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城——駝城

2020-08-16 九州譚

駝城這座城

在河套平原的東南部,於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的接壤處,因黃河的一級支流無定河流經此處,從而衍生出了居民,有了人自然就有了文化。

因地處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匯,故成為漢民抵禦少數民族南侵的重要防禦地。明朝時該城興起,屬於延綏鎮,又稱榆林鎮。因戰而聚、因聚而城,明朝起將該地作為「九邊重鎮」,派遣戍邊將領、構築工事、開拓邊陲之城,「三拓榆陽」後,這座城愈發堅固雄偉,軍事地位不可小覷。


明朝九邊重鎮圖

從河套平原的榆樹發源,直到西臨渝河水、東依駝峰山建城,城起、人落。

明朝蒙漢互市後,城中的駝鈴聲不絕於耳,商業得以發展。明清時期,城中字號林立,七十二行俱全,發達的經濟也帶動了建築的興盛。南北一塔一臺,街道上樓閣相望,皇帝行宮別致,千餘座四合院在大小胡同中星棋盤布,明武宗駐蹕榆林時說道:「榆林真乃小北京也!」六百年後的今天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仍能感受到當年的繁華。


榆林老街


放下對黃土高原的固有印象、放下對陝北文化的刻板認知,走進這座城,來感受這座城的獨特文化。

1986年榆林古城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標誌就是「北臺南塔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明清建築古蹟。城北為鎮北臺,城南為凌霄塔。六樓從南向北依次是文昌閣、萬佛樓、新明樓、鐘樓、凱歌樓和鼓樓,連城一線,這條街便稱為大街。

六樓騎街

文昌閣建於清代乾隆19年(1754年)。為仿新明樓造形,這是一座純木結構的建築,樓內共有28根柱子支撐樓體,象徵著天上的28星宿,其中四根柱子通天,貫穿全樓。二層樓為文昌殿,內祀文昌帝君像;三層樓為魁星樓,內祀魁星神像。民間流傳文昌、魁星為掌管人間文運之事的神祗,故備受文人學士的尊崇。每當開科考試來這裡許願的學子絡繹不絕。

文昌閣


萬佛樓,建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底層為磚砌築四通街道的四孔拱洞式結構,呈長方形,在四通式樓基上,建有二層木結構樓閣。一層分南北兩院,北院為觀音殿,南院為孔雀明王佛殿。二層通殿內供有佛像萬尊,寓「萬佛生萬福,福德聚匯,無窮無盡」之意。1916年民國五年被毀,1919年寺僧陶官府化緣修復。

當地人說這裡是榆林城龍脈的龍心所在,是榆林城的護身符。每逢廟會日農曆五月二十五和觀音聖誕日六月十九,舉行佛事盛會,樓上作佛事、諷誦經文,樓下搭臺唱戲。農曆六月十九還會給百姓送由19種食材和6種調料燴制的素菜(又稱羅漢菜)。

萬佛樓


新明樓也稱星明樓、四方臺,位於榆林城內南大街,建於明嘉靖年間,通高19.5米。古為打更之所,故又名南鼓樓。《榆林縣誌》記載:「榆城之樓著名者五,惟新明樓獨秀」,「新」是指此樓通體木質結構的不同之處,「明」 就是指立於樓上能看到日、月、星。文革時期更名為「紅旗樓」,結束後恢復原名。


四方臺


樓基分四墩,分別用大青石砌築,成十字通道,通道接南北街道,每基墩豎7根巨柱,共28根支撐全樓,各基墩四角由4根巨柱直通第三層樓。據說建樓時取古代天文星象二十八宿和四大金剛之意設計。和文昌閣互為姊妹樓。現三樓內存有明代泥金魏忠賢銅像一尊,為國內僅有,像背後下方殘缺一大塊。


新明樓


鐘樓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城北有鐘樓山,原有建於明成華八年的鐘樓,後毀。民國時期為榆林軍閥、陝北鎮守使井嶽秀生祠,後改為長春樓,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樓頂懸掛大銅鐘,改名鐘樓。


1939年的鐘樓


鐘樓


凱歌樓創建於明弘治五年(1492年)。原名懷德門,是二拓榆陽時的南門,以華美著稱。舊時邊塞戰爭結束時,往往在此舉行祝捷、獻俘、慶功等活動,故有凱歌樓之名。


凱歌樓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沿長城一線巡視軍事防務,抵達延綏鎮後,在懷德門城樓上駐蹕過一段時間,因其信奉道教,又名為太乙神功。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拆除舊凱歌樓擴大重修。


凱歌樓主殿


鼓樓約建於明成華八年(1472年)1975年文革中拆毀,2006年復建。樓基為磚砌崇臺,拱洞四通。上有兩層,一層分南、北兩院,各有配殿。南院有四柱三樓,且原有木牌樓一座。文革時期更名為「人民樓」。


鼓樓


鼓樓

相關焦點

  • 國內唯一一座「內城、城湖、城郭」保存完整的城池——商丘古城
    今天就來認識一下國內唯一一座「內城、城湖、城郭」保存完整的城池,這就是商丘古城。一、古城亮點(一)四大書院之首的應天書院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和嵩陽書院號稱中國四大書院。應天書院是建於鬧市之唯一,建於北宋南京城的商丘,又稱南京書院,範仲淹著有《南京書院題名記》。據《宋史》記載:「州郡置學始於此」,應天書院後來升為南京國子監,成為四大書院之首。(二)桃花扇的愛情故事清初,孔尚任寫有《桃花扇》,講述商丘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首的李香君的愛情故事。
  •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唯一一座方形衛城
    興城古城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老城區中心,是中國十佳古城,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城古城是唯一一座方形衛城,城牆設有東南西北四門。寧遠古城與西安古城、荊州古城、平遙古城同被列為我國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 山西平遙縣內的「平遙古城」,是中國保存非常完整的古城
    來山西旅遊不去平遙古城,就相當於去了北京而不去長城和天安門,去了南京不去中山陵,去了杭州不去西湖一樣的遺憾,沒有去過平遙古城的只覺得這是一個古城,可能有一點的好玩,但是也只是一點,但是去過平遙古城的就會愛上這個城市,從此一生中多了一座城的記憶。
  • 湖北省唯一保存較完整的縣級古城,素有朝秦暮楚之稱,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位於湖北省鄖西縣城西北70公裡的上津鎮,現為清代城址。素有"朝秦暮楚"之稱,上津古城是湖北省保存最為完整的縣級古城,古城本體、建築風貌、空間格局均保存較好,對研究明清鄂陝交界地區建築歷史、社會歷史具有重要的實證價值。
  • 中國唯一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於一體的大型古城池之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又稱「歸德府城」,改建於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由於幾千年來黃河決口所致,目前的商丘古城以下還疊壓多座古城。商丘古城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豫東大地上。秦到唐稱睢陽,宋稱應天府,金至元、明、清多稱歸德府。
  • 我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整的海濱「石頭城」:崇武古城
    其海防古城格局保存完整,古城牆和城內4條連通城門的主要街巷把古城劃為四象限格局,城內有古民居近百處;城外礁巖,海天一色,為古城營造了獨特的自然環境。崇武即「崇尚武備」的意思,古城近處海域島嶼與礁石遍布,易守難攻,歷來為軍事要塞,戚繼光、鄭成功都曾在此駐兵,作為明代海防重鎮,古城的布局與設施完全從防衛功能出發。
  •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遙古城
    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公元1368-1911年)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人稱平遙有三寶,古城牆便是其一。平遙古城牆周長約6公裡,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據說象徵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聖人。
  • 我國被忽視的古城,是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城之一,一個特點全國唯一
    現在,在中國擁有的古城文化中,它其實也有很多古城性旅遊地很受歡迎,受到全國很多遊客的歡迎,那些古城旅遊地其實也是中國獨特的旅遊地,與一些自然旅遊地相比,那些古城文化也非常獨特,有很多豐富的旅遊文化價值但是,中國的古城觀光地很多,因省市不同而具有不同特徵的古城,它們的形成觀光地和管理方式也不同
  • 特克斯八卦城獨具特色,是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真的好美!
    旅行對我而言,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需要鼓起勇氣,不需要下一個決心,不需要長篇大論的書寫意義,做一枚「不靠譜」青年,我享受著旅途上的每一刻,我是旅途姐兒,今天跟大家聊聊新疆,新疆伊犁的特克斯這座小縣城,或許對很多人來說,特克斯這個地方聽起來還很陌生,但它有一個牛哄哄的稱號「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
  • 這裡有古重慶城唯一的陸門,也有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城牆遺址
    古重慶城,共有城門九開八閉十七道,據說是應"九宮八卦"之象而築,以示"金城湯池"之意。其中的通遠門,位於正西面,是重慶城唯一的陸門,因為它是通往外地的陸路起點,故稱"通遠"。如今,政府將通遠門及古城牆加以修繕,改造成了遺址公園,免費開放。
  • 古籍裡的石屏城,雲南唯一與北京同批入選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的古城
    石屏古城是雲南唯一一座與北京皇城同批入選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的古城。還擁有文廟、縣衙、玉屏書院、來鶴亭等四個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鄭營,雲南省保存最好的校園古建築群等等。今天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跟著」古籍來尋石屏城,看張圖吧。
  • 保存完好的陝西古城,曾經是明朝的六大古城之一,環境優雅
    在陝西省範圍內,西安不僅是第一個城市,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歷史古城,不僅經濟發展迅速,而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如今它不僅是整個陝西省的名片,更是遊客們最喜愛的旅遊城市。全陝西省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其中陝西省有一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曾經是明朝的六大古城之一,如今卻鮮為人知,而且這座明代歷史文化古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 陝北榆林駝城之故事
    相傳榆林古城原來在很遠的地方,那個地方到處山淸水秀.後來不知怎麼得罪了風神,風神就白天黑夜地刮狂風,把很遠很遠的沙刮來,埋掉了城周圍的田地、森林,並要把整座城全埋葬掉。人們眼看沒辦法活下去了,就相擁而吳。
  • 福全古城:兩個朝代的海上雄關,泉州晉江一座保存相對完整的古城
    福全北門城樓 福全古城城郭的北城牆較長,南城牆呈凸狀,整體空間形態呈葫蘆形,故也稱「葫蘆城」,城設4門,為南門福全迎恩門 由於歷史的積澱,中原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福全古城保存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有古城牆遺址
  • 我國唯一保存最完整、建成年代最早的一座王爺府
    我國唯一保存最完整、建成年代最早的一座王爺府!位於內蒙古的喀喇沁親王府始建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清朝貢親王的府地,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也是內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築規模最大,規格等級最高,現狀保存最完好的蒙古王府。
  • 我國保存好的古城,已有4000多年歷史,古城下竟還疊壓著6座都城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外出旅遊,近年來,古城的遊客越來越多,成為了熱門景點,平遙古城、徽州古城、鳳凰古城等是其代表,古城旅遊越來越受歡迎,但為了最大化人氣和利益,一些古城的商業化也越來越嚴重,引起爭議。
  •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興城古城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興城古城位於位於遼寧省興城市老城區中心,建於明代初期,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也是唯一一座方形衛城,城牆設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古城內保留有諸多明清時期的名勝古蹟,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興城古城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 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臺灣海峽;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所建,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崇武古城也是明代為抗擊倭患,在萬裏海疆修築的60多座衛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
  • 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十大古城
    在中國幾千年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中,有著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經過幾千年的天災人禍,而能夠把古城完好保存下來的名城則為數不多。關於中國十大古城,說法眾多。讓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那些古城。(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 特克斯八卦城: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小鎮
    特克斯八卦城獨具特色,是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有關部門1996年取消道路上的紅綠燈,八卦城由此成為一座沒有紅綠燈的城市。 傳說特克斯八卦城最早是由南宋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布置的。當時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的邀請前往西域,當他經過特克斯河谷時,被這裡的山川形勢所打動,於是就布置了這座八卦城。八卦城呈放射狀圓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宮般,路路相通、街街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