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眾話題】高考勵志標語裡的變與不變
據新華社報導,近日,在廣西桂北一所中學的高三教室裡,一條條高懸著的「勵志」高考標語,成了一道獨特風景線。
高考前夕的中國校園,到處瀰漫著類似標語所營造出的勵志氛圍。去年的一項民調顯示:38.2%的受訪者還記得自己的高考標語,58.0%的受訪者認為高考標語對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類似「人醜就要多讀書」、「要想成功,必先發瘋」、「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等標語,或令人莞爾、或歇斯底裡,卻也別有一種勵志的能量,叫人不敢懈怠,叫人莫負青春。
有人擔心,瘋狂標語會「帶壞孩子」。這顯然是杞人之憂,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孩子們的社會閱歷又豈是這幾條無傷大雅的標語。幾條「瘋狂標語」,又有幾人會死摳字面意思?
一些高考勵志標語成了社會議題。這是因為在今天,高考依然承載著實現代際轉換、階層流動、改變個體及家庭命運的重任。
在媒體梳理的高考瘋狂標語中,「變」與「不變」的是這個時代的圖景。一則,「不變」的是強調自強自立、褒賞吃苦耐勞的價值取向。譬如「不像角馬一樣落後,要像野狗一樣戰鬥」、「不苦不累,高三無味」等標語,不過是將「吃得苦中苦」的古訓,找到了時代化的譯本。又譬如「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等標語,以近乎黑色幽默的段子式姿態,強調躬身自省,印證的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思維。
二則,「變」中足以窺見公共治理的步伐。前兩年,「戰勝富二代,考過官二代,高考不拼爹,努力靠自己」等標語屢見不鮮,這固然意在喚醒個體奮鬥自覺,卻也旁敲側擊了「拼字訣」下的社會亂象。「拍蠅打虎」以來,高招舞弊空間漸小,加之高招制度勵精圖變,也進一步淨化了博弈平臺,因此,對高考公平性充滿信心的新鮮標語相繼出現。這裡既有時代進步的新鮮感,亦有大氣磅礴的正能量的價值旨趣。
看似瘋狂的標語,真實而大尺度地顯示了年輕人的「壯懷激烈」,以及他們對於這個時代與社會的認知和評判。少點吹毛求疵,多些理解寬容,在高考瘋狂標語裡,也許會讀懂更多的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