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炎炎仲夏日,何處尋清涼

2020-12-06 星語愛讀書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裡風,飄颻吹我裳。」炎炎夏日,心中多麼期盼有涼風吹過,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衫。

今日大暑。《說文解字》:「暑,熱也。從日、者聲。」大暑,就是一個大寫的「熱」了!

太陽像個火球高掛在空中,萬物都被炙烤,大地泛著白光,捲起層層熱浪,小狗把舌頭長長吐在外面,身體懶洋洋地躺在路邊的草叢裡。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氣呼吸以祛裾,汗雨下而沾裳,就清泉以自沃,猶淟涊而不涼。」腳下層層熱浪,捲起裙擺微微上揚,沒有一絲涼意,汗水從臉頰滾落,不冰,燙的。

炎炎仲夏日,何處尋清涼?

古人們都選擇在房間北面牆壁背陰處開一扇窗戶,再在北窗外的空地上種上一叢翠竹。有風吹過時,竹葉輕輕擺動,微微涼風和絲絲涼意不請自來。

一襲素衣坐在北窗下,竹影婆娑,有微風翻動案頭書頁,九片雪,霜滿天,涼意自在心間,該是多麼的愜意。

山是清涼,水是清涼,草木是清涼,飛花亦是清涼。如果在酷暑難當的季節裡,將自己置身於山水之間,那將是一種何等的美好。

那一年去莫高窟,在一個洞窟裡,看到畫師們給舍利弗的袈裟上畫上了一片山水,舍利弗雙目微閉,仿佛安住在世外桃源。

很是敬佩古代畫師們的創意,舍利弗僅一襲袈裟,便罩盡了世間的清涼。

現代人最理想的清涼之地便是草原。選一處平地,紮起一頂小帳篷,安住於其中。茫茫草原,鮮花、綠草、飛鳥、小蟲觸手可及,「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人在心煩氣燥的時候,就會汗流滿面。心靜如水的時候,內心便也是清涼如水的。

安靜悠揚的音樂是人心靈的淨化劑。心靜了,酷熱就不那麼讓人煩燥了。所謂心靜自然涼。

佛經中說,在西方淨土,有一種奇妙的雜色鳥,每天清晨六點和傍晚六點的時候經常會出來彈唱美妙的音樂。

那種美好,僅僅是看一眼,都有一種讓人置身極樂世界的錯覺,就更不用說那時而悠揚,時而輕快的美妙琴音了,真是讓人不覺時間空間,忘了今昔何年。

酷熱難耐時,不防也讓自己的靈魂在一首悠揚的音符中沉靜下來,聽荷塘蛙聲陣陣,追夜色飛舞流螢。

亦可煮一壺伏茶,加枸杞、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袪火明目,寧神靜氣。看菊花在杯中盡情舒展,燥熱的心情也會隨之綻放出無限的清涼。「長廊暑氣微,煮茗自忘歸。」

盛夏,一絲清涼總是難求。王陽明說,一切向心內去求。心遠地自偏,心靜微風來。

浮躁的塵世,酷熱的夏季,池塘荷葉田田,岸邊稻花飄香。讓心安靜下來吧,攜一瓣心香,讓清風自來,掬一捧歲月,讓流年安然。

昊天出華月,茂林染疏光。時有風微涼,飄颻我衣裳。

相關焦點

  • 今日大暑:炎炎夏日長,詩中尋清風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妨跟著詩人們一起過大暑哦。
  • 今日大暑關於大暑的圖片 大暑習俗有哪些?關於大暑詩句諺語
    今日大暑關於大暑的圖片 大暑習俗有哪些?大暑詩句諺語  月墜西樓夜影空,透簾穿幕達房櫳。  流光堪在珠璣列,為火不生榆柳中。)徐夤《螢》節選  當螢火蟲在夜空  留下星星點點的斑駁  蟬鳴就成了它的圓舞曲  壯麗的銀河是這場表演的幕布  仲夏夜穿著盛裝
  • 今日大暑|尋一處清涼,安然度長夏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2020年7月22日時光流轉中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來啦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 小貨伴|大暑,一本好書,浮瓜沈李度過赤日炎炎的夏天
    仲夏苦夜短---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仲夏之夜苦於太短,打開窗子享受一下微涼悠長的白日剝奪了仲夏之夜奈何晝夜太短,打開窗子享受下微微徐風一本好書,浮瓜沈李度過著赤日炎炎的夏天
  • 【網絡公益】大暑時節送清涼
    【網絡公益】大暑時節送清涼 2020-07-24 1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暑至 夏意濃,影視城裡賞景正當時
    ,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34;裡的&34;前後,氣溫最高,雷雨橫行。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在這個燥熱得連一絲風都沒有的日子裡,唯有邊讀書邊吃著冰棍,方能感受到無限的暢快清涼。此時此刻,最盼的還是一場痛痛快快的大雨,洗去一地的燥熱,帶來滿室的清涼。
  • 十首大暑詩詞:何以銷煩暑,詩中尋清風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何以銷煩暑,詩中尋清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也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至,秋將到,雖然空氣還是一貫的悶熱,但詩人們自有消暑之法,有人小酌一杯,有人庭下乘涼,有人吃瓜皆渴。雖形式各異,但都清涼有趣,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妨跟著詩人們一起過大暑哦。
  • 五首大暑詩詞,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一起看看古人怎樣過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熱了,算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個節氣了,特別是「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是大暑節氣的特點。自古以來,民間都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的習俗,還有燒伏香、曬伏姜等。
  • 大暑 | 炎炎烈日半空燒,滾滾煙波湧熱潮
    炎炎烈日半空燒,滾滾煙波湧熱潮。喘氣牛羊蔭下臥,尋涼雞犬水邊瞧。2020年7月22日,農曆庚子(鼠)年六月初二,大暑至。「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釋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酷熱多雨、高溫潮溼是此時節的天氣特點,「桑拿天」幾乎成為常態。大暑意味著炎夏的到來,標誌著酷熱的開啟,一年中最炎熱的一段日子來臨了。
  • 大暑——赤日炎炎 夏火克金(節氣·物候)
    小暑之後是大暑。大暑節氣一般在7月22日—24日之間,這時太陽位於黃經120°。今年大暑的交節時刻為7月23日11時30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是這樣寫大暑的: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絳紗渾卷上,經史待風吹。詩中的「三秋」指秋季的3個月。
  • 【今日大暑 】經歷酷暑 終得清涼
    【今日大暑 】經歷酷暑 終得清涼 2020-07-22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暑已至,夏日炎炎,古代的文人們會如何消暑?真是頗有趣味
    大暑時節,枯草之上的卵孵化而出,螢火蟲開始在夜空中飛舞。因此,古時人們以為,螢火蟲是由腐草幻化而成的。二候,土潤溽暑。周邦彥有詞雲「燎沉香,消溽暑」。意思是焚燒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溼的暑氣。「溽暑」的意思即是潮溼的暑氣。土潤溽暑,是說大暑時節,天地間充滿潮溼的暑氣,就連土地也開始變得很潮溼。三候,大雨時行。到了大暑末期,時常會有很大的雷雨出現。
  • 一飲滌昏寐,再飲清我神:炎炎仲夏日,何不飲菊花?
    對於雅士們的飲法,我雖心甚嚮往之,但身處鬧市,何處去覓那「三秋桂子,十裡芰荷」?只好退而求其次,尋那易得的乾花了。乾花之中,茉莉、玫瑰、玉蘭之屬,香氣濃烈,常掩蓋住茶之本味,故不為我所喜。倒是菊、桂、梅輩,清幽恬淡,與茶同泡,霧氣中茶香花香渾然一體,不可辨別,令人幾有「周公夢蝶」之化境。夏飲菊,秋啜桂,冬品梅,一杯在手,怡然自樂也。
  • 大暑|赤日幾時過 清風無處尋 安度炎夏請注意這些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7月22,迎來大暑節氣炎炎盛夏,今則熱氣猶大天氣烈於小暑>故稱大暑大暑正值「三伏」中氣溫最高,日照最強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古人看來大暑的標誌性物候有三此時避炎熱,清樽獨未空這是南朝詩人徐勉筆下的盛夏美景蓮荷美酒讓人無比清涼舒爽眼前一片豁達與從容唐代詩人高駢眼中的山亭古樹之景正是消夏的絕佳勝地綠樹蔭濃夏日長
  •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 2020-07-22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暑丨願尋一處清涼,安然度長夏
    今天是2020年7月22日,庚子年六月初二,時為大暑,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期間,高溫酷熱、雷暴頻繁,雨量充沛,是萬物生長的時節。
  • 今日大暑|人謂苦暑熱,我愛夏日長
    今日16:36:44迎來大暑節氣炎炎盛夏,今則熱氣猶大天氣烈於小暑故稱大暑大暑正值「三伏」中氣溫最高,日照最強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古人看來大暑的標誌性物候有三一候腐草為螢夏夜清涼在習習晚風中
  • 今日大暑,讀十首大暑詩詞,尋一片清涼詩意
    《夏夜嘆》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裡風,飄颻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司馬光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 大暑,在詩詞裡尋找一片清涼吧。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與其煩躁,不如尋一縷清風,找一個清涼的房間,靜靜地吹吹風,避避暑。《大暑》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如果此刻能有一場痛痛快快的大雨,洗去一地的燥熱,帶來滿室的清涼,那該多好。
  • 大暑|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大暑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樂於吟誦的題材,無論是在唐朝還是宋朝,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都能找到大暑的影子,從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那個時代,用詩詞記錄了那個時代的大暑。如白居易《夏日閒放》寫到: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大暑酷熱,詩人不願出門,也無人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