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好像都知道汽車都有強制報廢年限,就是15年車型就報廢了,但是現在卻沒有這種規定了,主要原因還是有人即使開了15年的車型,車子卻保養維護的非常好也能繼續行駛。計程車的報廢年限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基本上能跑四五十萬公裡才報廢。
由於這樣,國內也就取消了15年強制報廢這個規定,不過我們車子在開了15年以後,就需要每年去年檢兩次了,那麼一定要汽車究竟能開多少年呢?接下來咱們來探討一下。
汽車上面三大部件是最為重要的,分別是底盤,發動機跟變速箱,這三大配件決定了一輛汽車能開多久,如果三大配件中有一項出了問題,會直接導致汽車壽命減少,大家都知道汽車是一個消耗品,開的時間越久,就越容易貶值,而且汽車開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小故障,比如油耗增加,故障率提升,降低汽車行駛安全係數等等。
因此,國內對於汽車年檢也是非常嚴格的規定,小型汽車六年內每兩年年檢一次不需要上線,超過六年的車型每一年年檢一次,超過15年的車型半年年檢一次,理論上只要年檢能通過汽車就可以一直行駛。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只要汽車保養的很好,年檢可以通過就可以行駛,理論上是沒有強制報廢年限這個理論了,不過雖然汽車質量提高了,但是60萬公裡就要引導報廢也是非常明確的,並不是說車子能開就可以上路。至於能開多久,也要取決於我們對汽車保養程度來決定。每年捨得花2000塊錢保養的和花1000塊錢保養的,它們的使用壽命絕對是不一樣的。
因此平時一定要按照汽車保養手冊來進行保養,不可拖延保養周期,因為這樣才能保證開車時更安全,而且對車子壽命也有非常大的好處,雖然保養車子很麻煩,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是為我們安全保駕護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輛汽車上獨立的零件就有2萬多個,這些零件不論是純機械的還是非純機械的,總歸有使用壽命的,比如發動機皮帶、火花塞,汽油濾清器,輪胎,剎車片等等。這些零部件的周期在保養手冊上都有標註,到日期就該及時更換,消除安全隱患。
總結:一輛能通過年檢的家用車,理論上可以一直開下去,前提條件是做好保養。發動機跑60萬公裡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大多數人基本跑個一二十萬公裡就換車了,二手車市場上幾十萬公裡的車子仍然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