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北大漠一份遺世獨立的絕世之美,第七屆領袖毅行為你揭開

2020-08-27 無人區毅行

「敦,大也。煌,盛也。」

——《漢書》

千百年時光流轉變遷,敦煌這座城市早已在歲月長河的不斷打磨中,深深烙刻下了自然與歷史交融而成的最瑰麗壯美的模樣。

敦煌,是大漠荒涼雄壯的證明地。更因為蘊藏著兩千多年絲路文明與十個世紀的佛教藝術,被稱作是飛天藝術的故鄉、佛教藝術的殿堂。

總是有很多人不遠萬裡來到敦煌,只為看它一眼,可我們又要如何去了解與探究這座古老歷史文化名城所擁有的千古歷史秘密?

我想,或許在這裡能夠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東方世界藝術博物館——莫高窟

工藝與色彩記錄歷史精華,撐起了千年歷史的分量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於世。洞窟內到處畫著佛像、飛天等,既有高達九層樓的坐像,也有十幾釐米的小菩薩,數量眾多,形態各異。

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後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


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為中國三大石窟和四大石窟之一,其所擁有美景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的。

921日,是第七屆領袖毅行開始的時候,也是遊玩敦煌的好時節,而來了敦煌不曾去過莫高窟便是莫大的遺憾。毅友們可以提前前往敦煌,又或者延後返回時間,去看看歷史的藝術之美,感受千年的文化魅力。


虯龍蜿蜒,金光燦燦——鳴沙山

鳴沙,奏響天地奇音,譜寫自然界的美妙樂章

除了領袖毅行的賽場上,我們還可以在鳴沙山看到不一樣的沙漠美景。鳴沙山整個山體都是由細沙聚積而成,沙粒有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晶瑩透亮,一塵不染。鳴沙山有一大特性: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無論深淺,第二天都會痕跡全無。

而人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好似管弦鼓樂般,因此,得名「鳴沙山」。


鳴沙又叫音樂沙,它是一種奇特的卻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於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眾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發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為鳴沙地。


「沙漠第一泉」——月牙泉

山泉共處,沙水共生,塞外風光之絕景


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佼佼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與莫高窟九層樓和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一體,是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的「三大奇蹟」


月牙泉內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立與兩者間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這是你不容錯過的沙漠風景。




西域「魔鬼城」——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感受孤寂,在大自然調色出的丹霞裡體會神跡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俗稱敦煌雅丹魔鬼城。公園面積346.34平方公裡,主要是風蝕作用形成的地質遺蹟,大片的獨特雅丹地貌群為主,在戈壁之上顯得奇幻壯觀。傍晚時夕陽西照,景色絕美,夜幕降臨之後,尖厲的勁風發出恐怖的嘯叫,猶如千萬隻野獸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

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由湖底沉積、地殼變化、雨水衝刷、勁風侵蝕而成,形成頗具規則的溝谷、高矮不等的土崗和如刀刻斧鑿過的雕塑--&34;、&34;、&34;、&34;等造型千姿百態、維妙維肖


其獨特的大漠風光、形態各異的地質奇觀、古老的民間傳說,吸引了無數勇敢的探險者前來揭開「魔鬼城」神秘的面紗,探尋大自然的奧秘。


春風不度處——玉門關

戍邊苦寒之處,鄉愁與愛國情懷交融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當隨之設立。


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隨絲綢之路的興盛而繁盛起來,曾經是西域商賈和中原人士絡繹往來的必經之地。


漢班超久在絕域,年老思歸,上書曰:「臣不願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王之渙也以&34;訴說著邊塞的孤寂悲涼。


「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

一座被歷代文人墨客所吟唱的古城

陽關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與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

宋代以後,因與西方和陸路交通逐漸衰落,關遂廢圮。古董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古幣、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關遺址考》謂古董灘是漢代以後陽關,但據清《甘肅新通志》及《敦煌縣誌》認為紅山口即陽關。

1943年考古學家向達先生在這裡考察時寫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灘,流沙壅塞,而版築遺蹟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時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錢之屬,其時代自漢以迄唐宋皆具,古董灘遺蹟迤邐而北以迄於南湖北面龍首山俗名紅山口下,南北可三四裡,東西流沙湮沒,廣闊不甚可考」。


敦煌,這個人人都說:「一生必來一次的地方」,當你揭開她那神秘的面紗,細細探索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哪怕歷史的車輪滾滾碾過,也仍有歲月也無法抹去的痕跡,而彌留下的是最瑰麗的珍寶。


毅行絲綢之路,人生永不止步

第七屆領袖毅行報名通道正式開啟

激發企業家精神、聚焦行業資源

九月收穫季,第七屆領袖毅行將再度啟程

這裡有一片大漠戈壁「藍海」等你來徵服!

第七屆領袖毅行將於2020.9.21--25日在敦煌舉辦

歡迎全國優秀企業領袖、社會精英人士

前來加入領袖毅行隊伍!

NO.7

September

21.2020

相關焦點

  • 敦煌:西北大漠一份遺世獨立的絕世之美,第七屆領袖毅行為你揭開
    9月21日,是第七屆領袖毅行開始的時候,也是遊玩敦煌的好時節,而來了敦煌不曾去過莫高窟便是莫大的遺憾。毅友們可以提前前往敦煌,又或者延後返回時間,去看看歷史的藝術之美,感受千年的文化魅力。敦煌,這個人人都說:「一生必來一次的地方」,當你揭開她那神秘的面紗,細細探索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哪怕歷史的車輪滾滾碾過,也仍有歲月也無法抹去的痕跡,而彌留下的是最瑰麗的珍寶。
  • 行者無疆,領袖毅行 央視《漢語世界》對話領袖毅行發起人蓋思宏
    原創小毅領袖毅行領袖毅行發起人蓋思宏老師,肩負「行者」領袖、教育家身份,受訪《漢語世界》。主持人葉美毅深度對話蓋思宏,解讀行者蓋思宏和「領袖毅行」鮮為人知的故事。作為一名行者,蓋思宏多次用自己的雙腳一步步丈量著大漠、戈壁!
  • 生生不息之敦煌
    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的節點城市,敦煌是中西交通的「咽喉鎖鑰」,被譽為「華戎所交,一都會也」。遊歷西北大環線,仿佛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之旅,每到一個景點都會讓你淋漓盡致地領略到柴達木盆地大氣磅礴、變幻無窮的魅力,而在這條時光軸上敦煌當之無愧是最濃墨重彩的一段光影。
  • 愛玉的女人,總有一份遺世獨立的美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可見,玉便是女人的魂,堅實而溫潤,高潔而內斂,秀外而慧中。愛玉的女人,都有著些古典的神韻,那是一種無關相貌,無關年齡的高雅,是仿佛蘊藏了千年漣漪般蕩漾開來的靈秀,是一份遺世而獨立的寧靜與美好。
  • 西北旅遊之大漠胡楊,紮根瀚海仰晴空,活著一千年不死
    小pee帶大家來到的胡楊林位於內蒙古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這裡的大漠胡楊林與水相依,秋天過來觀賞是最適合不過的了。枯黃的樹葉倒映在水面上,小pee在看到著這樣的風景的時候,心裡都忍不住吶喊了一句,oh,my god,這真的真的真的太美了!我認為,在沙子遍地的大漠之中,胡楊林在此紮根生存給這茫茫的大漠造成視覺上的衝突之美。
  • 懶人聽書公益書舟駛向大漠 共聽敦煌之音
    (原標題:懶人聽書公益書舟駛向大漠 共聽敦煌之音) 近日,由懶人聽書聯合周大福舉辦的
  • 03版天龍八部王語嫣的美照: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
    03版天龍八部王語嫣的美照: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03版《天龍八部》是劉亦菲首部古裝作品,因在劇中飾演了清豔唯美的絕世美人王語嫣一角而被稱為神仙姐姐,並因此劇嶄露頭角,也成為難以逾越的經典。現在來一組03版天龍八部王語嫣的美照,一起見證這位國色天香的佳人。王語嫣猶如冰清玉潔的百合,先不見人,但聞其聲,她的一聲輕輕的嘆息,就能讓段譽心神俱往,如魔咒一般勾了段譽之魂。王語嫣的背影,只覺煙霞籠罩,恍入仙境,猶如一抹精神的濃鬱香氣。王語嫣的眼淚,真真是「梨花帶雨胭脂淚, 瑤池玉液如初露」。劉亦菲將王語嫣這位天下第一美女,完美的詮釋。
  • 守望敦煌,追尋傳統;傳承文化,弘揚大美?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辦學...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葉海「我們是為了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來,為莫高窟而來,為這座1650多年之久的藝術寶庫而來,為這條2000年之久的絲綢之路而來!這所學院的建立,以西北師大這幾個主幹專業為支撐,首次把高等教育帶到了敦煌,給這個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鮮色彩。田衛戈院長介紹說,敦煌學院是由西北師範大學和敦煌市人民政府共同創辦、實施全日制學歷教育的普通高校校屬學院,也是目前敦煌市唯一一所高等學府。
  • 守望敦煌 弘揚大美——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辦學五年巡禮
    守望敦煌 弘揚大美——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辦學五年巡禮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葉海  「我們是為了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來,為莫高窟而來,為這座1650多年之久的藝術寶庫而來,為這條2000年之久的絲綢之路而來
  • 寂寞沙洲 敦煌
    哈嘍小夥伴們,這裡是小生小生說旅遊,又跟大家見面了,小生今天帶大家了解寂寞沙洲、西涼國故城——敦煌。敦為大,煌為盛,是敦煌。這個絲綢之路必經城市,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壁畫而出名,因月牙泉而出名,因石窟而出名。
  • 希臘的天空之城遺世獨立於上頭之上
    邁泰奧拉(Meteora)是位於希臘中部的一個東正教修道院建築群,這些修道院修築於高聳的天然巖柱上,並與其完美結合,仿佛遺世獨立的天空之城邁泰奧拉位於色薩利平原(Plain of Thessaly)西北邊緣、海拔為幾百公尺的一系列天然巖柱上。
  • 風光580超級自動擋挑戰大漠戈壁 邂逅別樣西北
    生於江南水鄉的人那,見慣了小橋流水,綠草茵茵,總對西北的黃土地有著別樣的嚮往,夢想能在大漠戈壁上駕車馳騁,肆意徜徉。知名汽車科技類自媒體人邱小鋮就懷揣著這樣的夢想,這不他悄悄約上了美女Tina,跨越2000多公裡,來到了西北甘肅,從嘉峪關一路暢玩至敦煌。當飛機飛臨甘肅上空時,邱小鋮與Tina透過舷窗看到了他們夢想中延綿數千裡的沙漠與戈壁。
  • 黃沙漫漫草長鶯飛,大漠孤煙天空飛鳥,敦煌在這裡等你!
    他們一邊飛翔一邊吹奏樂器的曼妙身姿,那混合了西域和中原風格的美,讓人嘆為觀止。「魔鬼城」也是著名的景點之一,大家可以在「魔鬼城」中拍戈壁日落,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貌極為奇特,再加上這裡急促的風聲宛如傳說中的「鬼聲」,所以當地人賦予它以「魔鬼城」的稱號,在這裡才能真正感受到荒涼與廣袤的「大漠風情」。
  • 敦煌,穿越千年的美
    交相輝映佛陀繪滿了四方畫壁梵音響徹了西北邊陲敦煌的美,交融而盛大漫長的時光帶不走這裡的厚重人類最璀璨歷史文明在此交匯無論時代的風雲如何縱橫攪動黃沙掩不住的瑰麗傳奇仍穿越千年,恢弘上演>經歷了歲月與戰亂依舊容藏於西北遠方穿巖透壁的叮叮斧鑿中看得見王朝的沉浮興衰菩薩團花密繡的錦裙上綻放出宗教的盛衰消長伴隨著依舊鮮妍的石青硃砂交織在一場敦煌大夢中
  • 《西藏是靈魂的淨土、美景的天堂,擁有遺世獨立的寧靜》
    拋開塵世的紛擾,遠離城市的喧囂,尋找一份寧靜,奢侈地享受旅不問人。因為西藏是靈魂的淨土、美景的天堂,擁有遺世獨立的寧靜是的,你嚮往西藏的山、西藏的水,西藏的風土人情,西藏的情懷,西藏的一切。為什麼想去西藏僅僅是因為西藏很美嗎?不是,去西藏只是想為了得到自由、風景、放逐、行走,放飛。「我只是想起踏上那片土地那段路途,我的心情就難以平靜。旅行我只想去了解,去愛。現在的生活太壓抑了,喧譁、聒噪、世故、煩惱、浮華和忙碌,我們都太需要一場逃跑。
  • 甘肅敦煌大漠將辦李廣杏花節 「以花為媒」邀客春遊
    甘肅敦煌大漠將辦李廣杏花節 「以花為媒」邀客春遊 2018-03-21 14:27: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美景敦煌】冬季來敦煌,帶你去看靜美敦煌雪景
    【美景敦煌】冬季來敦煌,帶你去看靜美敦煌雪景 2020-12-21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漠「泛舟」遠 歸處是敦煌
    1982年,時年48歲的汪老從家鄉六安來到甘肅,併入職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更名為敦煌研究院),從此開始了持續近40年的敦煌文化研究生涯。  汪老說:「當時來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我選擇了文獻研究這個方向。我是有自己的考慮的。因為學生時期,我酷愛古典文學,有比較深厚的古文功底,所以我覺得自己適合研究這一塊。」老先生回憶起初來敦煌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
  • 西北旅遊之流沙敦煌,流浪千年的寂寞沙洲,馬雲支付寶的綠化計劃
    上一期小編帶大家去看了紮根浩海仰晴空的大漠胡楊林。今天我想介紹另一個小編非常喜歡的,非常有故事的地方—敦煌。認識敦煌是從學生時代的教科書上,小時候對世界的認知很模糊懵懂,知道的也就是大漠黃沙,飛天壁畫。
  • 頭條| 浙江姑娘、北大畢業,卻堅守大漠為國守寶57載,敦煌女兒更是...
    頭條 | 浙江姑娘、北大畢業,卻堅守大漠為國守寶57載,敦煌女兒更是中華女兒 2019-08-28 0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