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下達針對華為5G設備禁令後,除了澳大利亞作為第一個響應的國家之外,就要數英國的「變臉速度」最快。不過當時的英國在對華為頒布「禁令」的同時,也耍了一個「小花招」,那就是允許在2020年以前英國電信企業可以繼續採購華為設備,但是自2021年開始必須停止對華為的設備採購,同時自明年9月開始將禁止安裝新的華為5G設備。而這一切規定,為的是在2027年以前將所有華為在英國的通信設備全部替換掉。如果違反這條禁令,將面臨每天最高可達到88萬元的罰款,看來這一次英國再補一刀,似乎是要動真格的了。
據海外網報導稱,英國議會為了進一步落實對華為5G設備的禁令,在上月24日時頒布了一項新的法案。根據該法案規定,若英國電信企業未能按照英國政府規定的日期內停止採購、安裝以及清除華為5G設備,將面臨每天最高可達到10萬英鎊的罰款,約合人民幣將近88萬元。注意了,這裡是每天都將接受這樣一大筆罰款,直到完成英國政府的要求為止。
此法案一出,令英國電信企業一片譁然。原因很簡單,此前英國政府出臺針對華為的禁令,在明眼人看來多少帶著「不情不願」。首先,英國既然要禁止華為,為何偏偏給英國電信企業留出了幾個月時間,在這幾個月內英國電信企業依舊能採購華為設備。此外,對於華為設備的拆除,竟然規定在2027年之前達成就可以。要知道足足7年的時間,很多政策都可能發生改變。而且既然打算拆除華為設備,又何必還允許自家電信企業採購華為設備呢?最後,則是英國政府對待華為的態度過於「曖昧不清」,這令很多英國電信企業錯認為,英國政府對華為的態度其實並不明確,更像是對美國給出的交代而已。
可為何英國政府對華為的態度突然180度大轉變,不僅重申了此前對華為的禁令要求,甚至還頒布法案,明確規定了「違禁」後的處罰金額,這顯然與此前模稜兩可的態度大相逕庭。原來一切的根結,在於英國與日本就5G建設展開了合作。據外媒12月1日報導稱,英國政府打算推進電信市場多元化戰略,為此擬定了2.5億英鎊的專項資金。不過與其說是電信市場「多元化」,實際上就是尋找其他電信企業取代華為。只是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英國選中的合作企業既不是諾基亞也不是愛立信,而是日本電信企業NEC,並且自明年起,將由NEC為英國提供5G接入服務。
按理說,英國即便不用華為,似乎也輪不到NEC與英國政府合作?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很好理解,英國看重的並不是NEC提供的5G服務到底好不好,而是看中了與日本展開的經貿合作。當下的英國極為尷尬,剛剛脫離歐盟的英國很難在對歐貿易上獲得「優待」。原本寄希望於與中國展開雙邊貿易合作,但受制於疫情的影響,令英國對美國的依賴更為嚴重,使得英國在華為問題上不得不給美國送上一份「投名狀」,這也導致中英關係變得不鹹不淡、有些冷場。
歐洲市場那邊佔不到便宜,又將中國市場這邊給「得罪」了,外加印度市場不給力,這才逼得英國不得不想辦法拓展新的貿易關係。最終英國選中了日本,而日本同樣想藉助與英國的合作,將包括貿易在內的「觸角」伸向歐洲。作為與日本展開合作的一份善意,英國政府選擇與日本電信企業NEC合作也就變得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