而朱菁的故事更是告訴我,一個不好的兒媳,和一個好的妻子與母親其實是可以共存的,就像是壞婆婆和好母親,同樣可以出現在一個人身上一樣。
  • 「你大姑姐回來坐月子,你得照顧」兒媳只回了3個字
    婆婆和兒媳 人們常說,婆婆再好也比不了親媽,而且再好也比不上親閨女。的確如此,畢竟血濃於水,婆婆與兒媳之間永遠隔著一層血緣關係,能做到相敬如賓就已經很不錯了,不必要求太多,但有些婆婆卻不明白這個道理,非要把自己的兒媳婦往絕路上逼,最後得不償失,就比如下面這個真實例子,「你大姑姐回來坐月子,你得照顧」兒媳只回了3個字。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兒媳不跟她來往,聽到小姑子的話,她感動了
    無意中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婆婆有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這個事情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是有義務幫忙帶的,有的人說看情況,不過一點大家倒是挺贊同的,就是不管婆婆幫不幫忙孩子,都必須給她養老,這是法律規定的。婆婆來看她的時候,經常是幫忙洗衣做飯拖地,把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婆婆節儉慣了,看到茶几上一堆一堆的零食,免不了覺得心疼,她偶爾抱怨兒媳亂花錢,說不如好好攢著。而年輕人是喜歡享受生活的,有錢就想著趕緊花了,所以王娟很討厭婆婆,說她管得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