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2020-12-21 齊魯網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今山東人。

  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孟子是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世人尊稱「亞聖」!
    相反,小編認為孟子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是第一個重要的嘗試,使儒學成為一個可行的哲學和宗教體系。這包括概念,如五個關係(統治者→主題,哥哥→弟弟,丈夫→妻子等等)。這種思想是如此普遍,以至於人們認為孔子說過,但實際上是孟子的思想。
  • 孟子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母三遷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上一期呢,小編給你說過了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大家都知道了,已經是孔子,可以說他為日後的發展真的是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今天讓我們再來說一下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那就是孟子。其實我們現在看來的話,不管是孟子還是孔子,他把道德觀念都分為四種,那麼就是仁義禮智,仁義禮智這一個是與生俱來的東西,你只有做到了不傷人,不害人,那積極向上的態度去處理人與人的事情,那麼不管是人際關係也好,還是天下關係也好,都會有很好的發展。
  •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
    說到儒家思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孔子,其實除了孔子之外,儒家學派還有許多代表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儒家代表人物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人,其中孔子提出「仁」,主張「禮」;孟子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
  • 為何同為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的荀卿,會大張旗鼓地提出「性惡論」?
    為何同為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的荀卿,會大張旗鼓的提出「性惡論」?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代文學史上,曾出現過一次比較激烈的學術流派紛爭。這次以古代知識分子為中心,而引發的不同學派爭奇鬥豔的局面,就是歷史上比較著名的「百家爭鳴。
  • 他是思想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學識不被嬴政認可
    有一位「神人」非常厲害,他的名聲是僅次於孔子的,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知道我要說的就是孟子。他和孔子是一個時期的人物,當時對於學派的紛爭,包括一些辯論競爭,都導致了兩個人有著一番作為。這種作為不是說有多大的本事,但是在一些思想上的創新和學派上的認知,都有著很大的進步,這就是孟子和孔子在我們中國歷史上的成就。我們現在都是以孔孟的哲學派道理去教育子女,西方人的一些文化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我們老祖宗在戰國時期也是很聰明的。
  • 孟子荀子,是儒家學派奠基人,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
    孟子荀子,是儒家學派奠基人,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春秋末年和戰國時期,鐵器和牛耕推動生產力迅速發展,促進了商業繁榮和城鎮興盛,傳統的禮法秩序受到猛烈衝擊。不同階層,派別的代表人物,對各種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湧現了許多做出開創性貢獻的學術大師,形成了思想領域中百家爭鳴的局面。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和荀子。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學說,成為儒家學派的重要奠基人。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人。孟子是魯國沒落貴族的後裔。
  •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儒家思想後來的兩個代表人物一孟子和荀子很好地解釋了孔子的學說,使其更為精緻,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是他那個時代最有學問的人,也是儒家思想最主要的發言人。在戰國時期,他週遊各國,為許多國家的君主做顧問,對政治問題提出建議。
  • 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亞聖: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kē),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 儒家學派之孔孟
    在教育學中常考的一部分知識點就是對人物理論的總結,在中國古代的人物中,必須要提到的就是儒家學派的孔子和孟子,兩者雖然都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在理論上還是有所差別的,今天就孔子和孟子的理論觀點進行區分,希望對廣大的考生有所幫助。
  • 儒家代表人物五聖是誰,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湧現了眾多學術派別,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等,其中就數儒家最為出名。那麼儒家代表人物五聖是誰呢?本期儒家文化帶你來看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 儒家學派的荀子為什麼教出了兩個法家核心人物?
    百家中最為出名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著名的荀子便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堅信自己是孔子的繼承人,對百家思想都各有批判,唯獨對孔子的思想頗為推崇。荀子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徒弟:韓非子和李斯。那麼為什麼推崇儒家思想的荀子卻教出了兩個法家思想的弟子呢?儒家的叛逆者荀子雖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在儒家卻並不受重視。實際上,與其說他是儒家代表,不如說他是自成一派。荀子一直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對孔子的思想極為推崇。
  • 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那麼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主張人們要「相互愛護,反對暴政」。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孟子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後人將他和孔子合稱「孔孟」。他認為「民為貴」,「君為輕」,人民的力量不可輕視;主張實行「仁政」,統治者不要過分壓迫剝削人民。他還反對連年不斷的兼併戰爭。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荀子。
  • 許多學派會神化自己學派的代表人物,為何儒家沒有創造自己的神話
    儒家沒有創造自己的神話,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儒家學說之特色本來就是為了「維護人世之秩序」,比較積極入世,而神話有「意志之天」的崇拜之意,頗為消極,有否定人的主觀努力之意味,與儒家積極入世思想特色背道而馳;其次,有些學派以神化其代表人物來加強學說的信服力
  • 儒家學派 八足鼎立!
    戰國時期儒家內部分化形成的八個學派。八派之說,始見於《韓非子顯學》:"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式之儒。據《荀子非十二子》記載,在戰國百家爭鳴中,儒家一方面同其他學派激烈論爭,另一方面自己內部各派爭論也十分尖銳,"孫氏之儒"的荀子,甚至批評子思和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儒家八派正是儒家內、外論爭發展的結果。子張之儒子張是孔子晚年的弟子,從學後學業出眾,與子夏、子遊齊名。曾從孔子周遊列國,在陳、蔡之間遭到過圍困。
  •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對中國的影響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思想流派。戰國時期的孟子主要思想仁政學說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要求統治者以仁愛之心對待人民,以德服人,爭取民心。孟子認為實行仁政必須重民,土地、人民、政事是國家的三件寶物。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
  • 儒家道家爭議不斷,你支持哪個學派?
    儒家學派關鍵是一種政治倫理哲學,它把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封建宗法制度為基礎,構建了一整套社會治理和人倫秩序的系統哲學。儒家學派的中心學說便是仁,仁便是樹立在社會最簡樸最直接的心理紐帶基本上的一種理會--社會是必須有愛的,這個愛卻是無條件的愛,卻是從近到遠的愛,這便是孔子的愛有等差的仁愛精神體系,這個仁的學說,在孟子看來無比確切,這便是仁者愛人。
  • 儒家的代表人物都有哪些?他們各自都有什麼樣的成就呢?
    歡迎且感謝欣賞飯粒說事實~今天我們來說說儒家代表人物那點兒事兒~儒家是中國古代最具影響的思想學派,那這樣一個主流的學派,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呢?他們各自都有什麼樣的成就呢?等孟子(儒家學派發展人物)說到孟子,他是一個集"大雅」於一身的聖人,世稱「亞聖」,他的成就有:1.讓儒家學說(派)得到的跨越性發展。2.穩坐儒家第二把交椅。
  • 道家代表人物因為什麼原因,十分反對儒家的仁義思想?
    無奈,有一個學派一向憤憤不平,這就是道家學派。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他繼承者、發展者是莊子,他們就如孔子和孟子畢生的敵對,以不贊同儒家的仁義禮智當做自己的任務。老實說,這卻非道家代表人物對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兩位大師有何問題,實際,傳說中老子以前教導了孔子。他們思想主張不同,通常是是道不相謀。儒教的核心思想是仁,如此道家的道家代表人物,就起勁不贊同仁的思想。
  • 道家代表人物,是因為什麼原因要牴觸儒家的仁義思想?
    民族文化一直以來以儒道佛三家哲學思想為主導傾向,在佛教出現以前,儒家學說和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學說佔據了我們國家主導傾向文化的位子。儒家學派通常是是一種政治倫理哲學,它是以血緣關係和宗法制為基礎,建樹了一整套政治倫理和人倫秩序的系統哲學。
  • 荀子是什麼學派的思想家 一個教出法家的儒家代表人物
    荀子也是我國歷史上很著名的思想家,但是有很多人總是搞不清荀子是什麼學派的,這是由於荀子的思想內容較多,而且有向法家轉變的趨勢,韓非子、李斯都是他的弟子,所以很多人以為荀子是法家人物,其實他是儒家學派的。   荀子是哪個學派,其實很多的人還是比較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