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是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的文學體裁。往往採用擬人的方法,鳥獸蟲魚、花草樹木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
世界兒童文學在發展進程之初是由作家深入民間採集、記錄、整理、編纂民間童話,這些童話作品往往成為兒童文學的開基之作,甚至成為代表該國形象的文化符號。最著名的有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話》、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
中國的童話與之相比,好像出現的很晚。其實不然,中國也許很早就有童話,只是我們從不把它當作童話故事看待罷了。
唐朝有位作家段成式,有本筆記小說叫《酉陽雜俎》,裡面記載了一個幾乎和灰姑娘一模一樣的故事,故事大致是這樣的:
在秦漢之前,南方有個姓吳的洞主,當地人稱呼他為吳洞。他娶了兩個老婆,大老婆死得早,只留下一個女兒叫葉限。葉限從小溫柔賢惠,吳洞非常寵愛她。幾年之後,吳洞也死了,葉限便遭到後母嫌棄,常常讓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邊汲水。
葉限有次打水的時候得到一尾魚,有著紅色的脊鰭,金色的眼睛,葉限就偷偷把魚帶回家養在盆裡。魚兒一天天長大,大到盆子放不下的時候,葉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後面的池塘裡。在葉限過去的時候,這隻魚就會遊到岸邊,露出頭來,其他人來到池塘邊,魚則不會出來。不久,後母察覺了這件事,就到池塘邊偷看,但總是看不到那隻魚。後母於是就騙葉限說:「你最近累了吧,我為你做了件新衣裳。」然後又讓她到別處去汲水,路程來回上百裡。
後母在葉限離開後,偷偷穿上葉限的舊衣服,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魚兒以為是葉限來了,就把頭露了出來,後母趁機把它砍死,接著就把魚烹了,還把吃剩的魚骨丟到了糞坑裡。
隔天,葉限來到池塘邊,可怎麼也見不到魚了,於是跑到野外悲傷地哭泣。忽然有個人從天而降,告訴她說:「你別再哭了,你的魚是被你母親砍死吃掉了,骨頭被扔到了糞坑裡。你回去後,可把魚骨取出來藏在屋裡,需要什麼只管向它祈禱,都可以如願的。」葉限聽到這番話之後,果然金銀珠寶想要什麼都可以得到。
到了洞節的時候,後母帶著她的女兒去參加宴會,讓葉限在家看守果樹。葉限等後母走遠,穿上翠鳥羽毛編織的衣服、金絲線做成的鞋子也跟著去了。在宴會上,後母的女兒認出她來,就告訴母親:「那個人很像姐姐。」後母聽到後十分懷疑。葉限察覺出來,便急匆匆地趕回去,路上丟了一隻鞋子,被一個洞人撿到。後母回來,看到葉限抱著果樹在睡覺,也就不再懷疑她了。
由於部落臨近海島,島上有個叫陀汗的國家,兵力強盛,統治著附近眾多海島。洞人把那隻金鞋子賣給別人,輾轉來到陀汗王手裡,國王得到後,讓下人都穿上試試,結果腳最小的穿上去也差了一寸。國王覺得那個洞人是通過不正當途徑得到的鞋子,便令人拘禁拷問他,然而還是不知鞋是從哪裡來的。國王只好派人到各戶人家搜查,若有女子穿上這隻鞋子,就立即報告。等找到葉限時,果然就是最合適的。葉限穿上羽衣和金絲鞋,容貌如天上的仙女,國王就帶著葉限和魚骨回到國都。後母和她的女兒都被飛石砸死,洞人挖了個石坑把她們埋起來,將此地叫做「懊女冢」。
可以看出,葉限的故事幾乎包括了童話灰姑娘的全部要素:後母虐待、無端刁難、神力幫助、宴會出彩、以鞋驗身、嫁與王室。我們無法確定兩則故事之間是否有關係,我們能知道的是格林兄弟出版《格林童話》是在1812年,而此時的段成式已經去世近一千年了。孰先孰後,不言自明。
可惜的是,灰姑娘的故事可以說在全世界都家喻戶曉,但是葉限的故事,即使在中國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大概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沒落的一個表現。最後,還是希望中國傳統文化能被更好的弘揚,更加富有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