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巖:源頭生活水

2021-01-21 四川在線

  李家巖大壩鳥瞰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去年冬天,即將告別故土的村民們聚在一起吃壩壩宴。 (資料圖片)

  2016年10月,成都第二水源地工程李家巖水庫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竣工——

  崇州市文井江鎮馬家社區的餘良,幾乎每天要從城裡跑到山裡,自願幫助村民協調搬遷中的糾紛;

  從成都派遣到崇州,興蓉集團的劉兆兵,不停穿梭在「農家樂指揮部」和工地之間,力圖將「文井江水」早日輸送到成都市區;

  儘管新加入的鄉村旅遊專合社還沒「開張」,但清泉村村民任建芳時常會到山上打望將來的環村新路,「靠著水庫搞鄉村旅遊肯定沒錯」。

  這三個人眼下的生活狀態,都與成都市第二水源地工程——李家巖水庫工程息息相關。李家巖水庫工程壩址位於崇州市懷遠鎮境內,總庫容1.71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1.8萬千瓦。工程總投資49.64億元,2016年10月9日,李家巖水庫工程在成都崇州市懷遠鎮正式開工,預計2020年竣工。

  對成都中心城區居民來說,要到2020年以後才能感受到該工程的作用:每年可為成都市中心城區補水約1.4億立方米、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而對餘良們這樣的新老「李家巖人」而言,隨著李家巖水庫工程移民安置工作進入尾聲,新生活圖景的精美底稿已經在眼前展開。□本報記者 王懷 蔣君芳

  搬遷 在政策範圍內為村民爭取最大利益

  時值6月,從崇州城區通往文井江鎮的雞冠山路已是綠樹成蔭,卻沒了往年納涼的人流。進入文井江鎮地界內,路兩旁已是連片推倒的房屋和成堆的瓦礫。

  「你看到的第一堆瓦礫,就是我原來的家,一共有400多平方米。」餘良是鎮上第一個籤署搬遷協議、第一個推倒自己房子的村民。

  彼時,不少村民說他衝動。「政府雖然來量了面積,但賠付款沒給」「好多地沒了,以後生活咋過」……大家對水庫移民這事議論紛紛,有牴觸,也有擔心:不少房屋是2008年地震後才修建,就這麼放棄了,「捨不得」;祖祖輩輩生活的這片土地,也是村民心中難以割捨的依戀。

  但餘良不擔心,「這是國家級的工程,我相信政府的政策——而且後來確實一個平方的錢都沒少我的。」

  「要打消村民的顧慮,就要把他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李家巖水庫項目推進工作指揮部負責人、崇州市委常委王成龍說。結合成都實際,當地創新探索出水庫移民搬遷的新模式——「移民搬遷+拆遷安置」,在政策允許範圍內,為村民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

  餘良的信心就源於「研究明白了政策」。他選擇了貨幣安置,拿著補償款置辦了兩套房子,一套在崇州市城區、一套在懷遠鎮上,餘下的錢用來流轉更多土地,擴大他的生態種養專合社生產規模。在政策允許下,他又把一家人的戶籍保留在了文井江鎮。這意味著,他和家人在享受城市就學、就醫等福利的同時,仍能參與農村集體資產帶來的股份分紅。

  感受到政策帶來的甜頭,他自願往返於城裡和山裡,幫助鎮上調解村民搬遷中的矛盾。

  「這一項政策,讓很多人沒有了進城的擔憂。」文井江鎮鎮長楊忠記得,最初做意願調查時,只有20%左右的人願意選擇貨幣安置,最後實際操作時,這個數字超過了83%。

  沒有選擇貨幣安置的村民,將以統規統建、統規代建的方式,住進新家。

  懷遠鎮村民黃俊英選擇統規統建。他在臨時過渡的家裡掛起了政府送的掛曆,內頁照片是村民們在搬遷前與老房子的合影。這樣的掛曆,懷遠鎮每一位因為水庫而搬遷的村民,都有一本。

  看著老屋的照片,憧憬著新家的模樣,黃俊英覺得「生活更有盼頭」:距離黃俊英新家地址不遠,崇州市旅遊產業的大項目——投資106億元的三郎國際旅遊度假區,也正在抓緊建設中。「以後我也可以吃上旅遊飯了。」黃俊英說。

  「把最好的位置留給老百姓,讓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王成龍說,探索水庫移民安置新辦法,是李家巖水庫項目能否成為造福當代、澤被子孫的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的關鍵一環。

  截至目前,崇州市已實施移民搬遷997戶,進度超過90%。

  運營

  把這個項目建設成「國家試點」

  「搶晴天、戰雨天、鬥夜間」——懷遠鎮境內青峰嶺大橋上遊1.5公裡處,李家巖水庫導流洞建設現場,這道標語十分醒目。按照工程計劃表,9月底前必須貫通導流洞。導流洞貫通後,才能圍堰截流,開始修水庫主體大壩。

  隨著水庫建設的啟動,興蓉集團作為項目業主,成立了李家巖開發有限公司,劉兆兵被派駐崇州,開始了他的人生新旅程。

  為方便辦公,公司在工地附近租了一家農家樂作為「大本營」,一邊裝修,一邊辦公。在這個略顯雜亂的「大本營」裡,劉兆兵面對著非同一般的挑戰:除了要如期在2020年完成水庫工程建設外,他和團隊還在進行一項「受到國內外強烈關注」的創新。

  這是一個「明星項目」——李家巖水庫工程既是國家172項重大水利項目之一,又是全國第一批12個PPP水利試點項目之一。「目前正在進行組建3P公司的階段,這樣類型項目,在全國沒有借鑑的經驗。」

  「水庫的修建,從工程建設來看並不難。」在劉兆兵看來,整個項目的「難」處在於下一步如何運營。

  根據國家相關要求,李家巖水庫建設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參與的民營企業將會依據出資多少獲得一定時間的經營權等權限,承擔相關的責任和風險。

  劉兆兵說,現在考慮得更多的是,如何設計好機制,引進民間資本共同修建好水庫,鋪設好近50公裡的輸水管道,在讓民間資本獲利的同時,還要確保這個涉及千家萬戶的公益事業項目良好運行。「這對我們公司而言也是一個全新治理模式的考驗。」

  省農水局農村供水處處長周家富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李家巖水庫距離成都主城區近50公裡,其輸配水成本相對較高,企業想要在短時間內收回投資成本乃至盈利,需要「更為精細的管理」。

  如何把握建設、管理、運營和監督的權力邊界,劉兆兵和他的團隊的「破冰之路」才剛剛開始。

  目前,引進民間資本正在洽談和招標中,按規定不能透露細節,但劉兆兵既忙碌又從容的身影,已然透露出「國家試點」的創新希望。

  產業

  下好「四區聯動」的產業大棋

  李家巖水庫建成蓄水後,文井江鎮大部分區域將被水淹沒。隨之而沒的,可能還有「文井江鎮」四個字——預計7月內,文井江鎮與雞冠山鄉就將合併。

  鄉鎮的合併背後,當地政府也在下一盤產業大棋。

  「對於崇州來說,李家巖水庫不僅僅是一座水庫,更是經濟發展的一次重要機遇和載體。」王成龍說,依託水庫庫區、產業園區、特色景區、精品社區「四區聯動」的模式,崇州正在規劃建設環李家巖水庫生態區,合併後的文井江鎮和雞冠山鄉,正是該生態區的核心部分。作為核心部分,它有著「三層機遇疊加」的核心優勢:大熊貓國家公園、雞冠山國家森林公園、李家巖水庫。「富集的資源,是我們敢於發展旅遊業的底氣。」

  好資源要讓村民共享——新建的移民安置社區都選址在全市重大文旅項目周邊,為村民下一步發展休閒旅遊業留足空間。

  有心的村民也都已有了打算。去年10月,李家巖水庫工程正式開工。幾天後,一塊鄉村旅遊合作社的牌子就掛在了文井江鎮清泉村。任建芳以自家的林地資源入股,成為了合作社的首批成員。雖然目前合作社並沒有啟動實質的項目,但她堅信「走鄉村休閒旅遊這條路肯定沒錯」。

  致富的希望種子,不僅僅在旅遊業的土壤萌發。

  今年春天,文井江鎮種下了幾千畝牛尾筍。受益於李家巖水庫項目的配套扶持政策,這個「國家地理標誌」的特色林產品,將是李家巖庫區發展現代林業的拳頭項目。除此之外,當地的中藥材,以及擁有千年歷史的枇杷茶,其種植規模都將迅速擴張,成為李家巖庫區山地生態綠色產業示範園的核心產品。

  借鑑「農業共營制」思路,新的「林業共營制」也為當地破解「搬遷後生產半徑擴大」的難題:村民以林地承包權入股成立合作社成為股民,合作社聘請專業的職業經理人經營成規模的林地,所得收益,在股民間進行分紅。餘良就是這些職業經理人中的一員。

  「村民進城過幸福生活,綠色上山辦生態銀行」——或許不久的將來,這將成為李家巖水庫新的本底。

相關焦點

  • 李家巖家風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古語有云: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良好家風的樹立、傳播,能夠弘揚正氣、引導全社會向上向善。為了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崇廉尚德的新風氣,我市開展了「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系列活動,深入挖掘我市豐厚的傳統文化資源,挖掘好家風、家訓背後的故事。「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專欄,為您講述這些好故事。
  • 李家巖第一家
    聯繫人:蘇先生聯繫電話:13571952296手機:https://www.22bw.com/info/19738/地址:陝西西安戶縣草堂鎮李家巖村遊高冠瀑布,覽秦嶺風光,品農家小吃。李家巖農家樂是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農家社區。背依秦嶺,西鄰亞建高爾夫,北望草堂煙霧。
  • 李家巖村雲賢農家樂
    聯繫人:史雲賢聯繫電話:029-81462849手機:15829687996地址:戶縣草堂鎮李家巖村高冠西一巷06號青山環抱中的陝西第一村戶縣李家巖村,不僅因高冠瀑布山水秀麗,並且四周山川秀美、林木蔥蘢,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村內雲賢農家樂是避暑度假,舉辦會議,宴請賓客的理想場所。在盡享原始自然健康的同時,我們為您提供各類特色農家小吃,天然野菜、。
  • 與「汛期」賽跑的李家巖水庫工程
    四川在線記者 蒲香琳2月25日上午,成都市第二大水源——李家巖水庫工程工地現場,推土機不停揮舞鏟鬥,運輸車來回穿梭運送著泥土。自本月12日復工以來,現場的轟鳴聲已持續近兩周。把延誤十多天的工期搶回來走在李家巖水庫施工現場,防疫標識隨處可見。
  • 福建泰寧李家巖:環巖古棧道步步驚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7月25日,江西南昌遊客盡情在福建泰寧李家巖景區遊覽觀光。李家巖原名「天台巖」,明末進士李春燁幼時曾在此精心苦讀,後來李官升至兵部尚書兼太子太師,後人為了紀念他,將此地稱為「李家巖」。而這裡的天台巖寺也是他靜心讀書的地方,所以也被稱為「李家巖禪寺」。
  • 李家巖:天洞佛巖,古棧奇緣
    泰寧境內多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裡的山石雕琢成千奇百怪的李家巖,又將這些山巖上鑿出了許多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洞穴,這些巖洞可築室而居
  • 李家巖水庫修成這樣了·
    李家巖水庫修成這樣了· 2020-12-04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開啟大壩填築
    大壩填築現場記者24日從成都環境集團所屬李家巖公司獲悉,被譽為成都「第二水源」的四川李家巖水庫工程啟動大壩填築,該水庫大壩全面進入壩體填築施工階段,預計18個月後完成。這意味著,能為成都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的「放心水缸」又向成都市民「邁進」了關鍵的一大步。
  • 成都李家巖水庫:快馬加鞭打響「復工保衛戰」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成都李家巖水庫工程建設帶來較大影響,也給汛期時水庫下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隱患。在這次與時間賽跑的「大考」中,檢驗和錘鍊了李家巖項目部幹部職工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作為成都第二水源地的李家巖水庫,為整個城市提供應急備用水源,工期緊,任務重,疫情防控不能放鬆。
  • 李家巖水庫工程成功截流,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12月31日,李家巖水庫傳來好消息,李家巖水庫工程成功實現截流,標誌著李家巖水庫主體工程將正式開工建設。據了解,李家巖水庫工程是成都市新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工程,水庫項目總投資48.09億元、總庫容1.71億立方米。
  • 李家巖水庫建設獲1.98億元資金支持
    李家巖水庫建設獲1.98億元資金支持     本報訊(記者 陳碧紅)2月16日,記者從成都市財政局獲悉,日前成都市財政局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持,獲得李家巖水庫建設資金1.98億元,為紮實推進水庫項目建設取得有力支撐。
  • 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大壩24日起開始填築
    12月24日,記者從成都環境集團所屬李家巖公司獲悉,被譽為成都「第二水源」的四川李家巖水庫工程啟動大壩填築,該水庫大壩全面進入壩體填築施工階段,預計18個月後完成。這意味著,能為成都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的「放心水缸」,又向成都市民「邁進」了關鍵的一大步。
  • 加大水源保護 儘快啟動李家巖水庫飲用水源地保護規劃
    本報訊 (記者 黃燕) 昨日,市政協副主席戴曉雁率隊赴崇州市視察李家巖水庫建設情況
  • 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今日開工 作為應急水源地
    按照設計,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地,李家巖水庫不僅能夠向成都主城區提供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還能對都江堰灌區的水源進行補給。  為什麼要修建李家巖?建成後又該如運行?記者就此進行探究。崇州市水務局水利科科長張倩透露:正是由於特殊的地勢,在李家巖被「選中」之前,當地曾有過在兩山之間修建攔水壩以灌溉農田的想法。  未來水價是否受影響?  按照規劃,2021年前後,成都市主城區將會用上來自李家巖的自來水。  其實,為了搶抓工期,在10月9日開工儀式之前,李家巖水庫的建設就已緊鑼密鼓。
  • 「十三五」全省首個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地李家巖水庫開建
    「十三五」全省首個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地李家巖水庫開建 2016年08月22日 07時24分
  • 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主體工程取得新進展
    (企業觀察報四川融媒/唐開燕)2020年12月24日上午,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開始大壩填築施工,標誌著李家巖水庫主體工程施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水庫建成後將為成都中心城區提供應急水源保障,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 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計劃2022年底具備下閘蓄水條件
    記者日前從成都市水務局獲悉,四川李家巖水庫工程已啟動大壩填築施工,預計18個月後完成。這意味著,這座規劃中能為成都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的成都市「第二水源」建設又向前邁進了關鍵一大步。
  • 興蓉環境:自來水公司擬與李家巖公司籤署原水購買合同
    12 月 17日,興蓉環境(000598.SZ)公布,為保障成都市供水安全,提升應急能力,滿足自來水生產需要,公司所屬成都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自來水公司」)擬與成都市李家巖開發有限公司
  • 蓉平:李家巖水庫帶給成都的不僅是安全
    歷經10餘年籌劃和選址,成都市民期盼多年的城市應急備用水源項目——李家巖水庫工程正式進入建設期,並將在54個月後開始為成都中心城區供水。  對成都而言,建設「城市第二水源」具有雙重價值:一是未雨綢繆,為城市建設一個「放心水缸」,增加一道供水安全保險。二是謀劃長遠,為城市發展預留生態要素,補足可預期的「水資源」短板,許給成都一個廣闊的未來。
  • 成都李家巖水庫工程:加班加點搶工期 向目標最後衝刺
    本報訊(記者 李欣憶)5月1日上午,國家重點水利工程、成都市第二大水源——李家巖水庫工程工地現場,推土機不停揮舞鏟鬥,運輸車來回穿梭傾倒土石。400多名工人、60多臺工程車輛正加班加點,搶回疫情耽誤的工期,為5月中下旬提前實現圍堰安全度汛的目標進行最後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