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21億私募產品爆雷!至善基金被立案偵查,實控人及3名高管被刑拘
原創: 姜玥 國際金融報
一個負債纍纍的在逃「老賴」,隱姓埋名成立了一家私募基金公司,並讓自己的司機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用四年時間非法募集了近40億元。最終東窗事發,被警方刑拘,留下近21億元去向不明的兌付窟窿......
這些電影般的情節,在現實中上演。「鬧劇」的主角,便是上海至善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下稱「至善基金」)實控人呂邦政。
1
已被立案偵查
《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近日,至善基金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公司實控人呂邦政、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王建樂、執行總裁卓棟煒、副總裁兼財務總監裘文杰已被刑事拘留。
日前,《國際金融報》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的上海商城西座4樓的至善基金總部,發現該辦公地點仍在正常運營。大門敞開,似乎並無異樣。
從前臺左側徑直走入,會先經過一個狹小的會客廳,靠近過道的牆面貼滿了公司高管出席各大活動的照片。順著過道再往裡走,是一個六人間的辦公室。這便是至善基金總部「對外開放」的全貌。
六人間的辦公室裡,坐著兩名至善基金的工作人員和一名前來了解情況的投資者。對於以「投資者」身份出現的記者,兩名工作人員並不意外,而是招呼記者在其中一個工位坐下。最近幾天裡,他們已經接待了許多這樣的到訪者。
「公司確實立案了,老闆是上周四(11月21日)晚上被抓的。」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他口中的老闆,便是至善基金實控人呂邦政,「公司沒有被查封,現在就是配合經偵調查。其他工作人員在別處辦公,我倆在這負責跟投資者溝通對接。」
2
涉多項違規行為
至善基金的兌付危機始於今年5月底。這家成立於2014年7月、在2015年3月登記成為私募管理人的基金公司,當時突然宣布旗下到期的產品全部延期兌付。
內部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提供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底,至善基金累計未兌付金額為20.93億元,涉及投資者逾3000人。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至善基金存在多項違規行為。
其一,大部分產品未向中基協備案。記者獲取的內部資料顯示,至善基金至少發行過31隻產品,但中基協官網顯示,至善基金的備案產品僅有5隻。
▲ 圖片來源:中基協官網
其二,合格投資者佔比不到一成。根據監管規定,私募基金單只產品的投資門檻為100萬元起。而截至7月中旬,在至善基金購買產品的投資者合計3266人,投資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僅255人,佔比僅為7.8%。
其三,部分投資者的認購金額並未進入基金託管帳戶。多名投資者向記者反映,當初投資打款,是通過至善基金理財師提供的POS機刷卡進行的,但收款方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帳戶。比如,浙江省桐廬縣橫村鎮悅興家電經營部、杭州經濟開發區周恩偉小吃店、杭州市拱墅區星納足浴館、杭州杭鋒棋牌會所……
其四,至善基金從未向投資者出具過產品的投資季報、半年報和年報。
3
早有失信「前科」
今年6月份之前,呂邦政還只是隱匿在至善基金幕後的實控人,一直化名「呂文正」在至善基金總部辦公,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總裁。直到至善基金兌付問題逐漸失控,才不得不出來主持大局。
「之前根本不知道有呂邦政這麼個人,一直以為王建樂就是實控人。」多名投資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反映,在呂邦政出現一個月後,王建樂就失聯了。
據至善基金官網介紹,作為公司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的王建樂,是「復旦大學EMBA在讀碩士,蘭州商學院工學學士。曾任職海爾公司、揚凱資產公司,後創立上海至善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多年從事資本行業,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企業併購與重組、IPO等擁有豐富的經驗,擅長於高端製造業、政信類項目」。
這一履歷遭到了「打假」。據知情人士透露,王建樂並非所謂的投資界精英,而是呂邦政的司機,只是一個「傀儡」。
呂邦政之所以隱匿幕後,與其「失信被執行人」身份有關。《國際金融報》記者通過可靠渠道獲悉,在2018年1月,呂邦政因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被警方通緝,隨後一直處於在逃狀態,直至此次被刑拘。
通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可查到16條與呂邦政相關的失信立案信息,最早的一條發布於2014年7月23日,最近的一條發布於2019年3月6日。從被執行人的履行情況來看,其中15條顯示「全部未履行」,累計涉案金額超過9000萬元。
▲圖片來源: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在最近的那條失信記錄裡,一名叫孫慶平的男子也牽涉其中。公告顯示,被執行人樂清市萬勝機械有限公司應償還申請執行人借款本金1200萬元及罰息,被執行人大工匠集團有限公司、嘉興大工匠機械有限公司、呂邦政、孫慶平在1200萬元範圍內承擔連帶責任。
一位大額投資者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孫慶平是呂邦政的嶽父,且與其打過一次照面。「7月份的時候,呂邦政讓我去找他嶽父拿錢。說他嶽父應該能給我兌付,我就請孫慶平吃了一頓飯,但他全程都在『打太極』,並未給出解決方案」。
4
業務員絕望自殺
事件發酵至今,至善基金實控人及主要高管雖已被刑事拘留,投資人最關心的依然是21億元未兌付金額的去向。
「靜安經偵已經介入調查,公司的帳本都拿去了。」至善基金總部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會積極配合經偵盤點和處置資產,至於到底有多少資產,需等待監管部門的調查結果。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希望投資者理性維權,避免再有悲劇發生。
10月23日,至善基金杭州餘杭區分公司倉前分部的業務員費某及其丈夫華某,在家中燒炭自殺。根據良渚村委的通報,費某為至善基金業務員,多位村民通過她投資理財一千多萬元,但因至善基金資金鍊斷裂,費某自家也投資了200多萬元,感覺對不起村民和家人,想不開而自殺。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除了上海總部,至善基金在南通、嘉興、安吉、台州、南寧、廈門、福州、蘇州等多個城市開設了43家分公司。
部分投資者向記者表示,雖然存在一些惡意欺騙投資者的業務員,但也有不少業務員自身也是受害者,不僅無心之下坑了親戚朋友,自己的積蓄也搭進去了。
不僅如此,出現兌付危機的至善基金一度發不出工資,曾被員工公開討薪。10月底,記者瀏覽至善基金官網時,發現該網站處於「被黑」狀態,網頁只跳轉出一張員工討薪的圖片,內容直指至善基金「惡意拖欠員工2019年4月至7月的工資,惡意中斷員工社保和住房公積金」。
不過,近日記者再瀏覽該網站,發現已恢復正常。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