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古典傳統家具嗎,古典傳統家具中,桌案有哪些常見種類呢?以下內容我就做出了解釋,今天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1.八仙桌
方桌是廳堂中的常用家具,桌面是正方形,尺寸有大小之分。大的每邊可坐兩人,四邊可坐八人,稱為「八仙桌」;小的可以坐四人,稱為「小八仙桌」或「四仙桌」。方桌是家庭必備家具,具有會客、宴飲等多種功能,所以流傳下來的較多。
2.炕桌
炕桌是一種我國北方、日本及朝鮮都有使用的家具。和普通桌子的形狀相同——四條腿,高為20~40釐米,供人們在床上吃飯、寫字等時使用,十分方便、快捷。炕桌原是一種可放在炕、大榻和床上使用的矮桌子,基本式樣分為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
炕幾、炕桌與炕案有區別也有聯繫,其實它們主要是在炕上和床榻上使用的,形式差別不是很大,功用相近,既可在其上放置日用雜物和食器,也可以供憑倚用,尺寸都比較矮小。
之所以稱其為幾、桌、案,多是依據相近的形式和慣常的使用方式而言,如炕幾一般窄而長,製作比較精緻,其上常放單人用物。
炕案較炕幾來說比較長、大,而與炕桌的區別在於腿足與面板兩端是平齊還是縮近,上面一般不放飲食器具,而常置書卷或作辦公用。
炕桌乃是比類桌子而言的,一般呈寬大的矮方形,在北方寒冷地區很常見,多是做飯桌用。但總體看來,這三種家具的差別並不是很明顯,其中又以炕幾的形式最能體現明、清家具的特色。
3.平頭案
案面平直的條案名曰「平頭案」。明式家具中平頭案的式樣較多,也都很講究,其特徵就是案面平直、兩端無飾。平頭案的式樣也是豐富多彩的,在榫卯結構、裝飾及局部處理上可說是千變萬化、千姿百態,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家具。
4.翹頭案
條案案面兩端裝有翹起的「飛角」,故稱「翹頭案」。翹頭案大多設有擋板,並施加精美的雕刻。由於擋板用料較其他家具厚,常作鏤空雕,因此其上不少雕刻是明、清家具木雕的優秀代表。
翹頭案是明代家具藝術典型的代表作品,其珍貴程度直到清代還為清宮廷所藏,現上海博物館還留有明代黃花梨螭龍紋插肩榫翹頭案。
5.卷書案
卷書案來源於炕案,後來發展成為書案的一種形制。其特點是沒有翹頭,有的同側桌腿連成一個整體,形成板形,向下翻卷;也有的是桌面直接向兩側的下方翻卷,但並不影響桌腿的形狀。
卷書案到晚清時期非常受歡迎,尤其是蘇浙一帶,清中期以後,這種卷書案非常流行,並且尺寸也比較大,一般放在正廳裡。它比較圓潤,可能和南方人喜歡柔婉有關,在北方並不多見。
以上就是關於經典傳統家具,常見的5種桌案種類了,看完了上面的內容,你了解了嗎?希望對在選家具的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