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好硬筆:在考試、籤名和藝術上有何不同?

2020-12-05 筆下

硬筆,眾所周知就是筆頭較硬的筆,包括鋼筆、原子筆、蘸水筆、鉛筆、滑石筆。在我們生活中用的比較多的,還是鋼筆與原子筆。鋼筆的筆舌是中間有縫隙的金屬片,而原子筆的出墨裝置是一粒小鋼球,無論是寶珠筆、中性筆、針管筆,只要筆頭有這種小球的,都可以算作原子筆。硬筆作為一種學生考試必須掌握用法的筆,同時又是平時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較多的筆,還是很值得講一講的。特別是硬筆在籤名、考試和藝術上的表現,往往不能混為一談。

硬筆淵源,竟然源自商朝

很多人以為硬筆是西方的發明,殊不知中國很久以前就使用過硬筆了,比如考古發現的「雙瓣合尖竹管筆」,用竹管削制,在筆舌處有一條用於儲墨的縫隙,已經與現代所用的鋼筆,有很大程度的相似。再比如孟子與範仲淹小時候家裡貧窮,便用樹枝在沙地上畫學習寫字。在公元3600年,商朝人把字用刀刻在獸骨上,稱為甲骨文;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蘇美爾人書吏,使用削尖的蘆葦杆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楔形文字。從工具的使用上來說,俱可以算硬筆。

19世紀初,鋼筆被發明出來,80年代開始大量生產;鋼筆大量生產的時候,有人設計出原子筆,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原子筆才得以廣泛使用。

考試用字:不得不說的館閣體

館閣體是一種應試書法,早在宋代便已經出現,以方正、光潔、烏黑而大小齊平的特徵而著名。明清時期,這種書法深受追捧,因為這種字體會得到很不錯的卷面分。但是當時的書家,都很鄙夷這種字體,認為寫手用這種字體就算了,何苦官員也要用這種字體呢?

館閣體在一部分人看來,實在算不上書法。然而以前大部分報紙雜誌,卻多有館閣體的意味。時至今日,能夠用館閣體答題的人,大多都能得到高分。我們經常看到「印刷體」試卷火爆朋友圈的新聞,所謂「印刷體」,其實就是如今的「館閣體」,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比較難的,但是「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把字寫清楚」就已經能得到不錯的卷面分。

很多人語文得不到高分的原因,只是沒有把字寫正。何其可惜?作文紙上的格子那麼大,一個字填滿格子八九成也就差不多了,許多人要麼是字太大,出框很難看;要麼是字太小,蜷縮在角落,令老師看得特別吃力。

無論是館閣體,還是印刷體,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便於閱讀。從實用性上講,能讓閱卷老師從「繁重的認字」中解脫出來,一下子領會你文章中的觀點,這樣的文章,怎麼能不得高分呢?

從實用上講,若是公文也用行草書寫,若是下面的官吏不認識,豈不是誤了國事?若是到千鈞一髮之時,還在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公文怎樣寫看起來才好看,那可真是誤國了。

「館閣體」、「印刷體」重在實用,不必追究其「是否有個人特徵」,寫實用字體,鋼筆選擇以暗尖為佳,原子筆亦可,若寫小字,譬如作文紙上寫字,用針管筆再好不過。

籤名:宋代興起的畫押

與現在人人識字的情況不同,古代識字的人並不多,但有時候這些不識字的人也要籤名,便如阿Q畫押,便是用圓圈替代。然而早在宋朝,無論識字與否,都喜歡用自製的符號來作為籤名的信物,有用草書寫名字的,有設計出一個奇形怪狀的符號的。

如今我們看到大家籤名都用草書,潦草到幾乎不能辨識,其實很有利於防偽,一個很難看懂的籤名,仿造的難度自然就大了。所以用硬筆在合同上簽名的時候,反而不提倡一筆一划認真寫,加上對於經常籤名的人來說,自己的名字絕對是寫的最多的字,故寫成草書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若是籤名一下子就能被別人仿造出來,那還有什麼籤名的必要呢?

籤名用筆以美工鋼筆為佳,也有用寶珠筆的,筆尖都不能細,細就失去了力氣。

藝術:源自毛筆,而脫離毛筆

在上世紀,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候,諸大師們紛紛拿起硬筆,藉以抵制毛筆,而到了世紀末,大家發現,鋼筆字與毛筆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然學鋼筆的時候,很多書家認為,要學習唐人小楷與元明小楷,但寫起來不免奇怪。下圖為上世紀末鋼筆字帖。

若說硬筆能從毛筆中學到什麼東西,愚以為從數據上說,是漢字的結字與間架結構:字怎麼寫、筆畫與筆畫的距離和位置。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就是另一件事:寫大字,筆畫要略朝中心收緊;寫小字,筆畫要略鬆散。

從精神上說,是學一個文人風度,學趙孟《心經》也好,學文徵明《離騷》也罷,要能體會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風度。「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學書亦然。

先前毛筆比硬筆實用,因為毛筆能多寫幾個字,所以大家用毛筆;再後來鋼筆製作技術上去了,能寫幾千字不用吸墨,大家又學鋼筆,再到中性筆寫幾萬字才用換筆芯,大家又學中性筆。實用有實用的好,寫得快,別人容易讀懂,也不用總是吸墨;但不實用的東西,還能存在,就是所謂藝術。

實用是給別人看的舒服,而藝術是讓自己寫的痛快、寫的淋漓盡致。

藝術創作用筆首用美工鋼筆,因其粗細變化豐富,成為硬筆書寫者的第一選擇;其次是各種金筆,雖然是直尖,但筆尖彈性好,粗細變化也很分明,但也有硬筆大佬買金筆扳彎成美工金尖鋼筆的,但想來太軟,用起來怕是剛性不足;再次就是普通的直尖鋼筆,稍粗一點的適宜用來練字;最後就是各種原子筆,粉筆,滑石筆之類,

總結:在硬筆使用上,籤字要注重防偽,藝術創作要注意傳承與發展,其他場合比如考試都應以實用為主,字體要美觀大方,儘量通過好看的字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文中圖片,除說明外,俱為筆者書寫、拍攝後上傳,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龜小兔寫字:硬筆書法等級考試有用嗎?有必要參加考試嗎?
    最近幾天龜小兔寫字收到了不少家長發來的諮詢信息,其中問到比較多的問題就是硬筆書法等級考試是否有必要參加一級是否有組織硬筆書法等級考試等。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這兩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來做一個簡單的回答。硬筆書法等級考試是什麼?
  • 個性化藝術籤名設計和人們普通籤名有什麼不同
    個性化籤名是設計師在自己發揮發揮創意的基礎下設計的名字的籤名。而普通的籤名。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寫下來的名字,這樣的名字是沒有藝術感的。很多人在寫名字的時候。都喜歡東一筆西一筆的自由發揮,但是這樣的發揮都是沒有意義的,也是沒有藝術感的。
  • 硬筆字和硬筆書法的區別
    其實任何沒有提按與頓挫用筆,沒有結構原理,沒有審美約束的硬筆字,都不能稱之為硬筆書法。而標準的硬筆書法作品更是有章法的需求。硬筆書法,不僅要求書寫正確,合乎規範,使人一目了然,且強調造型美觀生動,具有藝術性,使人賞心悅目,因此它是一種實用價值很大的藝術。因為它既有毛筆字的風味,又有硬筆字鋼筆字的特色,故稱之為硬筆書法。
  • 籤名設計與書法練習
    本人臨寫的《聖教序》籤名設計與書法練習是連個不同的概念,雖然都是漢字藝術的一種體現形式。書法創作的空間更大,形式更加多樣,歷史也更加悠久,藝術氣象更大一些;籤名設計是一門年輕的藝術,而且比較小眾,就籤名本身來說就在方寸之間,內容較少也就是姓名那幾個字,線條變化也沒有書法豐富。而且二者的價值取向也大不相同,籤名設計從字面上就能體現到更注重設計,而書法最忌諱的就是設計,講究的「無意於佳乃佳」的境界。但是,我個人認為二者之間還是有很多共同和聯繫的,如果結合得好還能夠相互促進。
  • 藝術籤名怎麼設計?怎麼設計出漂亮的籤名?
    如今,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漂亮籤名是每個人的希望,在當下網際網路上,做到這一點卻是很容易的;下面小編就來說說怎麼來操作,具體的流程是怎麼的呢?首先,打開我們的百度,輸入【藝術籤名】,如圖,點擊進入設計官網即可;
  • 硬筆之花為熱愛生活的人綻放,寫好字是人生的自豪和榮光
    書法分為兩大類,毛筆和硬筆書法,書法是中華5000年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傳統藝術,硬筆書法在我國已經紅火了40多年,她對傳承中華書法藝術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硬筆書法還有實用性,現實中大多數人來說,都還有堅持寫字的習慣,開會要記錄,討論要寫發言提綱,寫讀書心得、還要籤名,留言等,寫字仍然是工作和生活的必須品,看書動筆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做有素質的人,做有文化內涵的人,每天都得動筆寫字,寫字是人的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何況硬筆書法還有其實用性,有實用性就有前途、就會其未來。
  • 硬筆書寫之怪象
    如今的硬筆書寫出現了很多怪象。一,特定的筆,特製的紙。有這麼一位權威,他號稱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他所用的筆是1.0的中性筆,所用的紙是特定的紙,蒙肯紙,寫出的字有毛筆字的效果。某粉絲說,他的控筆能力天下第一?我就想問一下,你一味追求毛筆效果,怎麼不直接用毛筆表現藝術效果呢?既然說是控筆能力天下第一,那麼控毛筆能力也是第一吧!毛筆也是筆呀!據了解,蒙肯紙很粗糙,寫起來有摩擦感,容易書寫。
  • 書法話題探討:街頭十塊錢的「藝術籤名」是書法嗎?
    麓風軒曾經寫過多篇關於手寫籤名的文章,對於街頭的那種所謂的藝術籤名(現在也搬到了網上)也有所察。那種花裡胡哨的藝術籤名模仿洋文和花體寫法,最早在一些明星藝人中間使用,與傳統書法不僅半毛錢關係也沒有,而且是格格不入的!
  • 高繼承—用硬筆和毛筆書寫詩意人生
    ,才能有飯吃」的家訓,每天堅持以寫字為伴,寒來暑往,從不間斷;他歷經半個多世紀,以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於在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兩個領域,澆灌出了兩枚嬌豔的花朵——成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陝西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他,就是高繼承。
  • 硬筆書法中的印章該如何使用,他和毛筆書法用印有何區別?
    傳統的毛筆書法,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印章使用規則和規律,書法與印章已經完美和諧地融入在了一起,印章成了傳統書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那麼,在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硬筆書法,應如何使用印章呢? 先了解一下印章的作用。
  • 練硬筆書法 為什麼會有練字和日常書寫不能統一的問題 怎麼解決?
    這個問題因人而宜,沒有普遍答案,個人悟性和天賦是很重要因素。而且我認為硬筆書法在臨帖時一定要考慮到它的書寫工具特點,在借鑑毛筆書法的藝術精華時,也要有所取捨。我很少談及硬筆書法,並不是我輕視硬筆書法,恰恰相反,而是因為我覺得真正想寫好硬筆書法並不容易。
  • 2010年中國書畫(硬筆書法)等級考試問答
    中國書畫等級考試(CCPT)項目,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繼全國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之後面向全國實施的又一技能培訓與測評項目,其目的在於學習和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書畫藝術教育,通過科學、規範的培訓與測評,推廣先進的學習理念,使學習者逐步達到對書畫藝術的初知、認知,提高書畫藝術技能和審美水平。  2、推行中國書畫(硬筆書法)等級考試有什麼意義?
  • 他硬筆書法取法於《靈飛經》,實在太美了,從藝術上講,遠超田楷
    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在視覺區別在於筆畫的粗壯或纖細,有如去其肉筋存其骨質,一樣講究傳統的法度。硬筆書法又分為硬筆書法藝術和實用硬筆書法,前者強調的美觀,追求的是美感、情感、趣味、意境,而後者強調的實用,能做到易寫、易認即可!
  • 先學硬筆好,還是先學毛筆好?
    經常有家長問:「先學硬筆好還是先學毛筆好?」雖然字的結構法則是相通的,但因為書寫工具完全不同,硬筆和毛筆在用筆要素上也屬於不同的範疇。 實踐證明,毛筆字寫的好,不代表硬筆就好;反之,硬筆字寫的好,也不代表毛筆字就好。 本人認為先學習硬筆書法更為合理。
  • 初學硬筆第一問:從哪些方面改變我的硬筆字?
    無論在哪個單位,你總免不了用硬筆字跟別人打交道。硬筆字好的人,信心滿滿地在紙上露一手,眾人無不投來誇讚和羨慕的目光;硬筆字差的人,實在提不起信心,謹小慎微地寫下幾行字,抬頭一看,不是大頭兒子就是小頭爸爸,結體章法也是無從談起,眾人默默無言。此時無聲勝有聲,自己感到很沒面子,沮喪之極。壞心情不容易散去。回到家裡,撫案再寫,依然如故。
  • 學彈「阮」,為當藝術特長生?學硬筆,為整潔卷面加分?
    硬筆書法、民族樂器、跆拳道,以及各種繪畫、各式舞蹈培訓,吸引了家長目光。 家住普陀區的小賈媽媽為兒子報名參加暑期硬筆書法班。「培訓班開在小區附近,每天來回很方便。」媽媽說,小賈已經讀小學了,希望通過練字讓男孩的心靜一點。如果能夠練得一手好字,將來考試能為卷面整潔加分。
  • 街頭10塊錢的藝術籤名是書法嗎?
    藝術籤名並不屬於傳統的書法,傳統的書法主要還是指的以中國古代傳統碑帖為基礎的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他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是不是臨寫古代的碑帖。古代的碑帖,是傳統書法的基礎。如果以古代的碑帖為基礎進行的籤名創作,我覺得是可以稱為書法的,不以古代碑帖為基礎,以自己的想像和隨意的發揮為基礎,那就不能稱為書法。不過這些街頭的藝術籤名作者確實很有才華,有時候感覺能把漢字寫的如此花枝招展也是一種能力。
  • 書法奇人另闢新徑,以藝術籤名設計、文字創意打造網絡品牌
    禹衛(網名重天),江蘇揚州人,國內著名文字創意人、禹衛字體創始人、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揚州分院副院長、天天籤名網創始人,自幼習書,毛筆硬筆兼修,習書二十多年來不斷在文字上創新,他將的座右銘是:讓文字散發光芒,將線條賦予生命「,並一直筆耕不輟,寒暑不斷。
  • 從小學習硬筆書法如此多的好處!從本採練字開始!
    一個人的字跡,無形中就會暴露出他的性格和涵養。寫字好看的人,舉手投足間總有一種獨特的氣質;而字跡潦草凌亂的人,別人很難相信他會認真細緻。1,考試得高分,硬筆很吃香。有人片面地認為寫好硬筆字只是對於語文好,那錯了,其實寫好硬筆字對於孩子學習的每一門課程都會有幫助,每一門課程都會通過我們所學的漢字表現出來,數學中的數字、化學和物理中的公式,甚至連英文字母和音標,都會寫的很標準,很規範,這就是在心理學和生理學上所說的正潛移,你見過漢字寫得漂亮英文卻寫得很醜的學生嗎?2,大場合,有面子。
  • 硬筆書法工具就在你身邊:有趣的白板筆
    全國硬筆書法教育考試網(www.7Wchina.com)牽手書法家、教育家,搭建科技的、趣味的海內外書法教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