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北京迎來了今冬的初雪,位於大山深處的民宿「大城小苑」也被包裹在銀白的世界中。這個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100」榜單的美麗小院落,正翹首以待初雪後的客人。
古舊的磚石、老式的木門、圍合的形制,青瓦灰牆的院落掩映在如墨染的山巒間,真應了陶淵明那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就是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100」榜單第37位的深山裡的名宿——大城小苑。
「我們村四面環山,山多地少,是個名副其實的山溝溝。」當過村主任、如今是下柵子村紅門源農宅專業合作社社長的馬興升說起,村民祖祖輩輩守著山吃飯,唯一能賣錢的特產就是山楂和紅肖梨,可那還得看天說話,「日子過得不富裕,全村低收入戶就有187戶。」
2018年5月,北京城建集團與下柵子村展開「一企一村」結對幫扶,經過實地考察,決定為下柵子村打造特色民宿——「大城小苑」。「古長城遺址、龍潭、梨花頂……自然景觀是下柵子村的特色。」北京城建駐村第一書記胡栓武介紹,民宿的設計建造由企業投入,營業收入全部歸農民。
遊客們現在看到的8個院落,均遵循了「對環境最小攪動」的理念,在保持院落原有圍合制式和房屋屋架的同時,儘可能少地更換構件,「就連院裡的香椿樹也是生長在山溝深處的古樹,這才叫守得住歷史記憶、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情鄉愁。」
2019年5月1日,「大城小苑」正式運營。馬興升透露,開業至今,民宿的總體營業額已突破160萬元,特別是今年十一假期,收入就超過15萬元。「這個小院如今可是『網紅』。」
11月21日,北京的第一場冬雪,給深山裡的民宿帶來了絕美的景觀。走進青瓦灰牆的小苑,看滿山梨花,賞一樹白雪,還有溫暖的玉石炕足以驅走寒冷。「我們會以最好的服務,迎接冬天裡的客人。」小院裡的服務人員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15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