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高山族舞蹈隊臺灣行:歡歌笑舞慶豐收
中新社桃園8月31日電 題:福建高山族舞蹈隊臺灣行:歡歌笑舞慶豐收 中新社記者 吳晟煒 歡快的音樂聲中,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兩岸同胞盡情歡歌笑舞。31日上午,來自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的高山族舞蹈隊,登場連續獻演《山地情歌》、《阿美山風情》、《拋陀螺》三個舞蹈,助陣在臺灣桃園縣舉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少數民族豐收節,贏得連連喝彩。
-
來大陸唯一的高山族聚居村寨,一起跳拉手舞吧
「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大陸對臺灣民族的總稱,解放以後就一直沿用至今。華安是大陸臺灣少數民族同胞最集中的縣,目前有54戶、139人,分別屬於臺灣的排灣族、阿美族、卑南族和布農族四個少數民族的支系。「每次在這裡排練,都會吸引許多人駐足觀看。」
-
走近臺灣少數民族 大陸記者感受高山族多彩族群文化
走近臺灣少數民族 大陸記者感受高山族多彩族群文化 2007年11月30日 07:5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高山族 寶島臺灣的最早居民
以後又陸續發現了6件人頭骨片化石,被定名為「左鎮人」,這是迄今被發現的最早臺灣居民,與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係,應該是從大陸移居臺灣的。新石器時代如圓山文化時代和卑南文化,與大陸東南沿海的新石器文化有共同之處,即都有繩紋特徵。有學者認為圓山文化的創造者是從大陸移居臺灣的。
-
臺灣高山族同胞海南省親
2002年12月16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 李峰:逢年過節,中國人喜歡走親戚、串門兒,最近,在第三屆海南島歡樂節期間,80多位臺灣高山族同胞來到海南,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省親活動。高山族同胞為什麼要到海南來省親?他們在海南有著怎樣的經歷和感受呢? 2002年11月22日,第三屆海南島歡樂節在海南省海口市開幕。
-
蔡楚夫:將臺灣高山族文化推向世界的藝術家
然而在日本強佔中國臺灣時期,為了獲取木材和樟腦,日本殖民當局設置各種各樣的徭役,逼迫高山族人到深山砍伐被他們視為圖騰的神木,並且將高山族人視為祖訓的紋面文化歸類為野蠻的標誌,並下令禁止,這一切改變了他們的一生,終於在1930年10月27日,發生了高山族賽德克人與日本人之間大衝突的霧社事件。最後參與事件的1236賽德克人,有644人死亡,其中290人自殺,幾乎滅族。
-
福建華安開啟世遺土樓文化旅遊周
黃建和 攝中新網福建華安12月3日電(黃建和 陳秀妹)3日,2020中國·華安全域生態旅遊融合發展大會暨「全福遊嘉年華——世遺大地土樓文化旅遊周」系列活動在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仙都鎮大地土樓群二宜樓開幕。二宜樓內,本屆華安旅遊形象代言人湯沐海指揮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
-
淺談高山族服飾
高山族是祖國寶島臺灣的土著少數民族,古代稱「東番」、「番族」,集中居住在臺灣西部、東部縱谷平原和中部山區,現共有人口40多萬,另約有4000人散居在閩、浙等大陸各地。分泰雅、賽夏、布農、鄒、魯凱、排灣、卑南、阿美及雅美等支系。
-
臺南首廟天壇參訪團參觀華安大地土樓群
臺南首廟天壇參訪團參觀華安大地土樓群 2014年07月29日 11:46:10 來源:福建日報 福建日報訊(黃淑琳 黃阿彬 鄭躍輝) 3月11日,臺南首廟天壇參訪團來到華安
-
臺灣唯一不靠海的縣,曾是高山族抗日起義根據地,風景美不勝收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位於中國臺灣的一個地區,這裡風景秀麗、美景如雲,同時也是著名的臺灣高山族原住民抗日大起義的爆發地。這個地方就是臺灣的南投縣。臺灣省位於我國東南部,與福建省隔臺灣海峽相望。它四面環海,總面積有3萬6千多平方公裡,不過這個南投縣卻是臺灣境內唯一不臨海的縣。
-
臺灣縱覽:高山族的語言
高山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屬於南島語系又稱馬來一玻利尼西亞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據統計,共有22種語言。除已近消亡的平埔人語言外,尚有15種。根據語音、詞彙、語法形態上的差異,大體可以分為『泰雅」、「曹」、「排灣』三大語群。包括泰雅語、賽德克語、曹語、卡那卡那富語、沙阿魯阿語、阿美語、布農語、卑南語、賽夏語、魯凱語、雅美語等。其中雅美語與菲律賓的巴丹語接近。
-
我國臺灣最早的民族——高山族
高山族 是中國臺灣地區南島語系各族群的一個統稱。2008年,總人口為494107人。高山族支系繁多,臺灣經典電影《賽德克巴萊》便是講訴的高山族支系——賽德克族。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島語系 印度尼西亞語族,大體可分為泰雅、鄒、排灣三種語群。沒有本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居住在臺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 口頭文學 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等。高山族體現於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質文化,內蘊豐富,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點與風格。
-
臺灣高山族同胞廣西行
解說:廣西的12個民族和臺灣高山族同胞同樣勤勞質樸,他們各自的語言、服飾、生活習慣、構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如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盤王節、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節都充滿著濃鬱的民族風情。當臺灣高山族同胞走進瑤族鄉,來到這個農家小院時,瑤族姑娘按當地的風俗與臺灣朋友喝起了交杯酒。
-
臺灣泰雅族小學生來閩歡度「三月三」 表演原生態舞蹈
沈宇波 攝 人民網寧德4月23日電(沈宇波)在福建省第四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少數民族豐收節上,一支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表演隊伍格外引人矚目,他們在開幕式演出上表演的《Talah原舞曲》,時而揮動盾牌長矛模擬狩獵場景,時而舞動彩色布匹還原織布過程,洋溢著濃濃的原生態臺灣風情。 這些來自臺灣宜蘭的學生共12人,都是四到六年級的學生,這是他們首次來到大陸表演。
-
臺灣的「高山族」,是怎麼來的?
「高山族」? 在臺灣,有泰雅族,有賽德克族,有太魯閣族……等等各種各樣的原住民民族,但是,並不存在一個「高山族」。其實就是說,臺灣的原住民,民族太多、太繁雜了,一個一個列舉來說,太麻煩,所以,漢人乾脆創造了一個詞「高山族」,用來統稱他們,這樣輕鬆很多。
-
臺灣高山族到海南尋根問祖
2001年11月15日播出 主持人 李峰:大家都知道,漢族佔到臺灣總人口98%,這些漢族同胞祖籍都在祖國大陸,但是也許很多朋友並不知道,臺灣的高山族其實也與祖國大陸是血脈相通的,據一項調查,臺灣的高山族與海南島的黎族之間有著同血源的族群關係。最近,高山族同胞深入海南黎族居住區進行了調查,發現臺灣高山族的發源地就是在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
-
杵舞歡歌牽兩岸:高山族
1953年在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務院有關單位正式採用並公布高山族這一名稱。臺灣使用「山胞」,1994年以後改稱「(臺灣)原住民」。 據臺灣有關部門的統計,截止到2008年,臺灣少數民族人口為45.9578萬人,佔臺灣總人口的2.02%。
-
【尋臺灣年味·過別樣新年】民俗戲劇、樂團表演、美食節……贛州人今年過年都這麼玩!
現在不用親自去臺灣感受,鳳崗臺灣部落民俗文化村火熱登「陸」。一大批臺灣民俗文化空降而來,親身體驗炫酷的電音三太子,觀看美輪美奐的原住民舞蹈表演,體味臺灣民俗美食的機會,即將來襲!臺灣部落民俗文化村景區總佔地面積約1130畝,分兩期建設,一期佔地約510畝,以天子路為界分為以遊客集散、功能接待、臺灣商業街區為主的北區和以臺灣高山族部落風情體驗為主的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